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名将韩世忠简介 韩世忠和岳飞的比较
新之助 2016-01-18
韩世忠
韩世忠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
韩世忠简介
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是南宋时期又一位战功卓著的抗金名将。南宋抗金战争中,出现过无数的英雄人物,其中以韩世忠和岳飞最为著名,所以宋人总以韩、岳并称。韩世忠是南宋时著名的抗金名将,一生铁马金戈,叱咤风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据史书记载,他五绺长髯,面色白皙,肌肤光洁,是一个美男子。
韩世忠身体魁梧、风度潇洒、双目有神,年轻时勇气过人,能骑未驯服的马驹,好喝酒、赌博,没有正当的职业,行事不受约束,是个嗜酒无赖。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从军,时年十七,擅长骑射,勇冠三军。宣和三年(1121年),从征方腊,以生擒方腊之功授承节郎(武阶第五十一阶,从九品)。四年(1122年),从讨山东、河北盗贼,积功升为武节郎(武阶第三十八阶,从七品)。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陷浚州,韩世忠力战突围,宋钦宗召至偏殿询问战况,升为武节大夫(武阶第十八阶,正七品)。金兵撤退后,河北总管王渊任命韩世忠为选锋军统制,镇压叛变的胜捷军,以千人大败数万乌合之众,又单骑劝降,以功升为左武大夫(武阶第十三阶,正六品)、果州团练使。又去阶官,授单州团练使,屯滹沱河。
18岁应募参军,挽300斤强弓飞马射箭,时而舞铁槊急驰峭壁之间,勇冠三军。崇宁四年(1105),西夏扰边,世忠所在部队抵银州(在今陕西米脂西北马湖峪)御边抵敌,韩世忠斩将夺关,西夏军大败,经略上报其功,为童贯所疑,“止补一资”。后又立战功,方补进义副尉。继以功转进武副尉。宣和二年(1120),江南发生方腊起义,韩世忠以偏将随王渊出兵镇压,以伏兵击败起义军,王渊赞他:“真万人敌也。”他又乘势追击方腊至睦州清溪桐,俘获方腊,以功转承节郎。三年(1121),随刘延庆出兵燕山(今北京市郊)收复被金所掠失地。宋军被金兵一击即溃,唯世忠率五十余骑抵滹沱河,出敌不意,击败金兵。又随军击山东、河北小股地方武装起义,以功转武节郎。
宋钦宗即帝位(1126),升武节大夫,以平息山东淄、青乱兵,迁左武大夫、果州团练使。奉诏入朝,授正任单州团练使,率部屯滹沱河。真定(今河北正定县)被金兵所占。世忠率部赶往赵郡援守将王渊。金兵到来,攻势凶猛,粮尽援绝,部下劝世忠突围而走,他不许。夜半下大雪,他命敢死士卒300人突袭敌营,致敌军自乱,互相攻杀,金兵主将竟被刺死,金兵尽退,以功迁嘉州防御使。康王赵构在济州(在今山东巨野县南),金兵大至,约数万人马。时世忠部下仅千人,他单人独骑,突人敌营,斩其酋长,金兵大溃。
康王即皇帝位(1127),授世忠光州观察使、带御器械。韩世宗奏请迁都长安(今西安市),朝臣议论不从。御营建,以世忠任御营左军统制。建炎二年(1128)升为定国军承宣使,随高宗至扬州。金兵攻河南,翟进会合世忠夜袭悟室营,为敌所败,转汴州,与翟进有了矛盾。帝召世忠还,授鄜延路副总管,加平寇左将军,屯军于淮阳(今江苏清江市西古泗水西岸),被金将粘罕败于沭阳(今江苏沭阳县)。三年,高宗移跸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世忠从海道赶往行在。平苗傅、刘正彦叛乱,高宗手书“忠勇”二字赐,授检校少保、武胜、昭庆军节度使。金兀术将大举南犯,高宗召诸将议移跸于何地,张俊等劝高宗自鄂、岳往长沙,世忠反对说:“国家已失河北、山东,若又弃江、淮,更有何地?”帝即以世忠为浙西制置使,守镇江(今江苏镇江市)。兀术分兵渡长江,宋军各路守将皆败,世忠亦退保江阴。兀术破临安(今杭州市),帝赴浙东,世忠至行在见帝,奏请于长江上伏兵截击北归的金兵,帝准奏。遂引兵至镇江,屯兵焦山寺,与金兵大战黄天荡48天,梁红玉击鼓阻金兵,使兀术军无法夺路北归。兀术向世忠求情,世忠说:“还我两宫,复我疆士,则以相全。”兀术无语。后兀术凿渠30里出江口,以小舟纵火而遁,宋军因无风,帆弱而船舰不能行,使金兵北逃过江。此次战役,世忠以8000兵大战10万金兵,著名于史册。高宗拜世忠检校少师,武成、感德军节度使,神武左军都统制。
宋、金停战期间,韩世忠先后平定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小股武装,被授太尉,赐带、笏,为江南东、西路宣抚使。
绍兴三年(1133)三月,进开府仪同三司,充淮南东、西路宣抚使,驻泗州。次年,以建康、镇江、淮东宣抚使驻镇江。是年金兵与伪齐刘豫南侵,世忠遣将于大仪、天长县、高邮大败金兵。捷报入朝.帝赞世忠忠勇、臣沈与求于是朝廷擢升了韩世忠的部将董旼、解元等。绍兴五年(1135),韩世忠晋为少保。六年,授武宁、安北军节度使,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驻楚州(今江苏淮安县)。赐号“扬武翊运功臣”,加授横海、武宁、安化三镇节度使。金废伪齐刘豫,世忠请出师北伐,丞相却主张和议,世忠几次上疏,力主举兵决战,终不为帝所纳。九年,授少师。十年,金军弃盟约南犯,世忠在淮阳大败金兵,晋级太保,封英国公,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十一年,复与金兵战于淮河岸。世忠驻楚州十余年,兵仅三万,金人不敢犯。秦桧收大将兵权,将世忠拜枢密使。宋金和议,韩世忠抗疏言秦桧误国,连疏乞解枢密职,又上表乞骸,于是被罢为礼泉观使、奉朝请,封福国公。自此,这位抗敌多年的名将杜门谢客,不言朝事。
十二年(1142),改为潭国公。十三年,封咸安郡王。十七年,改镇南、武安、宁国节度使。二十一年八月初五(即公元1151年9月16日)卒,追封通义郡王。孝宗朝,追封蕲王。
韩世忠和岳飞
韩世忠和岳飞两人功业相埒,为何名声却如此悬殊?
