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是中苏关系史中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其研究有了比较深的拓展,出版了由赫鲁晓夫的儿子谢尔盖整理的三卷本的《赫鲁晓夫回忆录》。同时,俄罗斯也解密了许多这一时期的档案资料。学界关于赫鲁晓夫的研究热点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发起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是赫鲁晓夫的个人行为吗?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最具影响力和争议最大的是他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揭露了斯大林时期许多鲜为人知的事情。以往人们多认为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主要是为了自己的权力,是他在苏共二十大上的即兴之作。近年,学者根据新解密的档案,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苏共二十大上作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并不是赫鲁晓夫的个人行为,而是经过苏共中央主席团和苏共中央委员会同意的;反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虽然有赫鲁晓夫个人争权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当时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审判贝利亚和大批政治犯从劳改营回来,需要苏共对此做出解释,这个问题不解决,无法满足那么多受害者要求平反的愿望,如果一个个案件审查下去,不知道要用多少年;苏联社会需要改革,不打破对斯大林的迷信,改革难以进行,反对个人崇拜实际上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报告中所揭出的事实有根据吗?
关于这个问题,有学者指出,档案资料和苏联历史的研究成果,“证明赫鲁晓夫的报告揭出的事实大部分有根据,完全没有根据的很少。”而且,赫鲁晓夫揭露的斯大林滥杀无辜的事实只是冰山的一角。学者认为:赫鲁晓夫的这一行动并不违背共产党提倡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律原则和不断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要求;赫鲁晓夫并非中苏大论战时期中国人所指责的“是个忘恩负义之人”,他曾真诚地认为斯大林是英明正确的,对斯大林的颂扬有求生存的一面,也有真诚的一面。从苏联卫国战争初期的失利开始,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看法开始改变,1953年以后对斯大林时期案件的复查,让赫鲁晓夫认识了真实的斯大林,良心和道德让他不能对此无动于衷。
但是,也有学者指出:“赫鲁晓夫的报告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和问题”,他并没有认真分析产生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社会和历史根源,仅仅把造成问题的原因简单地归之于斯大林的个性和不良品质。俄罗斯学者认为,赫鲁晓夫“没有触及共产主义制度的实质,而斯大林的许多无情措施(如集体化或与党内反对派的残酷斗争)受到了赞扬并被证明是正确的。赫鲁晓夫试图把问题归咎于斯大林的个人性格,把大规模镇压看成是历史的偶然。”赫鲁晓夫没有看到产生这一现象的体制性因素,造成了个人崇拜现象仍不断重演。从本意而言,赫鲁晓夫认为铲除了斯大林的错误,社会主义会焕发生机,苏联人的生活会更好。始料不及的是出现了波匈事件,动摇了斯大林所建立的社会主义体制,对此,赫鲁晓夫是不能接受的。他虽然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他对斯大林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模式并不怀疑,他要捍卫纯粹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怎样认识和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之时,苏联处于严重的危机状态,农村日益贫困,粮食出现危机,住房短缺,日常生活必需品供应紧张,数百万人被关在集中营和监狱中,苏联与外部世界处于隔绝状态,与西方大国关系紧张,社会要求新的变革。因此,大多数研究者都承认苏联需要改革,承认赫鲁晓夫作为改革者的历史地位。
对于赫鲁晓夫进行的改革,学术界的评价有很大不同。有人认为,赫鲁晓夫开启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及其后果,恢复社会主义法制,更多地关注农业的发展等,尽管没有冲破斯大林体制,但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为苏联后来的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时期国力达到顶峰准备了条件。还有的学者指出,“铲除斯大林个人迷信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一大历史功绩。它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苏联社会民主化进程。”也有学者认为,不能对赫鲁晓夫的改革评价过高,他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仍是在原体制内打转,他没有改变苏联指令性的计划经济,只是为企业换了个“婆婆”,原来由中央集中管理,现在有些企业划归地方管理;他也没有意识到苏联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实行民主化,仍是个人集权、集中决策,在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又制造了对自己的个人崇拜;他虽然停止了斯大林的大清洗和滥杀无辜,却没有为布哈林等人平反,平反工作很不彻底,这为后来勃列日涅夫的重新斯大林化提供了条件,也限制了对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探索;赫鲁晓夫虽然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提出不同制度国家关系应该遵循和平共处原则,提出世界大战不是不可避免的,但他仍坚持与美国搞军备竞赛,与美国进行争夺。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根本解决苏联的问题,却浪费了大量时间,使苏联再次失去了改革的良机。还有极少数学者坚持认为,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就是反对社会主义,是在苏联搞修正主义,苏联的剧变是从赫鲁晓夫开始的。
赫鲁晓夫的改革为何没有持续下去?
