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孙维世之死的前因后果及真相 孙维世被江青叶群害死

孙维世之死的前因后果及真相 孙维世被江青叶群害死

浅草 2016-07-14
\

29岁的孙维世和39岁的金山
  一
  一九六八年十月十四号,北京五角楼牢房里,一个女人死了。十月十四号的北京城,已经是秋天,清早或夜晚需要穿上外套,六八年北京气候要比今天寒冷。那个女人死的时候穿的衣服很少,手上还带着冰冷的手铐。除了手上的手铐,据说她的脑袋里还有钉子(东林党硬汉杨涟也才如此待遇)。
  ——她是被折磨死的。
  即使是六八年那种疯狂的岁月,如此蹂躏一个女人也是一种罪过。这个女人是谁呢?那就是孙维世,一代才女,号称红色公主。如果这一切还不够,就介绍一下她周围之人。
  她的父亲是朱德和周恩来的挚友。
  她的养父叫周恩来。
  林彪曾经热烈追求过她。
  她可以随意出入中南海,并且深受毛泽东喜爱。
  看看吧,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林彪都是顶天立地的人物。这几个人曾经干过那么多惊天动地的事业。他们通力合作促使新中国诞生,让中华民族再一次重生,用自己强有力的手臂把各自的英明刻于史书之上。
  一九六八年,朱德依然德高望重,周恩来国务院总理,第三号人物,林彪第二号人物,毛泽东已经成神。这些关系竟然没能让孙维世保全性命!毫无疑问,这些现在看来能够遮天的的人物都不想孙维世死掉,但孙维世还是死了,而且死得很惨。
  ——这就是当年文革的一个侧面:没有谁是安全的。
  二
  为了把这个侧面说得清楚一点,多说说孙维世这个人。
  孙维世,生于一九二一年,和王光美同龄;性格:倔强,天真,任性。
  其父亲孙炳文是个热心汉子,行径和早年的贺龙类似。年轻时代的孙炳文因为过于热血被学校开除,后参加基金组织“铁血团”,参与密谋刺杀清摄政王载沣,试图推翻清政府。清政府灭亡之后,又反对并试图刺杀袁世凯。现在大家津津乐道朱德寻找党的神奇经历。孙炳文这种血性而倔强的性格遗传都儿女身上,那就孙泱为朱德的清白而死,孙维世宁死不愿意玷污周恩来。
  一九一七年,孙炳文解释老乡朱德。二人一见如故,肝胆相照,相见恨晚。孙炳文佩服朱德的大气朴质,朱德欣赏孙炳文的阅历与豪情。随后二人携手在护法战争中成为莫逆之交,在滇军中工作。随后几年,二人都是几经沉浮,脱离滇军在北京相会。两人一起寻找中国共产党,结果在北京没有找到陈独秀,找到上海同原滇军将领金汉鼎一起去拜访了孙中山。孙中山此时正被陈炯明搞得很狼狈。孙中山表示先提供十万元作为军饷,要朱德和金汉鼎回到已移驻广西的滇军中去组织。金汉鼎答应了这个要求,之后官至国民党陆军上将,四九年倒向中共。孙炳文和朱德婉言谢绝了孙中山。随后朱德见了陈独秀,陈独秀拒绝了朱德。随后二人结伴欧洲。却不知,朱德寻找共产党的路途中均有孙炳文相随。
  朱德和孙炳文在法国见到年轻十岁的周恩来,方才如愿加入共产党,身份是秘密的,对外的政治身份仍然是国民党员。这么干为了工作需要。三年之后,二人途径莫斯科会国。孙炳文刚刚回国就被邓演达等人联名电邀到广州,任国民革命军上校秘书兼黄埔军校教官、广东大学教授。孙炳文在黄埔军校干的很不错,和周恩来等人关系也很铁。此时的孙炳文,比四川老乡聂荣臻地位还要高。如不死,前途当不可限量。
  三
  然而好景不长,两年之后,蒋介石清党,孙炳文在上海被俘,不屈,四天之后被腰斩于龙华,临刑前高呼“我今就义亦从容”,颇有谭嗣同的气概。听到孙炳文被杀,久经沙场见惯尸山血海的朱德禁不住痛哭失声。朱德怀忍着悲痛给任锐写了这样一封信:“鉴闻浚明凶耗传来,(肝)脑皆裂,顿失知觉。死者已矣,我辈责任更加。德本日出发抚州,誓与此贼辈战,取得蒋逆头,以报浚(明)。(抵)上海经过情形如何及前后材料汇集成书,以示同志,而发其未竟之志。近来经济情形,是否可以暂维持,均祈示知。此间工作忙极。此祝努力节哀,留此身体,除此贼辈。”大意就是我很难过,我要继承他的事业,为他报仇。此后朱老总南征北战,总是把孙炳文的儿子孙泱带在身边当秘书。然而朱老总没有想到的是,正因为这段经历,导致了孙泱在文革中丧命。
  孙炳文死时,孙维世年仅六岁,尚不知愁为何物。
