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雕像
墓志铭是为了概述墓主人的一生并对其进行功绩的肯定和书法国人敬仰之情,南京中山陵庄重雄伟,但令人遗憾的是,孙中山这样伟大的革命家的陵墓却没有墓志铭。
中山陵为何没有墓志铭
陵墓竣工后,树立墓志铭,概述孙中山革命的一生,这在当时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大家考虑再三,认为唯有与孙中山交谊密切,且功底极深的章太炎先生能胜任此事。章太炎自己也说:“论与中山先生交谊之密、互知之深,其墓志铭惟我能胜,亦只有我有资格写,我欲为中山先生作墓志。”孙中山治丧委员会也于1925年3月15日发出通函,正式邀请章太炎任追悼会筹备处干事,并撰写墓志。就这样,章太炎怀着对孙中山的伟大敬意,写下了古朴典雅、凝练审慎的《祭孙公文》。
但是,章太炎平日对
蒋介石的为人及其逆三民主义政策深为不满,斥责蒋介石的革命不是革命,而是革中华民国的命;同时,章太炎当仁不让撰写墓志铭也使蒋介石丧失了一次捞取政治资本的机会。因此,蒋介石对他忌恨在心,以中山陵建筑总监的身份和党国代表的名义拒绝使用章太炎撰写的墓志铭。因此,中山陵建成后,碑亭虽在,却没有墓志铭,不得已而将“天下为公”四字刻于亭中以代之。对此,章太炎愤怒地说:“蒋以个人好恶,竟宁使革命元勋之陵墓缺少碑铭,可憾也!”
中山陵的两座雕像出自何人之手
孙中山逝世后,在南京中山陵有两座孙中山石雕像,一座是供奉在祭堂正中的石雕坐像,一座是墓室内的汉白玉卧像。
墓室内汉白玉卧像是捷克斯洛伐克著名雕像家高琪制作。当时作者先用石膏从孙中山遗体上印制了塑像模型,尔后选用北平白色大理石为原料,经一年三个月的精心制作而成。
祭堂内的孙中山石雕像是法籍波兰人朗多斯基制作的。朗多斯基是当时名声显赫的雕像大师,其作品以古朴典雅闻名于世。孙中山葬事筹备委员会决定让朗多斯基为孙中山制作坐像,此决定由孙科电告巴黎中国使馆转告朗多斯基。
朗多斯基接到通知后,建议孙科来巴黎当一次模特,因孙科的长相有些地方酷似孙中山。孙科去时,还带了孙中山生前不同时期的各种姿势的许多照片。
朗多斯基在对孙科进行不断素描和反复端详研究了孙中山的各种照片后,勾勒出了雕像的造型。至于孙中山的中式长袍马褂以及所坐的太师椅上那带有东方风格的花纹等,则是他借助于他的中国籍学生的帮助设计而成的。
造型方案确定之后,朗多斯基先用粘土捏制出一个小样,再将其翻制成一米高的石膏像模型,然后反复听取孙科和中国驻巴黎使馆中见过孙中山的成员的意见,并请他的中国学生王子云一起参与制作。待大家对模型都满意了,朗多斯基便精选了一块上乘的意大利白色大理石开始雕琢。经一年零八个月的工作,孙中山坐像于1930年6月25日制作成功。坐像运抵中国之后,国民政府于1930年11月12日,在中山陵祭堂举行了隆重的揭幕典礼。
两座雕像,为何坐像着长袍马褂、卧像着中山装呢?这是因为孙中山去世之后,国民党内部左派与右派的斗争激烈,这种斗争也反映到孙中山雕像的服装上。
宋庆龄、何香凝等人反对复古,坚持孙中山像着中山装,而蒋介石、
胡汉民等却主张着长袍马褂。两派争执不休,互不相让,结果就出现了两种不同服装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