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曹禺的代表作品 曹禺为抗战创作的剧目?

曹禺的代表作品 曹禺为抗战创作的剧目?

山南慕北 2016-02-01
曹禺

曹禺
  曹禺作为卓越的戏剧教育家,为推动我国文学艺术事业和戏剧事业的繁荣发展所建立的不朽功勋。1936年至1941年,曹禺在中国第一所国立剧校任教6年,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戏剧专门人才。
  曹禺的代表作品
  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剧《雷雨》,暴露了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和罪恶,揭示了旧制度必将灭亡的历史趋势,以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现实主义的艺术力量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1935年写成剧本《日出》,深刻解剖了30年代中国的都市生活,批判了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罪恶社会,曾获《大公报》文艺奖。它与《雷雨》前后辉映于剧坛,奠定了曹禹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1936年曹禹任教于南京戏剧专科学校,写了他唯一的涉及农村阶级斗争的剧作《原野》。
  抗日战争爆发后,曹禺随校迁至四川,编辑戏剧刊物,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和电影厂编剧等职。著有《全民总动员》(合写)、《正在想》、《蜕变》、《镀金》等剧本,创作有淳厚清新、深沉动人的优秀剧作《北京人》,并将巴金的小说《家》改编成剧本,还译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1946年赴美国讲学,翌年初回国,任上海文华影业公司编导,发表剧本《桥》,写了电影剧本《艳阳天》,由他导演摄成影片上映。
  他创作了话剧《明朗的天》(获全国第一届话剧观摩演出剧本1等奖)、历史剧《胆剑篇》(执笔)、《王昭君》,出版有散文集《迎春集》及《曹禹选集》、《曹禹论创作》、《曹禹戏剧集》等。
  曹禺为抗战创作的剧目?
  1936年,曹禺应国立剧专校长余上沅之邀,来到南京任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寇轰炸南京,学校奉命转移。8月剧专西迁长沙时,曹禺因哥哥万家修病故而回天津,遭到日本特务的追踪,他遂化装成商人,乘英国太古公司轮船,绕道香港经武汉,再转长沙回到学校。12月11日,曹禺听徐特立讲演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对徐老讲的“抗战必胜,日本必败”甚为感动。
  后友人告知,延安方面欢迎茅盾、巴金、曹禺、沈从文等作家去延安。沈从文由武汉赴长沙,与曹禺同去八路军驻湘办事处,拜访徐特立,商谈去延安事宜。后来,由于日军空袭越来越频繁,剧专又奉命向大后方转移,此事未能成行。1938年年初开始,剧专辗转迁徙宜昌、万县、重庆、江安等地。
  在八年的流亡迁徙中,学校把教学和抗战救亡紧密结合起来。曹禺与剧专的师生们组织起“战时巡回公演剧团”,每到一地,曹禺总是亲自把锣拿上,招呼同学,招呼群众,高唱抗日歌曲,
  演出抗战救亡戏剧,唤起民众的抗战热情。在湘、鄂、川等地的街头广场,他们演出了《流亡者之歌》《放下你的鞭子》《疯了的母亲》《觉悟》等街头抗战剧。当时许多报社的记者对演出跟踪报道,1937年10月3日,《大公报》报道“国立剧专学校巡回公演剧团演员愤慨倭寇残暴,沿街演唱,一时观众如山,肃然感奋”。
  在条件恶劣的流亡办学中,他们还组织“战时戏剧讲座”,曹禺总是第一讲。他们一般上午上课,下午排戏,晚上演出,课余时间就用自编的小节目去慰问受伤的抗战将士。
  曹禺与宋之的合作改编的抗战第一部大戏《全民总动员》于1938年10月完成,曹禺写了剧中的第三幕,10月29日在重庆国泰戏院公演,轰动山城。导演团由张道藩、余上沅、曹禺、宋之的、沈西苓、应云卫组成,他们和演员白杨、赵丹、江村、张瑞芳、舒绣文、凌琯如、魏鹤龄等饰演了剧中的角色。演出后,应云卫对曹禺的表演赞叹不已:“毕竟是万家宝,老经验,连一点子戏总被挤足了出来,抓得住观众。”
  1939年4月,日机大肆轰炸重庆,剧专又疏散迁至江安。在这里,曹禺将构思已久的抗战大戏《蜕变》,用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完成了,演出引起轰动。曹禺说,此剧的关键“是我们民族在抗战中一种‘蜕’旧‘变’新的气象”。
  有一次演出,蒋介石也来看,之后传下话来,《蜕变》停演,原因是结尾丁大夫挥动着小伤员送她的红肚兜与伤员告别,就像一面红旗在台上招展,还有就是丁大夫之子丁昌伤愈重上前线,唱了《游击队歌》。于是,张道藩被叫去训斥了一顿。一位国民党宣传大员希望曹禺改动一下,曹禺说“写戏还是我们内行,这样的事还是让我们自己来搞吧”,拒绝了修改。由于蒋介石的干涉,《蜕变》一度遭禁,但迫于舆论压力,后又不得不开禁。
  此外,抗战时期曹禺还创作、改编、参演了大量适应抗战和教学需要的小戏剧和活报剧,创作了经典剧作《北京人》,并将巴金小说《家》改编成戏剧。
关键词: 曹禺 巴金 老舍

日期选择

一周趣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