个中原因当然是岳飞忠荩为国,却在39岁时含冤被杀,他的际遇更容易赢得后世的无限敬仰与同情,不仅岳庙遍宇内,俎豆不绝,而且有关岳飞的戏曲、小说以及当今史学家为岳飞写的传记也已深入人心,岳飞是家弦户诵的民族英雄。韩世忠却未能享有这种荣耀,他虽也受秦桧迫害,但毕竟保全了性命,老死于户牖之下;虽被褫夺了兵柄,却还有生活的自由,仍能悠游林泉,周游湖山之间。在人们心目中,他的形象不及岳飞高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实,韩世忠虽没有岳飞死得悲壮,但也算得上刚正亢直、嫉恶如仇之人,而非贪生怕死之辈。奸臣秦桧当权,气焰熏灼,权倾朝野,群臣莫不仰其鼻息,而韩世忠却傲骨锋棱,一揖之外,从不与之交谈。“性憨直,事关庙社,必流涕极言”。他与岳飞极力反对与金议和,多次上疏请求收复失地,均为秦桧所抑。报国无门,他遂愤而上疏抨击秦桧专权误国,秦桧唆使言官弹劾世忠,欲置他于死地,幸亏高宗网开一面,将奏折留中不发,世忠才侥幸躲过一劫。而岳飞却没有这种幸运。出于对卖国议和的愤怒,岳飞不仅言辞激烈,表示“若不举兵,当纳节请闲”,而且先后五次辞职,甚至不待朝廷批准,便径自回庐山第宅养闲,这未免有“要君”之嫌;尤其是岳飞建议立孝宗为储君,更是逆了龙鳞,使高宗憎恶不已。再加上秦桧百般进谗,一个天子、一个宰相合伙迫害,便注定了岳飞被杀的厄运。“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至今我们仍能想象得到岳飞大书“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时的悲愤!岳飞蒙冤,满朝文武慑于秦桧淫威,一个个钳口结舌,噤若寒蝉,只有韩世忠挺身而出,诘问秦桧:有何证据证明岳飞谋反?秦桧以“莫须有”答之,世忠愤愤不平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桧对他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
韩世忠这种胆识,的确高于侪辈之上。可惜的是,韩世忠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他既被解除了兵柄,又不愿与奸臣同流合污,剩下的就只有激流勇退,归隐林泉一途了。“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奚童,纵游西湖以自乐。”当年那个叱咤风云的韩世忠从此销声匿迹了。“国仇未报壮志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当韩世忠骑着蹇驴,踯躅于烟雨空?的西子湖畔时,肯定没有陆游那种“细雨骑驴入剑门”的洒脱,只能仰天长啸,徒呼负负。这里边有几多酸辛,几多无奈!
岳飞有今日的荣誉,可谓名至实归。而今人是否也应该给韩世忠以一席之地,比如说写本《韩世忠传》,再写一本历史小说,以提高韩世忠的知名度呢?
韩世忠和岳飞相比谁更有军事才华?
对于军事才华来说,二人应该不相上下,在那个天下崩塌,金人铁骑南下的时候,任何一个能撑起一片天空者都不是等闲之人。
岳飞之所以比韩世忠著名,是因为岳飞更加符合一般意义上中国人对于英雄的定义。岳飞是起于民间,而韩世忠是军伍出身,这一点岳飞更加使人亲近。第二,在总体反击中,岳飞确实打得更远。第三,岳飞的冤死给他添了很大的分数,还有那首流传于世的满江红。如果最后岳飞活着,而韩世忠被冤杀,恐怕二人的地位就要调换一下了。
韩世忠的聪明就是他处事比岳飞更加的圆滑,从而最后才能明哲保身而没有受到莫须有之罪,但对于百姓来说却更加喜欢精忠报国,刚正不阿的形象。
所以单以军事而论,二者不相上下或者说各有千秋,但对于政治和为人的把握,岳飞比韩世忠差多了。韩世忠的弱点,是好色,正因为有弱点,所以韩世忠活了下来,而岳飞的弱点就是没有弱点,所以上边才觉得无法把握你这个人。但也正因为如此,岳飞才会被人记住。当然因为岳飞被冤杀,后来的统治者平反后心中有愧,大肆褒奖和宣扬也有部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