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剧照
大唐史上的第一位太子李建成,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扭曲了多年的真太子。在大唐之初,他立下了赫赫战功,却被趋炎附势的史官一笔勾销;他礼贤下士,温文尔雅,能为他的父亲提出治国良策,可是却被几个无耻的御用文人一笔带过;他深得父皇赏识,被朝野上下爱戴,却因居安而不思危,终被他的弟弟李世民所残杀。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三月,一个噩耗传到了洛阳城下的唐军大营:“八巨头”之一的夏王窦建德尽起全国之兵,合三十万之众,前来援救郑国。窦建德现在已经进入滑州,与郑国的行台仆射韩洪顺利会师。恐惧像瘟疫一般迅速地传遍了整个大营,悲观的气氛弥漫着整个天地。
李世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窦建德果然来援救王世充了。而且,他还拿出了自己全部的家当,看来窦建德是准备决一雌雄了。李世民这厢还没理出个头绪,一众文臣武将已经涌进了他的大帐。瞬间,争吵声就把整个大帐都淹没了。
萧瑀第一个站了出来,他主张马上撤退,理由很简单,围困王世充已经快一年了,可是洛阳依然稳如泰山,什么时候能拿得下来,谁的心中都没有底儿。郑军大多是江淮地区的精锐战士,其战斗力本来就十分可观,只是因为缺少粮饷,所以才处处受挫。而夏军多年来一直在经受战火的历练,实力更是非同小可。如果郑军与夏军合流,那我们就危险了。
这萧瑀可是李渊身边的重臣了,他这一表态,拥护他的人马上就跳了出来,劝李世民赶快撤退。大家都是有老婆和孩子的人,快一年没回家了,谁不想念啊。
李世民沉默不语,他在等,等那个唱反调的人。这个人出现了。郭孝恪站了出来。当他的同僚们都在极力劝谏李世民回兵关中的时候,郭孝恪一直在微笑。当他看到李世民的表情时,他眼里的笑意更加地浓了。
现在,这个满含笑意的人站了出来,在人群中显得那么另类。对于目前的形势,他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乐观。他只说了一句话:“王世充已经弹尽粮绝,洛阳城指日可下,窦建德前来援助,这分明是天意注定他们要全部覆灭啊,我们应该凭借武牢的天险抗拒窦建德,伺机击溃夏军。”此言一出,犹如镜湖之中投下一块巨石,顿时惊起千层浪。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已经站了出来,主战派也纷纷地跳了出来。薛收的建议进一步细化了郭孝恪的想法。他指出,当务之急是兵分两路,一支人马继续围困洛阳,使王世充无暇反扑;另一路人马则进驻武牢,以逸待劳,伺机一举击溃窦建德。只要拿下窦建德,王世充就是附赠品了。他更是做了大胆的预测:“不过二旬,两主就傅矣!”
