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开国少将帅荣 帅荣将军的英雄本色

开国少将帅荣 帅荣将军的英雄本色

彼岸花开 2016-10-26
\

帅荣
  帅荣将军(1911—1997)曾用名帅官荣,湖北省黄梅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之一。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帅荣简介
  帅荣同志是湖北省黄梅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历任连指导员、团政委、团长、科长、分区政委、师政委、军政委等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中央根据地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了百团大战和数次反扫荡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攻打新城、围攻和接管保定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经常深入部队,研究解决部队建设中的新问题,为军队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党的七大代表、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帅荣同志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以革命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他革命事业心强,勤勤恳恳,鞠躬尽瘁,廉洁奉公,生活俭朴,终身艰苦奋斗。
  帅荣同志因病于1997年10月14日在京逝世,享年89岁。
  帅荣少将生平经历
  帅荣,1908年(亦有资料显示为1911年)8月14日出生,湖北省黄梅县独家帅屋人。曾用名帅官荣。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帅荣历任红8军8团3连指导员、8师8团政委、17师50团营长、粤赣军区24师64团团长、红28军81师1团参谋长。参加了长征。
  长征时,帅荣任24师64团团长,在大庾以北奉命掩护中央纵队,浴血奋战,1800多人的64团,还剩不到千人。
  (二)
  1937年8月,红二方面军红6军团、陕北红32军改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辖717、718团),帅荣任718团参谋长。后任718团政委。
  718团和115师炮兵营、辎重营、385旅及120师、129师特务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共9000人,留守陕甘宁边区,归留守处指挥。718团后改称警备8团,驻张家鄢,重点守备宋家川。
  河防战斗开始之际,文年生、帅荣率部北上时,毛泽东请他们至延安当面交代:“你们团到北线去,加强黄河防卫,以防日军进攻,同时要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并就有理有节地处理同反共专家、国民党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何绍南的关系,如何选择北进路线,给他们进行了详细讲解,要他们完全背熟记清。
  1938年底,中央考虑到冀中部队的实际情况,特抽调一批红军干部支援冀中,其中有程子华、周彪、旷伏兆、李天焕、谭冠三和帅荣。
  1939年冬,帅荣任晋察冀军区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10支队兼第9军分区(辖18、24、33团,游击总队)政委。军分区司令员是在冀中平原大名鼎鼎的孟庆山。第9军分区管辖的文安洼和第10军分区管辖的东淀苇塘,是和白洋淀相通的水域,第9军分区和第10军分区都建立了水乡根据地,文安洼和东淀苇塘比白洋淀小一些,加上文艺作品宣传白洋淀多些,所以人们一看到雁翎队,就想起白洋淀,实际上第9军分区和第10军分区的雁翎队也是十分活跃的,帅荣有《水上游击建奇功》一文,专有著述。
  1940年10月,帅荣任晋察冀军区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辖18、24、33团,游击总队)政委。
  1941年12月,帅荣任第10军分区(辖27、29团,第35、39、43区队)政委。军分区司令员是朱占奎。朱占奎喜欢用“回马枪”的战术,多次提倡、多次吃亏,造成在敌进我退的中途停下来打消耗战。最终,被动地退出大清河北,败雄县、走安新、奔清苑,无打“回马枪”之力,在日军逼进直追之下,帅荣冲出重围,朱占奎降敌。
  1942年9月,帅荣任晋察冀军区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直属第6支队(辖27、29团)政委。
  (三)
  解放战争时期,帅荣历任晋察冀军区第2纵队副政委、冀中军区独立8旅政委、中共保定市委副书记、华北军区师政委。
