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仲
蒋介石于1949年1月引退后,孙连仲亦辞职到上海暂住。2月,孙往溪口见蒋,蒋告以陈仪被扣事。3月,孙偕夫人罗毓凤飞往台湾。1990年8月14日,孙连仲将军病逝于台湾。
蒋介石派飞机营救孙连仲
1938年春天,日本鬼子打算沿津浦线南下直扑徐州。蒋介石为了增援李宗仁的第五战区,把孙连仲从第一战区调往台儿庄前线。3月19日,孙连仲领命后,立即挥师东进。当时国民党规定是,集团军司令部距离前线只要不少于20公里就可以,可是孙连仲一到前线,就把指挥部放到了台儿庄以西五公里处。
孙连仲是卯足了劲,想和小日本大干一场,他命令黄樵松部和张金照部分别守卫台儿庄左右两侧,池峰城的31师驻守台儿庄。3月24日,日军主力部队到达战场,对守军阵地猛轰了一天,在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对台儿庄发起了猛烈进攻。日军的进攻十分凶猛,很快台儿庄前沿阵地失守,15名日军从轰塌的豁口处攻入台儿庄城。
第二天,日军指挥官濑谷又增加了两门重炮和一个大队的援兵。天一亮,日军就发动了凌厉的进攻。开战3个小时,两个日军中队又攻入台儿庄,并控制了庄内标志性建筑——大庙。守军裴克先连长为了夺回阵地,与日军开展肉搏战,消灭了大量日军后,全连战士壮烈殉国。
日军巩固据点后,开始向四周扩展。台儿庄城内院落密集,每一间房,每一堵墙都是天然掩体,战斗打得非常惨烈。为了争夺一条街,双方往往要拼上上百条人命。日军装备精良,师长池峰城只能亲率敢死队,夜间偷袭敌营。
拉锯战一直持续到4月3日,日军攻入了东南门,台儿庄大部分地区被日军占林,池峰城部被迫龟缩在南关,部队伤亡惨重。在危难情况下,池峰城向孙连仲请示可否退到运河南岸休整,却被孙告知:士兵拼完了,你上,你完了我再上,有胆敢过运河者杀无赦。
守军不知道组织了多少次敢死队,傍晚攻进去500人,第二天生还者不足20人,战斗最激烈时,池峰城下令拆除运河大桥,以必死的决心与日军抵抗到底。4月6日,一直在牵制日军的汤恩伯军团南下,与孙连仲里外夹击,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为了扩大战果,蒋介石不断调动军队前往徐州战场,当时全国大部分主力部队全部集结在徐州地区。所以台儿庄战役结束后,日军决定发动徐州会战,围歼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
5月初,蒋介石发觉了日本人的意图,开始命令各部队交替掩护撤退。台儿庄战役打得顺利,但是撤退可就不是这么容易了。很多部队丢了武器就往南跑,只恨爹娘少给自己长了两条腿。
可是孙连仲的部队虽然伤亡惨重,但是还主动承担起掩护兄弟部队撤退的任务。孙连仲带着集团军总部撤退得非常缓慢,刚一到达淮阴时,蒋介石的电话就打来了。他命令孙连仲立即停止撤退,在淮阴修建一个简易飞机场。不明就里的孙连仲只能暂停撤退,选择开阔地修建机场。机场建成后,蒋介石立刻从武汉派专机把孙连仲从淮阴接走。
在战场上,能享受蒋介石这种待遇的人可谓凤毛麟角,更何况是非黄埔系出身的孙连仲。这一方面和孙在台儿庄的出色表现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孙比其他杂牌军更听话。蒋介石指挥孙连仲就像中央军一样自如,所以后来孙连仲能当战区司令,在太和殿外接受日军受降。
1956年年初,这年1月30日,周恩来在政协的一个工作报告中提出: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奋斗。当天,周恩来在陆定一起草的《为配合周恩来同志在政协所作的政治报告的意见》上批示:政协会后,可放十几个战犯看看。这是中央准备特赦战犯的重要信息。
3月中旬,周恩来根据毛泽东主张的对国内战犯“一个不杀”的原则,具体说明了这一决策的意义。周恩来说完对日本战犯的处理后,把话题转到国内战犯:
“对于国内战犯的处理,也可以有两种设想,一种是判刑,甚至判死刑,当然也要按其罪行来判,这是他们罪有应得,是合理的。但这只是一个方面,我们若设想一下,大陆上的战争结束已经6年到7年了,国内人民过上了和平的生活,战犯的罪行已经成为过去,又经过6年到7年监狱生活的改造,他们也已经起了变化,这时就可以考虑到底是不是要杀他们。杀他们是容易的,杀了他们,他们就不能再起积极作用,只能起消极作用,对台湾产生消极影响,使他们觉得战犯的下场总是要杀的,增加了恐慌,这不符合我们的政策。”
关于战犯,人们的心理承受是复杂的,又有些矛盾:想起国民党军队涂炭人民,尤其是想到“白公馆”、“渣滓洞”等处弥漫的血腥,真是十恶不赦,杀了也不解气;可是,这些高级战犯,高高在上,并没直接欠下血债。可是又有人会问:没有上面的命令,具体执行的人敢如此暴戾恣睢?
于是出现了两种意见:有人主张立即全部释放;另有人主张逐步释放。周恩来赞同后一种意见:“虽然前一种意见处理起来简便,但工作不完满,收获也不大,一下子轰动一时,过去后就没有下文可做了。我们要影响台湾,还是一步一步地来做好。所以照罗瑞卿部长提出的办法,先放小数的试一试,看看效果。”
周恩来想到仍活在台湾穷途末路的
蒋介石,不免有些讽刺意味:“在押的国内战犯总数是926人,你如果都送去台湾,台湾是不会接受的,很可能有一部分人还要被蒋介石杀掉。这批人中,将官有460位之多,现在在台湾,连孙连仲都开饭馆子,我们送去那么多的高级将领,蒋介石哪里能养得起?蒋介石消受不了!相反的,蒋介石越是穷途末路,他狐疑鬼猜的事就特别多,他会想我们送一个人去都是有鬼的。他什么都怀疑,送去那么多的人会送死的,我们让他们去送死,也不对。因此,我们对国内战犯的处理要分步骤进行,要研究让他们怎样去影响台湾。”
问题的确有些复杂。连一向举重若轻、大气磅礴的
毛泽东,在此事上也很慎重。他的顾虑来自人民:“目前马上释放,时机尚不成熟。放早了,老百姓不那么清楚,我们也不好向老百姓说明,还要过几年,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过得好了,我们再来放……不讲清楚这个道理,一下子把他们放掉了,人家就不了解,也没有这个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