  少年时代的孙维世活波好动,喜欢和大她一岁的六姨任均一起玩耍。据任均回忆:“维世从小就喜欢学艺术明星的动作,一高兴,就叫我说:‘六姨,你看。’然后对着镜子摆姿势,比划来比划去的,学得可好了。我们俩学人家明星,把围巾围在肩上,在床上又唱又跳,蹦来蹦去地玩儿。每天晚上都特别开心地蹦半天才睡。”
  初中时代,孙维世由三姨夫冯友兰自助去北京念书。一九三五年,十四岁的孙维世和十五岁的六姨随地下党的妈妈任锐(任均也在)去上海。由于小时候对明星模仿多了,孙维世和任锐要去学表演,任锐就请地下党同志帮忙,把二人弄到天一影片公司东方话剧社学习。此后二人假装姐妹俩,隐姓埋名,做了“海漂”一族,偶尔在剧场客场一个小角色。天一公司地处徐家汇,常常能见到一些影星,拿到一签名面啥的。某日,一个叫蓝萍的女人拿着自己的签名照到处派发。蓝萍就是江青。当时的江青并不出名,在公司发自己的签名照,算是一种公关吧。若干年之后,凡是拿过那张照片的人都要提心吊胆过日子。这是孙维世第一次见到命中克星——江青。在和江青的交往中,孙维世尽显天真的一面。
  四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十六岁的孙维世折转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申请去延安,但没人认识她,只好一个人站在门口伤心痛哭。哭着哭着,哭来一个人,周恩来。一番沟通交谈之后,周恩来很讲情义,没有嫌弃这个失去父亲的孩子,还认了孙维世为干女儿,一直带在身边,从武汉带到延安,从延安带到苏联。从那时起,孤儿孙维世来一个华丽大转身,变成天之骄女。孙维世喊周恩来为周爸爸,喊邓颖超为小超妈妈。文革起,孙维世宁死不愿意说周恩来坏话,也是和这段缘分有关吧。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说,种下善根方有善果。
  周恩来夫妇没有孩子,视孙维世为掌上明珠。孙维世念书,疑难之处就由邓颖超借油灯之火亲自讲解,有时候周恩来也很指点一下。延安的孙维世再次和江青结下不解之缘。由于周恩来夫妇的关系,孙维世也经常到毛泽东家里去。毛泽东和江青当时也很喜欢她。两人曾经同时登台,在同一出话剧之中,江青在剧中扮演姨太太,孙维世扮演小姐。后来有人据此称江青为“姨太太”,喊孙维世为“大小姐”。此时的江青还是和颜悦色的,仅仅是延安窑洞里的一个家庭主妇,远没有呼风唤雨之能量。
  三九年,周恩来去苏联治病。孙维世也想跟过去,但需要毛泽东批准。孙维世立刻飞身直奔毛泽东的窑洞。毛泽东大笔一挥,准。当时的莫斯科有很多烈士遗骨,学习不同科目。孙维世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表演和导演。在那里,孙维世遇到另外一个男人,林彪。
  俗话说,女大当嫁。周恩来的掌上明珠从来不缺乏追求者。延安时代的孙维世还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就有人来提亲,被周恩来夫妇挡了。加上孙维世从小外向,受前卫思想熏陶,整天在大人物中间玩耍,对对象要求自然不一般。那个爱情还没有了流行的时代,孙维世表现得过于超前。婚恋中的孙维世是任性的,也注定是悲剧的。
  红军时代,林彪已经战功赫赫。平型关大劫之后,林彪更是声名鹊起,顶起抗日名将之光环。悲惨的是,名将林彪竟然被友军误伤,很严重只好离开战场到苏联养病。在苏联,林彪遇见孙维世,他那颗铁血的心跳出了一生中最欢快的节奏。
  早在延安,林彪还是抗大校长时就见过孙维世,只不过那时候林彪和美女张梅刚刚结婚,生活比较满意。加上林彪性格和业务的关系,谨慎沉默,很少在意周围的事,也就没怎么留意孙维世。就算留意了,也不会说的。至于是否留意,已经没人知晓了。唯一知晓的是,在苏联林彪和张梅的感情出现问题。据说是因为性格不和。
  林彪沉默寡言,喜静不喜动。而张梅活波外向,喜动不喜静。当时林彪有伤在身,行动也不是很方便。对于一个真正的将军而言,战争年代远离战场是一种怎样的折磨,常人是难以想象的。对普通人而言,为了油价上涨都难受不行。林彪是真的爱打仗这一行。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对蒋介石大不敬。蒋介石给张学良的惩罚也就是养起来,不让上战场。张学良为此郁闷不行。张学良对战场的渴望远不及林彪。因为林彪是一个为打仗而生的人。所以林彪心中很受伤,很需要人来安慰。张梅偏偏不理解林彪,时不时想出去参加个聚会啥的。
