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巴金与萧珊的爱情故事 巴金的儿子

巴金与萧珊的爱情故事 巴金的儿子

山南慕北 2016-02-01
巴金一家

巴金一家
  半个世纪以来,巴金以自己的言论和艺术创作热情地参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被誉为我国当代文学巨匠。而在生活中,巴金与妻子萧珊的爱情故事也可歌可泣、感人肺腑。
  巴金与萧珊的爱情故事
  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
  1938年7月,萧珊高中毕业后追随巴金来到广州。直到1944年,已经40岁的巴金才在桂林花溪与萧珊结婚,两人的婚礼极其简朴,没有任何仪式也一桌宴席。1945年,抗战胜利,女儿李小林出生。
  近30年的相亲相爱,相濡以沫,他们从未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在“文革”的岁月中,萧珊和巴金互相支持、互相关怀。巴金不知向萧珊隐瞒了多少次自己所遭受的非人待遇,萧珊也替巴金承受着铜头皮带的毒打。1972年7月底,备受精神摧残的萧珊患了直肠癌。手术前,萧珊对巴金说:“看来,我们要分别了1巴金用手轻轻地捂住萧珊的嘴巴,低下了头,肝胆欲裂。1972年8月13日中午,萧珊与世长辞。她在临终前一直念着巴金的名字。萧珊故去后,她的骨灰一直放在巴金的卧室里,巴金的床头放着萧珊的译作。巴金时常对着这些物品出神。巴金对萧珊一往深情,写了《怀念萧珊》、《再忆萧珊》,还有《一双美丽的眼睛》等文章。
  在萧珊去世的3年之后,巴金才获许把萧珊的骨灰捧回,巴金将妻子的骨灰放在自己的枕边,每夜与之共眠,一直到2005年,巴金去世。
  11月25日上午10时许,伴随着101枝巴老生前最喜爱的红玫瑰和柴可夫斯基《悲怆交响曲》,李小棠、李小林亲手将父亲母亲的骨灰合在一起撒入长兴岛附近的东海海域。李小林热泪奔流,用四川话喊道:“爸爸你走好,爸爸你放心地走,妈妈和你在一起了,我们会好好的,你们会永远看着我们。”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对这对相伴一生、相爱一世的知心爱人来说,33年生离死别,今朝是他们重见的日子。
  “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混合在一起。”这是巴老在《怀念萧珊》里说过的话,而萧珊的骨灰一直放在他卧室的床头,以便让自己感到挚爱仍然和他在一起,直到10月17日溘然辞世。1972年8月,萧珊永别人世,巴金怀着深深的悲痛写下“这并不是萧珊最后的归宿,在我死了以后,将我俩的骨灰合在一起,那才是她的归宿”;“她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从此以后,他们的爱将长眠在这片海域永不分开。
  昨天上午7:50,巴老的朋友、后辈、生前的工作人员来到他位于武康路的家中。灵前并排摆放着两位老人的骨灰盒、《寒夜》手稿珍藏本特制有限钤章101号、《随想录》、巴金生前使用的玳瑁眼镜、一支钢笔和两盒巴老爱吃的巧克力。7:55,李小棠和李小林手捧二老的骨灰盒,神情哀伤地相继步出家中。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到场送别巴金夫妇。上海市委副书记罗世谦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孙怀山和上海市政协的有关领导及巴老家人、朋友和生前工作人员在吴淞码头随船参加撒放仪式。
  船行一小时左右,进入长兴岛附近的东海海域,船速突然慢了下来。送别的时刻终于来了,船上突然静穆下来,人们纷纷带上白手套,手持红玫瑰,分立在船舷两边,李小林和李小棠庄重地捧起父亲母亲骨灰,混入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里,慢慢走向甲板上的抛洒点。伴随两人骨灰飘向大海的是家人精心准备的无数玫瑰花瓣。巴金最喜欢玫瑰,因为他觉得玫瑰象征着爱情,也象征着友情。
  真是天遂人意,此刻海上的阳光尤为和煦,微风轻抚海面,带着所有送别的人的祝福。很快,海面上的奇观出现了,如同一道生命的长虹,船驶过之处,留下了一条百余米长的由玫瑰花瓣“编织”的美丽“彩虹”,人们的眼圈红了,在长鸣的汽笛声中,人们送别了一个至情至真的老人、一个屈指可数的好作家。
  巴金的儿子
  李小棠是巴金与萧珊之子,1950年7月出生,笔名李晓。
  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任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室编辑。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小镇上的罗曼史》、《继续操练》、《天桥》、《最后的晚餐》、《四十而立》等。作品曾获全国1985—1986年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年《小说选刊》、《人民日报》文艺部全国中篇小说奖,上海第二届中长篇小说奖。
关键词: 巴金 老舍 鲁迅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