赫鲁晓夫没有走出斯大林模式,在当政之初,实行了许多有利于发展农业、提高农民积极性的举措,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后来他又重新走到老路上去了,大搞合并集体农庄运动。学者分析了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持续下去的多方面原因。
其一,主要原因在于赫鲁晓夫等苏联高层领导人,并没有真正深入民众,在理论观念上仍认为斯大林模式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赫鲁晓夫反对的是斯大林个人,而并没有从体制、制度层面去认识问题。”苏联的农业长期落后,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办法是给农民选择经营方式的自由,把土地转交给集体农庄庄员个人所有,但这一办法从来没有讨论过。他们仍然强调重工业是基础,要求居民做出牺牲,也并没有根本改变斯大林的文学政策,没有给作家独立自主的创作权,在“解冻”的同时处处“防洪”,使许多优秀作品不能发表,像帕斯捷尔纳克这样的作家仍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损害了苏共的形象。因而,有学者提出,“赫鲁晓夫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摈弃历史遗产的人物”,他不可能完全告别斯大林时代,他所做的只能是对其进行修补而已,要求他根本解决苏联社会主义的问题是不客观的。
其二,赫鲁晓夫无力自觉把握时代转换的战略契机,并未根本改变斯大林留下的政治经济体制。他的改革缺乏总体构想和科学性,实际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许多决策带有主观主义色彩。他的一些举措,如实行干部的任期制和取消干部的许多特权,本是得民心的举动,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也具有开创性意义,但他并没有把干部的选举权给民众,上层和中层干部越来越与基本居民群众相脱离,干部的升迁与否主要取决于对上级领导的个人忠诚。党内的既得利益者通过宫廷政变的方式把让他们感到不稳定的赫鲁晓夫赶下了台。
其三,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走多远,与中苏关系恶化有一定关系。俄罗斯学者指出,在当时形势复杂和思想混乱的条件下,“中国的宣传就不难于在一些问题上把我们吓住,迫使我们处于守势,促使我们采取前后不一贯的、或者完全错误的立场”;
毛泽东发起的全面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制约了苏联的改革与探索;赫鲁晓夫曾尝试改革苏联僵化的经济体制,扩大农民宅旁园地(相当于中国农民的自留地)、自有牲畜,开放了农贸市场,中国的反修,使赫鲁晓夫不敢再走下去了;中国在“超英赶美”,赫鲁晓夫也不能落后,否则苏联就失去了“老大”的地位,于是他也提出要“赶超美国”,在20年内建成共产主义。
怎样认识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地位?
在1984年苏共中央政治局讨论恢复莫洛托夫党籍的会议上,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认为:赫鲁晓夫“在处理
斯大林的问题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没有什么敌人像赫鲁晓夫这样带给我们如此巨大的伤害。”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认为:“他给苏联在世界人民眼中的积极形象带来了无法扭转的打击。”但是,苏联普通公民显然不认同他们的看法;特别是许多学者认为,赫鲁晓夫是苏联领导人中最善于与民众打交道的人,是最容易接近的领导人,人们把他当成“自己的领导人”。
正如赫鲁晓夫墓碑所寓示的,赫鲁晓夫是个“复杂的矛盾人物”。赫鲁晓夫做了许多推动苏联社会进步之事,数百万人从集中营回来了,斯大林时代的许多活动家被恢复了名誉,许多被流放的少数民族也返回了家园,许多严苛律法被废除,集体农庄庄员终于有了身份证,人们必须购买的公债被取消,人们可以自由地在国内旅行,甚至可以到国外去。他比斯大林更关心民众的生活,如苏共二十大后,苏联开始了真正的“住房革命”。这一时期苏联的科学技术也有了长足发展,新建了数千家大企业,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电站,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原子破冰船“
列宁号”,建成了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苏联宇宙飞船第一次到达月球,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被送入轨道,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第一人,开启了人类跨入宇宙的新时代。思想文化领域也活跃起来,出现了许多受群众欢迎的作品。但是,
赫鲁晓夫易冲动,脾气暴躁,在高度集权的体制下,其许多缺少理性的政策得不到纠正,并产生了严重后果。总之,赫鲁晓夫仍是个矛盾的、有很大争议的人物,但他并非“修正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