  其实孙维世的性格也不适合林彪。但林彪因为张梅的大大咧咧而心灰意冷时,却又爱上了同样性格外向的孙维世。只能说爱情是个不可捉摸的东西。当然,比起陕北土生土长的的张梅,孙维世更漂亮、更有气质,修养更好,而且幽默。还有一个或许不便说出来的理由,背景更好。周恩来的干女儿嘛,相当于最高层那几个窑洞里的小公主。
  林彪追求孙维世的手段很简单,就是闲了没事孙维世住的红色大楼去,和一帮留苏年轻人瞎唠嗑,讲讲战争史、散散步啥的。林彪相貌并不出众,估计说故事水平一般,幽默细胞都要被战略战术给消耗了。但是林彪也有优势,是名将,是英雄。对很多女孩子而言,这都是致命的诱惑。然而孙维世是个例外。当时的孙维世却是豆蔻年华,正在做白马王子之梦,身边不缺追求者,据说刘亚楼就是其中一位,还很勇猛,是公开追求的。虽然林彪英命在外,也有致命弱点,就是老婆还在身边,而且怀孕了。对一个出于幻想年龄段的娇娇女而言,这是不可以忍受的。
  我们都知道林彪战术风格沉稳机变,总是牵着对手鼻子走,静候对方落败。按照战场上水平,林大元帅应该是充分发挥自己男性魅力,静候孙维世芳心暗许。可惜这一套在情场上不怎么使用。林彪自己忍不住了,向孙维世敞开心扉,遭拒。
  林彪回国时要求孙维世一起回国,遭拒。
  五
  林彪回国,和叶群结婚。后来孙维世回国途径东北,林彪还激动不已,惹得叶群闷头吃醋好几碗。忍不住又要提出假设,假设林彪和孙维世结婚会怎么样?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以孙维世人品,绝不会行后来叶群干那些事。也许林彪就不至于葬身异国。然而这样就会惹出另外一层关系。假如林彪和孙维世结婚,那么就会拉近林彪和周恩来的关系,当时政坛格局就会发生改变。如果林彪和周恩来联合起来,毛泽东绝不会视而不见。也许林周两人都要在文革中被打倒。也许根本就不会有文革。因为文革没有林彪和周恩来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
  高层将帅之中,林彪已经是最年轻的,如果连林彪都看不上,还能看上谁呢,没有了。当孙维世拒绝林彪之后,也就意味着不会找一个将军当老公了。十四年代,要从共军中找一个高大威猛,微温尔雅,且战绩彪悍的将军非常不容易。林彪是一个标尺。不嫁给林彪不要紧,林彪还是要找老婆的。林彪要找老婆很容易,要忘掉孙维世却很难。林彪忘不了孙维世,林彪老婆是要吃醋的。林彪的老婆吃醋,后果很严重的。因为林彪,孙维世遇到了生命中另外一个克星,叶群。可以说正是江青和叶群克死了孙维世。孙维世从苏联回国,取道东北,林彪既激动又兴奋,叶群则暗淡无光。晚饭桌上,孙维世流光溢彩,而叶群则更像黄脸婆,林彪则闷不做声。如果孙维世同意,她还是可以嫁给林彪。
  正当孙维世准备去东北工作时,叶群用李立三的名义给周恩来发电报,让孙维世不要来东北了。如果孙维世真的去了东北,结局还真不好说。婚姻不是问题。孙维世和金山恋爱,金山也有老婆。据说,林彪从此对李立三恨之入骨。
  六
  当然孙维世也不是那种非要从某一个行业内找丈夫的那种女人。她看重的是爱情。但爱情往往不遂人愿,你看重它,它未必看重你。为了爱情,他非常任性的拒绝刘亚楼,拒绝林彪,拒绝了其他人。为了爱情,她又非常任性的嫁给另外一个别人看来不该爱的人,那便是后来的丈夫金山。
  金山是孙维世一生的最爱,也是一生的最痛。
  站在旁观者角度上比较,金山和林彪没有可比性,通俗话讲,给林彪提鞋都不配。如果不是孙维世,没有人把金山和林彪联系在一起。然而站在一个任性爱幻想的女人角度上看又是林外一回事。金山,苏州人,原名赵默,生于一九一一年,比林彪年轻四岁。金山原本生于富商之家,可惜父亲早死,家中大管家成了家庭新主人。金山十几岁便出门闯荡。
