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钱王”王炽讲诚信的故事 王炽是凭什么变身“钱王”的?

“钱王”王炽讲诚信的故事 王炽是凭什么变身“钱王”的?

浅草 2016-04-25
\

王炽像
  在晚清商界,要说最负盛名的莫非江浙一带的“财神”胡雪岩,不过与胡雪岩同时代还有一位商人,他的外号比起“财神”来说响亮不遑多让,霸气则犹有过之,他叫王炽,绰号“钱王”!
  据史料记载,1900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对一百年来全世界最富有的人进行统计,排在第四位的便是中国云南的王炽。王炽的生意主推“同庆丰”钱庄,同时代开钱庄的生意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王炽何以能够一枝独秀成为“钱王”?难道说他是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靠了祖上余荫,掌握着巨资财富?错了,李贺所著的《钱王:王炽大成人生方略》中提到,王炽自幼家贫,而且他的父兄早早就过世了,家里连给他读书的钱都拿不出来,最后只得当了母亲的首饰,凑了十几两散碎银子让他出去做生意谋活路。
  从十几两银子创业到世界富豪排名第四,王炽是怎么做到的?
  一个字:“信”!
  开钱庄最重要的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以及吸引广大储户,这两点,王炽都凭借着自己对“信”字的执着做到了。
  咸丰年间,因为地方官处理民族矛盾不当,造成了云南各处起义,一时盗匪横行,道路断绝。老百姓要卖自己出产的东西,没人敢来买,要买急需的商品,没人敢来卖,各村各镇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王炽就在这样的危局中看到了商机。他组织了一伙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轻人,成立了“滇南王四”马帮,专门在各地做互通有无的生意,一下子赚了大钱。后来王炽回忆道:“是时,田园荒芜,而泸西各地,有积货如山而价极贱者,有物价暴涨日数变者,予操之以敏捷,对其有无,朝发夕至,如米盐粮糖茶百货之属,皆利市十倍。”
  王炽仗着自己眼光准,胆子大,掘到了第一桶金。可是他也有失手的时候,有一次他知道泸西某镇急需一批药材,于是定好价钱后飞马前往省城购药,到了省城他可就傻眼了,这批药材刚刚被人买走一大半,“物以稀为贵”,剩余药材的价格立马翻了几番。见此情形,马帮里有人劝王炽放弃这笔生意,或者买下药材后回去也如法炮制加价出售。王炽经过深思熟虑后不但没有听劝,反而按照目前的行市高价进药,又用当初谈好的价钱低价卖出,只这一笔他就损失了十余趟买卖的利润。
  不少人都觉得王炽这么做是跟自己过不去,把这件事当成一件傻事往外传,没料到这傻事传得越广,“滇南王四”马帮的生意就越好。王炽本钱不够,老百姓宁可赊账也愿意把货物卖给他,说要是连滇南王四都信不过,那就没有能信得过的马帮了。
  王炽的讲信用给他赢得了大笔的生意,就在他想要大展拳脚之时,却不幸卷入到了一桩人命官司里,不得已离开家乡,到了千里之外的重庆,以开商号谋生,一干就是几年。后来他通过与南来北往的商人打交道发现,重庆地处要冲,很多商人在四川和云南两地贩运川盐和滇茶,都要在重庆与当地钱庄打交道,或汇兑、或拆借,总之在重庆开钱庄大有可为。
  这时候问题来了。王炽手里的银子勉强可以开一家小钱庄,可是他很有志气,觉得要么不做,要做就要一鸣惊人,让自己的钱庄坐上当地头把交椅。钱庄生意全靠储户捧场,而储户之所以捧场,则是因为钱庄有良好的信誉。怎么样才能把信誉做起来呢?王炽为此苦恼不已,就在此时,又一个机会出现了。
  派驻重庆的四川盐茶道换人了!别看这只是一个四品官,因为又管盐又管茶而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肥缺,上一任道台就是因为巨额贪污而被撤职查办,如今来的这个新任道台叫唐炯,这人倒是个好官,一心想着把前任的亏空补上,同时改善川盐的生产设备,于是一上任就请重庆各商号的掌柜聚在一起,打算借十万两银子。
  十万两银子!够开一家钱庄了。望着眼前这位唐大人陌生的面孔,众商家面面相觑,谁也不肯吱声。他们刚刚喂饱了一个盐茶道,就被朝廷革了职,谁知道唐炯能在这个位子上坐多久,万一他也被朝廷拿下了,这十万两可就打水漂了。
  在一片尴尬的沉默中,终于有人说话了。“这十万两,包在我王炽身上!十天之内,必定送到衙门!”
  好大的口气,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彼此多少知道些根底,王炽全部身家加起来只怕还不到十万两,在场众人都等着看王炽怎样自食其言,就连唐炯,得知王炽的底细后也没抱什么希望。
  王炽早就想好了,要利用这个机会放手一搏,他把商号里所有的银两都拿了出来,连商号都抵押了出去,东借西凑,终于弄到了十万两白银,这已经是他全部的家当了。十天转眼过去,就在最后一天的深夜,王炽把这十万两银子都兑成现银,雇了一百名挑夫和一队吹鼓手,每人挑着一千两银子,在深更半夜吹吹打打,在山城高低蜿蜒的小路上,一条长长的红灯笼队伍直奔盐茶道衙门而去。这一下把整个重庆都惊动了,人们纷纷扶老携幼出来观看。唐炯也被从梦中惊醒,等到他出门时,一百挑担子放在衙门前,里面都是白晃晃的雪花纹银。
  真是一言九鼎,果真十天筹得十万两!唐炯服了,重庆的大小商家也都服了,王炽的实力与信用很快就传遍了川滇两省。当他的“同庆丰”钱庄开业时,根本就不必去费心拉主顾,人们争相把银子往钱庄柜台里送。
  关于“同庆丰”钱庄的信用,民间口口相传还有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一个老乞丐拉着个孩子来柜台存钱,他只存一文钱。伙计认为一文钱连写账的本钱都合不上,于是当场拒绝。老人哀求说,自己行乞为生,总想给孙子留点活命钱,今天好不容易攒下一文钱,希望钱庄做做好事,立下这个户头。无论他如何恳求,伙计却始终不允,老人只得失望地离开,临走时愤愤说:“不是说进门都是主顾吗?我就是冲着这句话来的,想不到‘同庆丰’这么大的买卖,连一文钱的生意都做不起。”
  到了第二天,“同庆丰做不起一文钱的买卖”这个谣言很快在嫉妒王炽的商人们的推波助澜下传开了,人们纷纷来到“同庆丰”提取存款,一时造成挤兑风波。王炽得知此事后,狠狠惩戒了那个伙计,然后找遍全城,终于找到了那对爷孙,并把他们请到“同庆丰”,亲自为这一文钱立了户头,并且说:“我王炽一生守信,没想到却让你失望了,这个户头我今后按照十倍的利息给付。”
  因为王炽处置得当,这才换回了信誉上的损失,人们对“同庆丰”的误会才渐渐消散。有人担心这十倍利息的户头会带来后患。王炽回答说:“商无信不立,为了维持信用而造成的银钱损失,将来都能十倍补回来!”
关键词: 王炽 钱王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