李世民笑了,他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真实面目:“来吧,来一个我收拾一个,来两个我收拾一双。王世充已经是上下离心,命不久矣;窦建德刚刚大胜孟海公,将骄卒惰。当前的首要问题是将南下的夏军挡住,使其不能与郑军合流。而阻挡夏军的唯一位置就在这里——武牢关(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只要我们占据了武牢关,就相当于狠狠地扼住了窦建德咽喉。”
“一举两克,在此行矣”,李世民斩钉截铁地说道。
事不宜迟,必须要抢在窦建德的前面抵达武牢。李世民将所部一分为二,让四弟齐王李元吉和屈突通继续围困洛阳,而他自己则率领精兵三千五百人东进武牢,迎战窦建德的大军。所幸,李世民赶在窦建德的前面,于三月二十五日入驻武牢关。
唐夏两军在武牢关下展开了拉锯战。
别以为李建成很闲,他现在也很忙。
隋朝末年,群雄割据混战,内乱不休,北方的游牧民族趁机南下作乱。各路反王都忙着争权夺利,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力量驱逐鞑虏。结果,这些草原民族就骑在汉人的头上作威作福。他们的生存哲学十分霸道:我的当然是我的,但你的也是我的。所以啊,他们缺什么就来抢什么。有时候更过份,什么都不缺也要来你的头上薅一把。
这其中,以突厥和稽胡两个部族最为过分。突厥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地球人都知道,咱就不说了。现在,单表一表这个稽胡。
稽胡是匈奴人的一支后裔,由此可见,他们的历史也是相当悠久的,最起码也可以追溯到汉代。魏晋时期,稽胡人内迁,散居在今天山西、陕西的北部地区。他们与汉人杂居,生活方式也与汉人大致相同,属于那种高度汉化的胡人。
北魏时期,稽胡人趁乱崛起,建立了统一的国家政权,也曾经风光过一段时间。但是,好景不长,稽胡政权遭到了东魏的残酷打击,最终烟消云散。到了隋唐时期,稽胡部又冒出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刘屳(古同仙)成。
这个刘屳成趁着隋末群雄割据混战的大好时机,成功地实现了民族的复兴。崛起的稽胡部落又走上了抢掠汉人邻居的老路。李渊的地盘儿正好和刘屳成紧挨着,因此深受其苦。这不,武德四年初,刘屳成趁着李世民与宋金刚鏖战的时机,再次兴兵犯境。
刘屳成这小子估计挺了解李世民的,知道李世民能打,所以就趁李世民分不开身的时机来骚扰。但是,他忽略了一点,李渊可不止李世民一个儿子。他也低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大唐太子李建成。
这天,李渊来找李建成:“刘屳成又来了。你弟弟现在正与宋金刚对峙,分不开身。你也别坐着了,出去练练手吧!”
李建成回答:“中。”
三月,李建成率军北上,与刘屳成率领的稽胡军主力战于鄜(音夫)州(今陕西延安)。刘屳成是笑着来的,但他是哭着回去的。因为,他没有料到,这个李建成也很能打。鄜州一战,稽胡军主力几乎全部被歼,数万精英一朝覆灭,刘屳成死的心都有了。
更让刘屳成没料到的还在后头呢,李建成其实也是一个狠角色。李建成深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稽胡部虽然遭受了重创,但搞不好将来又会来一个“春风吹又生”。所以,他想了一个一次性彻底解决问题的法子。
李建成不仅将俘虏来的稽胡酋长全部释放,而且还授予他们官爵。当然了,这些好处都不是白给的,条件有一个:返回部落,说服其他人来投降。这些酋长乐坏了,好啊,不仅恢复了自由,而且还有官做,行,没问题。甚至就连刘屳成也动了心,天下居然有这等好事儿?他也来投降了。于是,整个稽胡部都归降了。
李建成又说了,他要在稽胡故地设置州县,需要修建城池,这是稽胡人民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事。但是呢,人手不够,所以咧,二十岁以上的稽胡人民都要来帮忙。稽胡人一听,都高兴疯了,赶紧遵照执行。