  金山是那种放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能生存下去的人,因为他很能混。早年闯荡上海滩期间,竟然同时混入杜月笙门下和共产党内部。当年有这两层关系,相当于有了免死金牌。要知道,蒋介石对杜月笙都很客气。同时给共产党当特务,那是没人敢惹啊。无间道剧本里也没有这般牛人。而且凭借堂堂仪表和伶俐的口才混入话剧界,成为著名演员,放在现在就是成功典范,和刘德华的的励志故事有一拼呵。
  金山同志不仅懂得生存,更懂得获取女人欢心。据现在能考证到的资料,金山同志利用自己的混功,常常和剧中女主角差出爱情的火花,火花又常常熄灭。最牛叉时,据说同时追求话剧界“四大名旦”。最后和四大名旦之一的张瑞芳结婚。
  一九四九年,二十八岁的孙维世遇见三十八岁的金山时,金山的老婆就是张瑞芳。当时孙维世的绰号红都公主,新中国第一号待嫁女。孙维世是导演兼演员,金山是主演。金山再一次发挥自身优势,故伎重演,利用演戏的机会赢得孙维世的芳心。说真的,孙维世虽然有种种优点,有时任性骄傲,眼高于顶。但女人终究要嫁人的,挑来挑去等到二十八岁,放在今天都是剩女了。这样一个老姑娘,遇到金山这种风流老戏骨,能顶住才是怪事。
  下面的情节就比较俗套了:金山和孙维世相爱,然后结婚,张瑞芳安然离婚。演艺圈内永远就是那些事,从来不新鲜。对于这段婚姻,周恩来肯定不赞同的。周恩来什么人啊,一生守在邓颖超身边,不离不弃。而且周恩来目光如炬,一眼就看透了金山:能演戏,终究是花花公子一个。这种人如果能托付,母猪都能上树。想和这种人结婚,就等老了,没劲风流时再嫁给他,年轻时还是考虑考虑,玩玩就算了。孙维世虽然很能玩,却继承了周恩来的品格和婚姻观念。
  二人结婚那天,周恩来没有出面,只送了一件礼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然而这件礼物没管用。第二年,金山同志去朝鲜慰劳志愿军,本性复发,和金日成一个女秘书搞上了。这事放现在没啥,但是在战争年代就不一样了。朝不保夕的情况下,间谍横行,女秘书可以私下里搞关系的话,也可以私下里泄密。所以金日成直接把女秘书给毙了,虽然残忍了点,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金山同志因为是中国人,直接押解回国。按正常情况下,回国后的金山不死也得落好几层皮。然而金山没有落皮,仅仅因为他是孙维世的丈夫。确切的说,不因为他是孙维世的丈夫,而是因为孙维世没有离开她。
  当时开批斗会,大家让孙维世表态。孙维世如果划清界限,金山必死无疑。然而孙维世却说:“金山犯了不可原谅的罪行,我相信:这是他最后一次了!”此后金山下放去劳改,孙维世如影相随。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孙维世一边是自由出入中南海的“红都公主”,另一边又是劳改犯老婆。
  据孙维世六姨任均回忆:“维世那次来,只住了一个晚上。说话间,我看她不似平日高高兴兴的样子,就问她,你是不是心里有什么事儿?她就跟我说金山在朝鲜犯错误的事,我很吃惊,说那怎么办?维世说想跟金山离婚,还说总理气得说应该枪毙金山。我问她你们要是离了婚,金山怎么办?他愿意吗?维世说,我要是跟他离婚,他就得死,他不愿意跟我离婚。维世那天情绪很低,告诉我说,人家开会批判金山,要求她坐在后面听,还叫她表态,弄得她非常难受。从小到大,维世总是那种开朗和倔强的样子,我没有见她这样发过愁。此刻,我面前的维世真可怜。”
  七
  患难之中不相弃,孙维世非常了不起。这个举动很难说完全出于爱情。如果仅仅是爱情,以孙维世刚烈的性格应该离婚了,哪怕还有残存的爱。应该是出于对生命的珍惜吧。毕竟一个大活人,毕竟一年夫妻百年恩。就这事上,不能不佩服林彪的眼光,孙维世的确是一个值得爱的女人。如果她是林夫人,呵呵,省略号一串。
  如果说爱情中的孙维世是任性的,那么人事关系中的孙维世则是天真的。孙维世虽然早年丧父,生活漂泊,但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复杂的人事关系。碰见周恩来之前,她一直在念书。碰见周恩来之后,就成了高层中的活宝贝。大家都宠着她,溺着她。出现在她眼中的生活,大概就是神圣革命,而没有革命背后的种种谋略。因为周恩来已经像一个真正的父亲一样,把一切疑难艰辛一肩挑下。这事从江青那里最为明显。