  (四)
  1950年12月,绥远起义国民党军第9兵团西北新编独立7师等部奉命改编为华北军区第23兵团第37军,帅荣任第37军政委。
  1951年9月,帅荣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37军政委,执行机场修护和后方警戒任务。
  1951年11月回国后,帅荣任第37军政委。
  1954年,帅荣任第65军政委。
  帅荣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正军级、原华北军区),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97年10月14日,帅荣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帅荣将军故事
  将军本色
  黄梅县独山镇帅家大屋风景秀丽,矿产丰富,离独山街不远。墩口有个很大的池塘,墩内环境优雅。多年前,这里却是一个贫困的地方,不少人饥寒交迫背井离乡或者起来闹革命,共和国少将帅荣就出生在这里。
  帅荣将军,1929年参加红军,土地革命时期,他参加了中央根据地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百团大战和数次反扫荡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攻打新城、围攻和接管保定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37军政委、华北军区工程部队政委、65军政委等职。1951年率部赴朝参战,立下了战功。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在他的老家采访中得知帅荣将军从1929年参加革命离开家乡,音信全无,直到1950年才和家乡的人取得联系。通过和该村的老书记交流发现,将军是个不谋私、思想正的板倔人。
  帅荣将军是无私的,解放后回过老家四次。其中两次是当地征地,他回来为母亲迁坟。在60年代的时候,在为他母亲迁坟时,他就对该村书记说“不要迁来迁去,就在现在这个地方再往下挖三尺,把老人放在下面,上面的土地依然可以种庄稼,多好。”将军的语言是朴实的,要是现在的人绝对没有那好的觉悟。
  帅荣将军关心家乡的建设,他为人清廉,虽然没有出资金为家乡做点什么,但在80年代,得知家乡的荒山多,还是通过他的老部下一位林业战线的负责人为家乡弄回不少的树苗。20多年了,这些分散在黄梅各地的树苗想必早已成材,造福于民。
  帅荣将军的思想是纯正的,他的有些事情别人不一定能想明白。在1968年的时候,他特地为该村邮寄回了100册毛选,鼓励人民多学习。在80年代回家的时候,还要考考村支书“你知道四项基本原则不”? 当村支书倒背如流后,他欣喜地连声说“好、好”。另有一事也说明将军的可爱,80年代末,他老家村里的人去北京看他,顺便带了两包黄梅产的茶叶。在他家吃完饭后,一行人辞行,年迈的将军一走一颤地把他们送到家门口,把那两包茶叶执意要村里人带回去,还批评他们“不能搞不正之风”,村里人说“是家乡的茶叶,不是在外买的。不信,你看那茶叶包装上还有黄梅字样呢”将军还真的仔细看了一番,才收下。
  圆洪开先烈士后代梦想
  洪开先是全国著名烈士洪超的亲侄儿。洪超烈士生前是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长征开始时率部担任开路先锋。1934年10月21日,在指挥部队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时壮烈牺牲。他是长征中牺牲的第一位红军高级将领。
  洪超1927年8月离开黄梅参加革命,至建国初一直杳无音信。1954春,洪超的战友帅荣将军回乡,按照二人生前约定,如实将他牺牲的消息告诉其家人。但帅荣也不知道洪超牺牲的具体地点。从此,洪开先一家便开始了寻找烈士遗骸的艰难之路。1955年秋,洪开先父亲洪新保去世前,嘱咐他和弟弟洪克先一定要找到叔父的墓地,但兄弟二人寻找几十年无果。
  今年6月3日,洪开先父子在观看央视 “焦点访谈”《我的长征》时,突然被屏幕上“洪超烈士之墓”六个大字震惊。洪家父子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伴随着高大的花岗岩墓碑、整修一新的墓园画面传来的烈士生平介绍,证实洪超牺牲的地点在江西信丰。
  7月23日,经多方联系,洪开先带着儿孙,千里迢迢来到信丰县新田镇百石村。烈士后代一家的到来,受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百石村群众的热情接待。在百石村围栋山腰洪超烈士墓前,洪家人长跪不起,失声痛哭。陪同的各级党政领导和在场的群众无不流下热泪。
  据洪开先介绍,当时战事紧急,百石村有一位叫陈观音的人将洪超烈士草草埋在这里,红军将洪超生前的一件长大衣留给陈观音作纪念。去年3月24日,张爱萍将军的女儿张小艾博士到父亲生前战斗过的地方瞻仰烈士,倡议修建父亲战友洪超烈士墓,得到当地政府的积极响应,同年10月,洪超烈士战友、张震将军欣然为烈士墓题写碑名。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