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
康有为的事业成就涉及多方面,皆有惊人建树,仅著述就有700多万字,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辑成《南海先生诗集》。代表诗篇即《出都留别诸公》5首,其中对国家危亡命运十分关切,意气豪迈。
康有为书法成就如何?
康体,指的是清末著名思想家康有为的独有的书法风格,学术界又称康体为“破体”。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世称康南海。晚年居住并卒于青岛。
康有为在书法上力倡北碑,其书自成一格。康体书写上以平长弧线为基调,转折以圆转为主,长锋羊毫所发挥出的特有的粗茁、浑重和厚实效果在他书作中有很好的体现,迥然异于赵之谦的顿方挫折、节奏流动,也不同于何绍基的单一圆劲而少见枯笔,这是他的别开生面处。至于线条张扬带出结构的动荡,否定四平八稳的创作,也是清代碑学的总体特征表现。就创作形式上来说,以对联最为精彩,见气势开张、浑穆大气的阳刚之美。逆笔藏锋,迟送涩进,运笔时迅起急收,腕下功夫精深,从中也可以看出康有为的运笔轻视帖法,全从碑出。转折之处常提笔暗过,圆浑苍厚。结体不似晋、唐欹侧绮丽,而是长撇大捺,气势开展,饶有汉人古意。也有人认为这是表面上虚张声势的火气。
潘伯鹰先生评说康有为的字“象一条翻滚的烂草绳。”认为康有为线条没有质感,滥用飞白,显得很虚浮。康有为在笔法上力倡圆笔,反对方笔,这是造成他笔法单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常常起笔无尖锋,收笔无缺锋,也无挫锋,提按不是很明显,线条单一,缺少变化。粗笔时见松散虚空,不够凝敛紧迫,当是一病。用墨上缺少变化,表现形式不足,起笔饱蘸浓墨,行笔中见飞白,仅此而已。从他的中堂作品来看,章法方面落款常有局促之意,这是对帖学否定所致,实质上他早年日课,还是以欧虞为主的。
五年(1889年),康有为著成《广艺舟双楫》一书,从理论上全面地系统地总结碑学,提出“尊碑”之说,大力推崇汉魏六朝碑学,对碑派书法的兴盛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符铸云:“南海于书学甚深,所著《广艺舟双辑》颇多精论。其书盖纯从朴拙取境者。故能洗涤凡庸,独标风格。然肆而不蓄,矜而益张,不如其言之善也。”
为何说康有为欺世盗名?
网上流传着一个关于康有为 欺世盗名的言论,为何会有这个言论呢?按照网上普遍的认为是,其一,三千人公车上书事件纯属夸大其词。其二,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领袖并非是康有为。理由如下:
关于三千人公车上书事件,在康有为弟子徐勤《南海先生四上书记》所附的《杂记》和参与松筠庵聚会的“哀时老人未还氏”的《公车上书记序》中都有明确记载称,康有为实际上并没有实行领头上书,只是在松筠庵拉了一些举人,商讨联名上书,因为康有为知道自己中进士了,自古枪打出头鸟,若是他带头联名上书,那么,他肯定遭殃,这进士也会和自己说拜拜,于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康有为放弃了上书。
而公车上书的实质是,各地的举人、官员都是自发的上书,而且上书的事件达到15起之多,而这康有为也只是参与者之一罢了。
关于戊戌变法问题,若康有为真的是戊戌变法的领军人物,那么
慈禧怎么可能放过康有为,而只是杀掉了戊戌七子呢?肯定是杀掉整个事件的核心人物了!
光绪皇帝乃北京的满族人,
康有为乃广东人,这两个地方的语言不通,何来与皇帝谈话长达4小时之久,要是康有为是领军人物,光绪帝少不了要与康有为谈话,可是这语言障碍不是一般的困难,而且光绪和康有为谈话后,也只封了康有为六品的小官,怎么跟章京比。
在杨锐的后人保留密诏原本中,清楚的写明了在戊戌变法95天之际,皇帝只写给了杨锐一人,要杨锐和另外三个人一起商议如何解决时下困境,却变成了皇帝密诏给康有为,要康有为设法相救。种种迹象表明,康有为欺世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