  江青和孙维世相反,可以说历尽波折,啥事都经历过。去延安之后,江青虽然贵为一把手妇人,仍然是一个家庭主妇,伴随着文化大革命才咸鱼翻身。在江青翻身过程中,需要更大的政治能量。江青的背后虽然是毛泽东。但身为领袖,帽子不可能直接出来给江青摇旗。江青的身份是毛泽东代理人。要增加自身威望,必须借助其他人,谁呢,就是毛泽东的铁杆战友。当时中央大人物之中,无条件支持毛泽东的,只有林彪一人。所以林彪妇人叶群和江青自然而然走到一起。林彪自称毛泽东学生,叶群则跟着江青混。
  林彪之外,另一个无条件支持(至少表面上)毛泽东,且能量巨大的就是周恩来了。周恩来妇人邓颖超女士是个老革命,资格很老,威望很高,而且和江青没啥往来,断然不会像叶群那样自称为江青“学生”。江青要和周恩来扯上关系,孙维世成了一个绝佳的拉拢目标,理由很多:孙维世是小字辈,跟着江青后面合情合理;孙维世和江青早就认识,二人在延安曾经同台演出;孙维世可以自由出入中南海,弄够轻而易举的面见各个大人物,容易探听到各种情报等等。有了这些便利条件,想不被江青盯上都困难。
  建国之后,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翻译小组组长就是孙维世,其中和毛泽东有过不少合影,收集不少毛泽东亲笔字等等。回国之后江青一再追问毛泽东在苏联的活动。在孙维世结婚那天,江青还在追问。孙维世则以国家机密为由拒绝。江青此举动机有过很多猜测,我认为很简单:跟孙维世套近乎,找共同话题嘛。周恩来是第三号人物,江青去套近乎可以理解。因为江青除了跟孙维世套近乎,还跟二号人物妇人王光美套近乎,也就是聊一聊衣服怎么穿、毛泽东和刘少奇的行踪啥的。江青那个人很能折腾,总是表现的非常骄傲,有时候歇斯底里,处理人际关系不在行,即使拉关系也表现得很怪。没办法,江青那个人行为举止一贯很乖,“亲切交谈”之类的技术根本就没有掌握过。而且眼高于顶,能进入她法眼的也就最高层那几个人,一开始周恩来和刘少奇,后来林彪。
  那么毛泽东为何如此“厚爱”孙维世呢。把这些问题扯到男女关系上,爱恨情仇上,无疑更有煽动性。然而我相信,在血与火的时代,爱恨情仇从来不能主导时代大幕。原因很简单,毛泽东不仅仅“厚爱”孙维世,同样“厚爱”过林彪的一对儿女,同样“厚爱”刘少奇的儿女。这些在回忆录中都很清楚。因为毛泽东和这些孩子的父亲是“战友”。所以把孙维世的事往男女关系上扯,只因为孙维世是个漂亮有才且有故事的女人而已。如果毛泽东要爱,没人挡得住。毛泽东要恨,也没人挡得住。只有在政治上,毛泽东才会表现得如此曲折迂回。
  当毛泽东要从整顿文化界,当江青上蹿下跳表演时,孙维世就成了一个天然的拉拢对象。叶群固然好,然而只能当一个敲边鼓的,毕竟专业不对口。孙维世不同了,本身就是戏剧界明星么,专业就是搞戏剧的。加上孙本人巨大的活动能力,有了她的加入,江青将如虎添翼。所以才会出现这般情况:话剧《杜鹃山》上演后,江青找孙维世,希望她能参与此剧的改编,改变成样板戏。孙维世听后天真的睁着大眼睛看着江,天真的说:这个剧是青年剧院写的,我现在是实验话剧院的工作人员了,让我来做这件事情是不合适的。
  八
  此时的孙维世是大明星,可能觉得和江阿姨这种三十年前的上海小明星没啥共同语言。江很生气,后果不严重。因为此时是六三年,江青依然没有杀人的能力。所以说孙维世很天真。年过半百的江阿姨日子越来越红火,并非本人戏剧才华如何了得,而是背后那个人。不久,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指示:不能让人“洋人、死人、帝王将相”统治文艺舞台。毛泽东指示,政策由周恩来落实。周恩来亲自指导了大型歌舞剧《东方红》。江青笑了,好你个小样孙维世,看你这次如何拒绝江阿姨,还是逃不出江阿姨手心。在周恩来的座谈会上,江青跑过来坐在孙维世旁边,说了一大堆话,低声说:你导了那么多戏,有没有问题呀?这回该到我那儿去了吧。弦外音:还是乖乖的跟着江阿姨混吧,有前途的。
  没想到天真的孙维世同志依然不买账,天真的以为江阿姨不会有大作为。天真的跑到大庆油田演戏去了。在大庆油田,孙维世再次火了一把。通过自身经历努力,六六年初,孙维世创作的话剧《初升的太阳》在首都公演。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央领导人观后给予很高的评价,此剧迅速在京城传开,演了一遍又一遍,风头出尽。此时以文艺界领袖自居的江青同志自然不能坐视。虽然此时的江青已经羽翼渐丰,但是孙维世如同一块肥肉,有背景有关系有才华,网罗过来百利无一害啊。
