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晞月大臣高斌之女,相貌秀丽,体弱多病,思想简单。自知汉军旗出身,唯皇后之命是从,处处与如懿争锋分宠。
慧贤皇贵妃高晞月简介
慧贤皇贵妃(?-1745年2月25日),高氏,大学士高斌之女。生年不详,世居辽阳地,出身内务府包衣世家,依照惯例,内务府三旗女子均需参选秀女,入宫当差,作“承值侍应之人”,即使女。
雍正十三年前,高家尚为内务府包衣,其家女子自然不应例外,高斌之女应是以秀女身份入选,并被指派给皇四子弘历为使女。
高氏入侍的详细时间不明,其后也未生育子女。
雍正十二年三月,因为雍正帝的一纸谕令,高氏由使女上升为宝亲王弘历的侧福晋,谕曰:“宝亲王使女、高斌之女著封为王侧福金”(福金即福晋)。后高斌谢恩折奏曰:“伏念奴才女儿至微至贱,蒙皇上天恩,令侍候宝亲王,今乃于使女之中超拔为侧福晋”。
其父高斌
鉴于黄河自宿迁以下至清河,河流湍急,与堤外中运河唇齿相依,他提出加培中运河南堤,作为黄河遥堤,进一步巩固北岸堤防,以保运河安全。
乾隆十八年九月,秋汛已过,黄河在徐州张家路决口,当时新任江南河道总督策楞奏称:淮徐道义官管河同知李焞和武官守备张宾,因共同侵吞工帑,以致误工决口。皇帝震怒,立令把李焞、张宾二人斩首示众,将高斌及江苏巡抚协办河务张师载,以渎职徇纵罪,绑赴刑场陪斩后,解缚释放,以儆效尤。这是清廷对河工失职官员一次最严厉的惩处,在工文武官员,无不凛然。
二十年三月,高斌卒于工地。二十二年乾隆皇帝南巡时指出:“原任大学士、内大臣高斌,任河道总督时颇著劳绩......功在民生,自不可没......治河虽不如靳辅,较齐苏勒、稽曾筠则有过之无不及。可与靳辅等同入祀贤良祠。"赐谥文定。
兄弟高恒
贵妃之兄弟高恒,字立斋。乾隆初以荫生授户部主事,二十二年授两淮盐政,盐政与河督、织造、税务等职务,其职务在清代皆最为肥差。乾隆三十三年(1768)高恒因“盐引案”贪赃论斩。高恒长子高朴,其仕途虽似未因其父被诛而受太大影响,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但却与其父有同样下场。高朴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被派往叶尔羌办事,仅仅两年之后,便有阿奇木伯克投诉他,乌什办事大臣永贵又揭发他在叶尔羌存银一万六千余两,金五百余,结果又是籍其家,坐诛。
侄儿高杞
然高家竟然并未因此而一蹶不振。乾隆五十二年(1787),皇帝又复起用高斌另一孙、高恒之第四子高杞:“原任大学士高斌宣力年久,伊之子孙皆经获罪,现在并无服官者。著将伊孙候补通判高杞调取来京,以内务府郎中补用,以示朕眷注旧臣之意”。高杞参与过平定川湖陕白莲教之役,后曾内授内务府大臣,外署陕甘总督。为宦30多年,历乾隆、嘉庆、
道光三朝,官做得起起落落,为人则“声名平常”,虽未如祖辈遭灭顶之灾,也算不上得意。道光二年(1822)以年老休致,道光六年(1826)卒。能得善终,亦属不易。
族兄高晋
贵妃之族兄高晋,该家族第二位重要人物,其为高斌之侄,自幼即奉雍正帝之命,随胞叔高斌在任所学习,后以知县用,选山东泗水县,乾隆初曾署两淮盐政、兼管江宁织造。乾隆二十六年(1761)迁江南河道总督。73岁时卒于河南黄河工次。
一个家族仅在乾隆一朝即出两名河督,且高晋的声名并不亚于其叔。高宗怀旧诗中一首咏高斌,还有一首咏高晋:“从来擢督抚,德才量并重。以此下僚中,百不一二中。自知县起者,臻斯必超众。晋也实其人,故悉下情洞。更兼习河务,要任久倚重。乃以治河决,来豫屡稽功……”评价不在高斌之下。
高晋有子十二人,其中三人早亡,余下6人中即有3人在清史有传。
其一是长子高书麟。乾隆三十八年(1773)被任命为领队大臣征金川,功最,图形紫光阁。乾隆四十九年出任安徽巡抚。其时黄、运两河漫溢,高宗因两江总督李世杰不谙河工,而命书麟辅佐,事后擢两江总督。史称书麟“素行清谨,出巡属邑,轻骑减从,民不扰累。和珅当道,又能独善其身。其弟广兴“以首发和珅奸擢官,既得官,多所弹击,书麟不善所为,尝于帝前言之”,广兴获罪,书麟又请严治,如此小心翼翼唯恐牵连及己,不知与高家两人被诛的经历是否有些关系。
其二是七子高广厚,进士出身,官至安湖南巡抚,事迹平平。
其三是幼子高广兴,即不为高书麟所喜者,则张扬得多,“广兴伉爽无城府,疾恶严,喜诋人阴私。既得志,骄奢日甚,纵情声色,不能约束奴仆,终及于祸”。广兴因得罪太监,为人所馋,又赃私有实据,被
嘉庆帝置于法,籍其家,子蕴秀也被谪戍吉林,下场倒与其从堂叔高恒和从堂兄高朴相类。
清人谓高家为“叔侄父子大学士:满洲高佳氏高斌(文渊阁大学士)、从子高晋(文华殿大学士)、高晋子书麟(协办大学士)”;或称“高文定斌、高文端晋、书文勤麟……皆补满相”。
内务府诸多家族中,有如此大的起伏而仍能绵延不断并堪称世家者,以高佳世家为最突出。从中一则可知清代官场之严酷,一则可见作为清朝的统治基础,皇室每对世家大族有意扶持,使之在升降起落中能够历久不衰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