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康生为何舍弃王明投向毛泽东?见风使舵的墙头草康生

康生为何舍弃王明投向毛泽东?见风使舵的墙头草康生

浅草 2016-09-20
\
  毛泽东与康生
  在1920年代末至“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康生不但没受到什么冲击,还步步高升,这与他善于见风使舵密不可分。他精于观察最高领导个人之意,且善见风转向,是名副其实的“变色龙”。延安时期,他就曾在毛泽东和王明之间两边倒。
  吹捧王明抵制遵义会议
  192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宣传部长李立三控制中央大权时,康生对李立三百般吹捧,很快被提拔为中央组织部秘书长。李立三失势后,康生倒向有背景有实权的王明。从1931年1月到1935年1月,中共中央的实权一直操纵在王明手中,康生也爬上了中央领导岗位,先后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和职工部部长。此间,康生以谢康、骆驼为笔名,先后发表近20篇文章,狂热宣传王明路线。1933年7月,康生追随王明去了苏联。苏联解密档案表明,康生在苏联的4年,主要干了两件事:吹捧王明和学习苏联“肃反经验”。在那里,康生被提拔为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副团长,成了王明的副手。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得知遵义会议情况后,康生不是表示拥护,而是利用职权,向在苏联的中共党员严密封锁遵义会议的内容,还向留在苏联的中共党员加紧了继续吹捧拥戴王明的活动,以抵制遵义会议。他串联了国际列宁学院和东方劳动大学的一些中国留学生,联名写信给共产国际,要求批准王明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和王明亲近,随后报告毛泽东
  1937年11月29日,王明和康生从苏联飞抵延安。这是毛泽东与康生的第一次见面。
  初回国的王明以“钦差大臣”自居,与坚持独立自主方针的毛泽东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时年39岁的康生,仍然把宝押在王明身上。有一次陪同王明到枣园给干部训练班作报告,康生率领学员们振臂高呼:“我们党的天才领袖王明同志万岁!”
  然而康生很快发现,毛泽东对延安的一切皆具有极大的支配力,包括在红军广大官兵中,威信已远远超过缺乏实际斗争经验的王明。康生开始考虑舍弃王明,投向毛泽东。他在表面上还是与王明十分亲近,交谈各种问题,但随后便跑到毛泽东住处去报告王明的思想、言论和动向。
  紧跟毛泽东批评王明
  1937年12月,王明出任中共中央长江局第一书记。为对经常以中央名义擅自表态的王明有所制约,毛泽东和任弼时等少数人提议王明应留在延安工作,不必去武汉。康生投票支持了毛泽东、任弼时的提议。尽管提议未被通过,但康生却获得了毛泽东的初步好感。而后康生紧跟毛泽东等人,不断向以王明为首的长江局提出批评性意见。同时,康生编造假证,把他过去和王明一起干的坏事,统统推到了王明身上,将自己打扮成反王明的“英雄”。对康生这些做法,王明知道后痛斥“康生无耻”。
  毛泽东特别重视康生的转变,因为王明心腹的转变,意味着“钦差大臣”的彻底孤立。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六届六中全会,批判了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随即中央展开对王明的批判。但作为王明曾经心腹的康生不但没有受到任何牵连,职位反而上升,先后担任了中央社会部部长、中央情报部部长、中央机要局局长、敌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要职。
  1938年11月,康生支持毛泽东和江青结合,成为拉近他们关系的感情纽带。就这样,康生成为了毛泽东可以谈私下话的“特别助手”。(摘编自《文史精华》)
关键词: 王明 康生 毛泽东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