  于是江青决定再给孙维世一次机会,让人通知孙维世,说有重要的工作与她商量。天真的孙维世没怎么在意。之后江青亲自登门拜访,满面笑容地对孙维世说:“看了《初升的太阳》,这是一部很成功的话剧,受到了首都许多观众的欢迎,有个想法,想将这部话剧改编成现代京剧,这需要两个人好好合作。”面对亲自登门的江阿姨,孙维世依然天真卖萌,没有立刻答应。江阿姨也没有苦苦相逼,让孙维世再考虑考虑,过几天再来找她。此时孙维世再次天真的说:“你不要再来找我了,我考虑将这个话剧改成现代京剧不太适合”等等。其他人也有拒绝江青的,好歹说的委婉一点。可以想象江青当时的愤恨。她像一只骄傲的孔雀一样摇摆着,没想到孙维世视而不见。好你个孙维世,竟然不把我放在眼里,你等着。
  江青曾对孙维世说:“我说主席妇人,你是总理女儿,我们联合起来力量大,可以对付那些想要对付我们的人。”江青说的是实话,也是心里话。天真的孙维世却不明白政治上的艰险,也不想去明白,她只是凭借自身的好恶去处事。她不喜欢江阿姨,就是不喜欢江阿姨,所以三番五次拒绝不合作,也不懂得虚与委蛇。江青不是一个喜欢掏心窝子的人。她既然这样和孙维世掏心窝子,其实是给孙维世划线,要么朋友要么敌人。玩政治的就是这样,掏了心窝,非友即敌。要怪也只能怪江青不够老练,在把握不足的情况下掏心窝子,把双方的路全部给封死了。要怪也只能怪孙维世过于天真,把世事想得过于简单。
  孙维世天真的以为只要走自己的路,就身正不怕影儿斜。孙维世本人是很正,根正苗红,可惜她的影子并不正。她的影子就是金山。要揭金山老底太容易了,好比用道德戒尺去衡量娱乐圈,生活腐化、道德堕落、勾搭妇女、引诱儿童,那是要啥有啥。为啥要修理金山,除了他是孙维世的丈夫之外,还因为他是上海滩旧明星。江青也是就明星,而且不太明。
  通过第一个案例,林彪写处女证明已经讲述,文革的标准不是法理,而是道德标志。林彪不惜以家丑外扬的方式洗清道德上的痕迹,江青也不例外。
  那个时代的影星和现在可不一样,影帝影后啥的都免谈,也就是装饰逗乐的,也就是说“身份不好”,属于旧社会大毒草。大毒草可以消灭也可以改造。鉴于江青同志也曾位列毒草之中,要洗白自身,就要用强力除草剂除掉别的毒草,这样就没人知道江青也是毒草了。比如说王莹女士为代表的一帮人,关的关,整的整,疯的疯,死的死。即使金山同志不是孙维世的丈夫,依然在劫难逃。
  九
  孙维世最后一次拒绝江青,文革进入高潮。一年之后,也就是六七年年底,孙维世在家中听到了敲门声。随后一群“公安人员”冲进来,说有要事找金山商量。山曾干过特务,没有慌张,临走之前像平时一样对镜子臭美一下,然后转过身来朝孙维世一笑说:“我跟他们出去一下,你在家里不要着急,不会有事的。”这是金山最后一次对孙维世笑。这是二人最后一次见面。说实话,之前的金山虽然风流成性,经过劳改之后已经体验到新时代新国家的力量,安分十几年了。但是文革算的是旧账。而金山身上的旧账烂帐很多。当然不能说抓金山是因为他是明星,得有一个有分量的罪名“特嫌”。有了这个罪名,周围的人就和特务扯上关系,下一步如何操作就看心情了。
  拒绝江青之后,孙维世的日子可以说举步维艰。所以享受如此待遇,无非她有一个养父叫周恩来。文革之初的周恩来处于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刘少奇和邓小平倒下之后,另一个可能倒下的就是周恩来。文革初期,政府陷于瘫痪。但当时大家热血淹没了脑细胞,处处煽风点火,对副作用还没认识到。所以周恩来“处处灭火”的现实作用还没有展现出来。第一波高潮过去之后,周恩来地位就稳住了。不管是毛泽东还是其他人都意识到:革命之外,活还是要周恩来干。
  有人贴周恩来大字报,有人以极其卑劣肮脏的言词追问孙维世和周恩来的关系。然而人际关系中的孙维世固然天真,爱情中的孙维世固然任性,但是涉及到大是大非原则上,孙维世又体现出刚强和倔强。不论如何询问,终将一无所获。因为她是特务的家属身份,享受如下待遇:剃光头。对于一个爱美的女人,对于一个骄傲任性的女人,这是多么大的羞辱!
