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故居
山南慕北 2016-01-29
郭沫若
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1892一1978)。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郭沫若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回国。回国后,前往南京拜谒蒋介石,然后发表了一篇《蒋委员长会见记》,对蒋介石进行颂扬,不久拜见汪精卫。之后,担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期间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武汉抗战文化运动,发动歌咏、话剧、电影等各界一同宣传抗战。他也创作了大量话剧剧本,鼓舞民心士气,包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南冠草》、《孔雀胆》、《高渐离》六出历史悲剧作品,其中以《屈原》最受欢迎。台大历史系教授王远义认为郭沫若等人这一时期的作品,开创了一条大众形式与精英创作结合,现代性与传统民族文化共存的文学与文化道路。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郭沫若故居
北京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故居在西城区前海西沿18号。原是清代和珅的一座花园,后成为恭亲王奕沂府的草料场和马厩。民国年间,恭亲王的后代把王府和花园卖给辅仁大学,把此处卖给达仁堂乐家药铺作宅园。1963年10月,郭沫若始居于此,直至1978年6月12日逝世,郭沫若先生在这里渡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15年。
故居为大型四合院,大门内有一座树木点缀的土丘,二门内的5间北房为其工作室和会客厅,东耳房是卧室,东西厢房各3间。四周回廊环抱,有封闭式走廊通往后院。另外还有一东跨院,故居里保存了郭沫若的大量手稿、图书等珍贵文物资料。院内有郭沫若夫妇亲手栽种的银杏和牡丹。
步入庭院,草坪上是一座郭沫若先生全身铜像,神情怡然,似在小憩,又似沉思。穿过垂花门,是由东西厢房和俩排正房组成的二进四合院,回廊、暖廊将其连为一体,迎面五间正房是郭老的卧室、写字间和客厅,均按原状陈设展览。
乐山郭沫若故居
乐山郭沫若故居是一代文豪郭沫若诞生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位于沙湾城区文豪街315号,背负绥山,面向沫水,故居名由启功先生题写。距成都150公里,乐山市35公里、峨眉山市25公里。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一座中式穿斗结构平房,由四进三井和一个后院组成,有大小房间36间,建筑面积1108平方米,占地面积2148平方米,至今保留古朴风貌。 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湾是当代大文豪郭沫若的诞生地,郭老在这里度过童年时代,留下了不少珍贵文物和史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沙湾,"绥山毓秀,沫水钟灵",这正是历代文人对沙湾的赞誉之词。
郭沫若故居座北向南,背负绥山(即峨眉山第二峰),面对沫水(即大渡河),由一座三进中式木结构小四合院和一个小后花园组成。故居创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后经逐步扩建,至郭沫若父亲郭朝沛经营家业时,达到如今规模,共有大小房间36间。今天,它仍然保持着古朴的风貌。郭沫若早年的诗作《早起》、《茶溪》、《村居即景》等即作于此。
重庆郭沫若故居
重庆郭沫若旧居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政治部第三厅和文化工作委员会旧址,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永镇香蕉园村(全家院子)。旧居占地面积10190平方米,建筑面积1566平方米,建筑风格为清晚期四合院,穿斗结构,小青瓦屋面,斜山式屋顶。
郭沫若于1938年12月抵渝,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1940年,国民党政府撤销第三厅,另成立文化工作委员会,郭沫若任主任。抗战时期,郭沫若在重庆领导文化界人士进行抗日宣传工作,全家院子逐渐成为当时大批文艺界人士活动的重要阵地。被毛泽东高度赞赏并列为延安整风学习文件的《甲申三百年祭》和《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就创作于此。在重庆期间郭沫若还完成了《屈原》、《虎符》、《高渐离》、《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等 历史剧的创作。1946年5月,郭沫若离开重庆。
2000年9月,郭沫若旧居被重庆市政府列为直辖市后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3月,旧居修复工程正式启动,6月30日旧居主体工程竣工,并于9月7日正式对外陈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