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一个历史事件或是历史人物都并非易事,因为历史并非简单的对错就能说清的,若非如此,这历史还有什么跌宕起伏,还有什么恩怨情 仇, 快意江湖。
春秋战国就像一卷抒发不完的壮阔诗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每一个俊杰都想发出时代的声音,他们标榜自己,为自己代言。在岁月的风云 里,那些战场上铿锵的战鼓声,朝堂上慷慨激昂的对峙,嬉笑怒骂都被历史的风裹挟进时间的洪荒里,最后消逝最终成为了书卷里的几页纸、几行字 。
作为一个同样饱受争议的人物,
伍子胥的处境并不比任何人轻松,即使他身居高位,荣华富贵。伍子胥,史书的评价一定是奸臣 ,因 为在忠君比孝父更为重要的时代,为报父仇的伍子胥引吴国君王攻破自己祖国的行为,是十分不道德的,他注定在史书上留下骂名。然而如今再看他,也不免是一个被宿命操纵的可怜人。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一说是今监利县人,另一说在襄樊市谷城冷集区沈湾人封于 申地,故又称申胥,伍子胥本为楚国人,他性格刚强,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伍子胥还有一个兄长叫伍尚,他的父亲伍奢,在楚国 担 任楚平王子建太傅。主要负责教导太子读书,太子建被费无忌诬告。公元前522,因楚平王怀疑太子“外交诸侯,将入为乱”,听信费无忌的 谗言 ,将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骗到郢都杀害,伍子胥怀着满腔的愤恨,只身逃亡。
逃亡的路上伍子胥一边忍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一边还要提防楚王的追杀。他本意是要逃往吴国,奈何路途遥远,力不能及,只好作罢。他 听闻一同逃往的太子建在宋国,就辗转到了宋国,不曾想到二人刚聚首,宋国就发生了内乱,整个局势就像是一锅糊掉的粥,无奈二人只得另寻 出路 。带着太子建逃往郑国,请求发兵伐楚的伍子胥,在郑国又遭遇了一次变故。太子建和晋国大夫合谋要推翻郑国政权,这件事被郑王知晓,太子建难逃一死,命丧异乡。伍子胥再次踏上征途。
这时的伍子胥已经成为了一个复仇者,冲动的复仇者往往让人怜悯,而冷静的复仇者会让人在寒夜中毛骨悚然。没有了太子建,伍子胥的复 仇之路上只有他一人和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伍子胥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复仇非一日,他很理智,心里极为清楚。楚国是大国,扳倒楚国谈何容 易, 一定要找个可以相抗衡的国家。其次,伍子胥本为楚臣,若想在他国拜印,定要在朝中辅佐新君以立威望。在众多国家中,他忠于第一次未能实 现的选择——吴国。
逃往吴国的途中,韶关乃必经之地。到达韶关之后,伍子胥发现昭关守卫正在到处抓拿他们,两人只好徒步逃走。二人东躲西藏,风餐露宿 ,久而久之竟生病了,此时二人身上没有过多的钱财,只好沿路乞讨。这一乞讨就乞讨了十六年。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到了吴国的伍子胥,刚好赶上 了,吴王僚即位。伍子胥通过公子光的关系求见吴王。
后来,吴国与楚国打仗,伍子胥针对楚国执政者众而不和,且互相推诿的弱点,提出分吴军为三部轮番击楚,以诱楚全军出战,彼出则归, 彼归则出,“亟肆以罢(疲)之,多方以误之”(《左传·昭公三十年》),待楚军疲敝,再大举进攻。此后数年间,吴军连年扰楚,楚军疲于 奔命,实力大为削弱。吴国以灵活机动的战法,击败楚军主力于柏举,并展开追击,长驱攻入楚都郢。带着复仇者的快意,伍子胥到楚国后,听说楚平王已死,就把楚平王的坟墓撬开,用钢鞭鞭尸三百,以平复愤恨,伍子胥报了仇,却成为了楚国的汉奸。
“刚戾忍卼”是伍奢对伍子胥的评价,伍子胥“能成大事”,也就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有人说他为人刚暴,少恩,也许不是这样,若非如此他又怎么会舍弃性命,不惜奔走16年换来对家人的交代,如果他少恩,又怎会对吴王殚精竭虑,说到底还是造化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