  据孙维世六姨任均回忆:“第三次,也就是最后一次,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维世敲开了我的家门。她带着帽子,帽沿压得很低,大围巾在脖子上围得很高。我的孩子们平时都叫她兰姐,这次,她只是对问候她的表弟妹点头笑笑而已,就进到我屋里。掩上门,她把帽子掀开一点儿让我看。我大吃一惊:她的头发已经被剃光了。给女人剃光头,是文革初期的一种革命暴力方式。看到她的样子,我心疼极了。维世是个多漂亮的人呀!怎么能被弄成这个样子?维世告诉我:‘六姨,金山已经被抓起来了。’我说:‘啊?那你可千万当心。你就一个人怎么办呀?他们会不会抓你?’她说:‘六姨放心,我没事儿!’我说:‘江青可别不放过你。还有那个叶群。’她说:‘她们不会把我怎么样。她江青能抓我什么呀?我没有任何把柄让她抓!’维世愤愤地说:‘他们让我说总理的情况,想从我这儿搞总理。总理(的事儿)我有什么可说的?我能说什么?我又不会胡编乱咬!我看不出总理有问题!’她非常自信,相信自己没有能被人家整的问题。维世说:‘搞总理,就是想把主席身边的人都打倒,她们好为所欲为!’那时候,我们都以为是‘清君侧’。”
  ——天真,任性,倔强,都包含在中间了。
  然而天真的孙维世还是太托大了,江阿姨要抓人是有办法的,何况她还有战略盟友叶群同志。江青虽然上串下跳叫嚣厉害,但实际杀伤力不如叶群大。江青背后的大腿虽然更粗壮,对江青却有所限制,该让江青知道的让知道,不该知道的就不让知道。林彪长期泡病号。叶群是林彪对外代理人,四大金刚啥的都要听叶群话。当江青对叶群说:“现在趁乱的时候,你给我抓仇人,你有什么仇人,我也替你抓。”孙维世的结局就能预测了。
  一九六八年三月一日,孙维世再次听到敲门声,一群人冲进屋来,什么话也不说,拉着孙维世就朝外面走。孙维世被投入一个秘密监狱。这个监狱连周恩来都找不到。在中共高层中,周恩来党政军特中都有深深的根系,硬是找不到孙维世关在哪,直到她被折磨至死被火化方才知晓。抓捕孙维世的是一批现役空军,指使者叶群,叶群的背后是江青。
  常言道,自古红颜多薄命。在那个搏命时代的红颜更加薄命。狱中的孙维世惨遭折磨,但是她完全承受了下来,维护了最终的尊严和骨气。她可以屈服,但是没有。她可以懦弱,也没有。如果她屈服或者懦弱,也没有人怪她,因为每个人都有责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即使她屈服懦弱,写点黑材料,周恩来也不不见得怎么样,也不会怪罪她,因为他知道她是被迫的。她选择用自己的生命证明自己凌然不可欺。那些折磨过她的卑微的生灵,以卑微的方式被遗忘在卑微的时光之河,孙维世依然耀眼。当她用娇弱的身躯面对那些冷酷没人性的折磨时,她的天真,他的任性都已不再重要,世界将记得:她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不愧孙炳文的女儿,不愧周恩来的栽培,不愧红都公主之称号,不愧华夏女儿之英灵。孙维世是一株生错地方的玫瑰。
  十
  同情孙维世之余,再来看看周边错综复杂的关系。孙维世的逮捕令是周恩来签发的。同时签发的逮捕名单上还有周恩来的弟弟和王光美的哥哥。周恩来为啥要这么做呢,局势逼的,正如林彪写处女证明一样,都是为局势所迫。
  江青找到啥证据呢,也没啥证据,就是请李立三老婆看过戏。那年代中苏关系紧张,“苏联特务”这顶帽子非常流行,凡是跟苏联有关系的都能和特务扯上。李立三妇人李莎是苏联人,就成了苏修特务。李立三已经完蛋了,李莎还在。恰好孙维世也在苏联呆过,并且给李莎赠送过戏票。根据莫须有的逻辑:和特务有关系的人也可能是特务,孙维世和李莎有关系,所以也可能是特务,就算还没能证明孙维世是特务,可以先假设为特务,然后再慢慢证明,一直证明到最后。江青同志就根据这点弄出材料证明:孙维世是周恩来身边的一条狼。江青把资料放在周恩来面前,还美其名曰为总理着想,免得被狼咬了。
