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贾谊都主张削藩 二人结局却截然不同
山南慕北 2016-06-16
晁错为人严峻刚正,却又苛刻严酷。凭着自己的辩才,得到太子的宠幸,太子家称他为“智囊”。在汉文帝的时候,晁错曾多次上书,说到削减诸侯势力的事,以及修改法令的事。
贾谊与晁错虽然都是西汉的名臣,他们都有一整套治国的理论,但如果细细比较,晁错治国的才能远在贾谊之上,晁错可以做丞相,但贾谊却只适合做个太子老师。但晁错的结果因为削藩惹怒诸侯王终被汉景帝错杀,可见晁错也有失误之处。
贾谊曾言“举贤而民化善”、“吏贤使民治”就是如何“御民”的一个方面了。其实“法治”与“仁政”在贾谊、晁错看来也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同时,他们俩人都力主削藩,贾谊还曾引用黄帝的话说:‘中午阳光最好的时候,一定要晒东西!手中握有利刃的时候,就要不失时机地宰杀牲畜。”主要认为要使诸侯王都忠于朝廷,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都变得国小势弱,王国势弱就容易约束诸侯遵守礼义,封地狭小诸侯就不会有野心。他主张逐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而晁错是个急性子的人,从削弱藩王势力的问题上就能够看的出来。他认为,对于吴王刘濞,削他的封地会反,反之,不削他的封地也要反。现在削他的封地,反得比较快,祸害就能小一点小;若果现在不削他的封地,反得迟一些,但祸害就大了。晁错这样的思维确实很正确;但是他所提出的削地的办法,却人为地激化了矛盾,与贾谊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逐渐削弱的办法相比,是有些激进来写,效果也是不同的。所以说晁错在这一点上策略不如贾谊,贾谊的办法不失为一个万全之策,尽管在方法上南辕北辙。当然方法不同所造就的结果也就不同了,像他们俩命运就大不相同了,晁错最终被景帝腰斩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