这一天,所有二十岁以上的稽胡人全都集中到了指定地点。但是,等待他们的却是严阵以待的唐军。唐军将这六千多稽胡人四面围定,杀了一个干干净净。只有刘屳成,发现情况不对,抬腿撩了。稽胡部落本来就人丁不旺,鄜州一战,伤亡了好几万,今天又被屠杀了六千,整个部落所剩人口寥寥无几。不久以后,这个古老的民族就从人类历史上永远的消失了。
事实证明,天上不会掉馅饼儿,掉下来的那不是馅饼儿,而是陷阱。
窦建德的小弟虽多,但架不住李世民用兵如神啊,几次交锋,夏军都以失败收场。而且,李世民还抽空派人抄了窦建德的粮道。很快地,夏军的粮食就快吃光了,人心思归。
窦建德在极度的不情愿中迎来了人生的最大危机。他的部下和妻子都劝他撤军,但劝诫不仅没有打消窦建德的念头,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与李世民展开决战的决心。
根据细作的报告,唐军的马料快要用光了。窦建德听说之后,十分开心,马料没了,唐军的骑兵就只好到汜水的北岸去放牧了,这样防守武牢的力量必定大大削弱。
令人扼腕的是,窦建德的情报工作做得好,但是李世民做得比他还要好。窦建德以为李世民不知道他知道,实际上,李世民知道窦建德以为他不知道他知道。
五月的中原,春天的脚步已快要过去,溽热的夏天已隐约地显出了端倪。大河北岸满是绿油油的鲜草。细作的情报显示,李世民已经率领骑兵渡河,在河边牧马。好啊,就等这一天了,攻取武牢就在明日。
初二这一天,窦建德率领全军攻打武牢,唐军就是坚壁不出。窦建德布好战阵等了约两个时辰,唐军死活不肯出来。时间已近晌午,艳阳高照。从早晨一直站到到中午,夏军等得又渴又饿。体恤将士的窦建德一看这情形,就下令军士原地休息。领导终于下令了,众人争着去喝水。
老窦也下马落座,喝起水来。喝吧,喝吧,尽情的喝吧,唐军不出来倒好,出来正好中了我的下怀。李世民不在,骑兵也不在,城内仅余不到三千步兵,只要你敢开城门,你们就肯定玩完了。老窦边喝水边打着如意算盘。
武牢城头,唐军依然在毫不松懈地坚守着。突然间,晴日里一声炮响,唬得老窦连茶碗都掉了。只见,武牢的城门打开了。终于开了,等的就是这一刻。李世民等的也是这一刻。老窦的嘴刚张开了一半就定住了。
这是怎么回事?只见,从城内冲出的赫然是唐军的骑兵。原来,“狡猾”的李世民在头一天夜里,偷偷带着骑兵返回了武牢。窦建德以为李世民在北岸放牧,其实李世民一直在武牢城头注视着他。
就在老窦一愣神的功夫,唐军的骑兵已经冲到近前。夏军仓皇应战,两军杀在一起。阵地上尘土飞扬,箭如雨落。夏军拥着窦建德且战且退。李世民觑准时机,率领骑兵突入夏军纵深,来回冲杀,如此反复四五个回合,夏军的阵脚终于大乱。李世民最后一次猛插到夏军的阵后,举起了唐军的大旗。夏军将士回头一看,以为唐军已经占领了大营,再也无心恋战,全军溃散,四处逃命去也。
老窦也在乱军中中了一枪,没办法,刀枪面前人人平等。慌不择路的老窦逃到了牛口渚,被早已在这里等候多时的唐将白士让和杨武威生擒。早先,夏军中就流传着这样的童谣:“豆入牛口,势不得久。”果不其然,窦建德选择了牛口渚,就好比当年
曹操选择了华容道。所不同的是,等待曹操的是侠肝义胆的关云长,而等待老窦的白士让和杨武威可没有关云长的那份从容和大度。
来了?
来了!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下马吧!
七天后,王世充终于在洛阳的城头看到了自己日夜悬盼的夏主
窦建德,确切的说,是一个五花大绑的窦建德,旁边还有一个得意洋洋的李世民。头脑一片昏然的
王世充问自己的部下,突围南下襄阳怎么样?回答他的是一片可怖的沉默。唉,王世充长叹一声。
洛阳这座永恒之城的城门终于打开了,王世充带着手下文武官员一干人等缓缓地走了出来。就在王世充迈出城门的那一刻,一面郑国的大旗从城头缓缓飘落。当王世充的脚踩在旗上面的那一刻,郑国与夏国从此不复存在,一个崭新的时代揭开了帷幕。
在唐军的大营中,王世充与窦建德终于相逢了。如果说相逢是首歌的话,王窦的相逢注定是一首悲情的绝唱。一个枭雄和一个英雄被另一个枭雄给打败了。这个时代既是属于他们的,也是属于
李世民的,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属于李世民的。然而,从这一刻起,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只属于李世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