  现代人可能觉得周恩来批准逮捕令太残酷了,是为了自我保护。也太小看周恩来了。周恩来那种人,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孙维世生存或灭亡。要整周恩来,借口比刘少奇还多。周恩来本人亲自跟蒋介石,跟苏联打交道多了去了,还多次反对过毛泽东,甚至逼过毛泽东下岗。那年代,特务遍地都是,家家都有。比方说罗荣桓的妻弟就是特务。毛泽东对罗荣桓的信任程度绝不低于林彪。就算孙维世真是特务,也不能就扳倒周恩来。尽管如此,孙维世的事依然足够让周恩来闹心的。敲打敲打周恩来而已。周恩来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签发了逮捕令。根据周恩来的策略,是想把几个人放在监狱里保护起来,免得被抓走批斗。正如他保护其他人一样。后来邓颖超曾跟孙维世的妹妹孙新世谈过这事:“当时想,放在里面也许比在外面更安全。而且你们(指江青她们)说是特务,抓了起来,你们得给个交待。”
  然而周恩来没想到,江青和叶群出于额外的原因,把孙维世关到一个连周恩来都找不到的地方。所以说周恩来失算。他提供的保护伞质量不过关。
  不少人很纳闷,以周恩来的英明神武,怎么就弄不过江青叶群那两个娘们呢。不是周恩来奈何不了江青和叶群两娘们,而是奈何不了娘们背后的男人。
  这个局势是毛泽东发动起来的,没有人可以反抗。江青拉孙维世,实际上是毛泽东拉周恩来就这么简单。正如江青拉拢叶群,实际上是毛泽东拉拢林彪。孙维世不听话,自然要敲打敲打。但是毛泽东本人只负责大方向,细节问题是不过问的。一贯以来都是这样,这就是他的用人策略。战争期间放权给元帅大将,建国期间放权给刘邓周以及封疆大吏,文革还是放权,放弃给林彪和江青身边那帮人。纵观毛泽东一生:战略问题毛泽东,细节问题其他人。某人被打倒了,毛泽东也许会知道。至于入狱以及入狱后的事,那就是细节问题了。他没精力管那么多。就算毛泽东可以给孙维世提供保护伞,中间隔好多道墙呢,够不着。
  另外一个可以提供保护伞的人是林彪。林彪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这一档事。因为六八年的林彪差不多病入膏肓,整天苦思冥想、顺便划两个火柴玩玩,每天听报告听不了多久,已经没有精力再去管那些琐碎了,有点精神头就翻医书给自己开药方去了。而且叶群是林彪的过滤器,不会把孙维世的消息透露给林彪的。也可能林彪知道,但也无能为力。因为他既不能和江青闹翻,也离不开叶群这个能干的“贤内助”。就算某一时刻林彪心动了,转念也可能会想,连她爹周恩来都不管,我干嘛去闲操心。
  毕竟三十年过去了,林彪已经从那个三十岁将军转变成六十岁的政治家。
  当时国家几个最有权势的人物都不想孙维世死的情况下,孙维世惨死了,死在江青和叶群手上。江青为何要让孙维世去死。原因很简单,孙维世之死对江青好处多多:解恨,竟敢长期不买江阿姨的账;立威,从此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除去一颗知道自己毒草身份的毒草;给周恩来下一个诅咒,即养了一个以反革命为己任的女儿,为攻击周恩来铺路。
  世事就是这么诡异。很多人对权力顶礼膜拜,以为权力可以无所不能,事实不是那样。任何人的权力都是有界限的。如果世人能认识到这一点,改革或者改制都会简单很多。这个世界需要的不是对权力的崇拜,而是首先对权力的认识,然后才是监督限制。
  结论:孙维世之死,意味着文革期间没有谁是安全的。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