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远(895年—948年),后汉高祖,五代后汉开国皇帝。其祖先本为沙陀部人,世居太原。后晋开运四年(947年),刘知远在太原称帝,沿用后晋高祖年号天福,称天福十二年,同年六月入汴京,自称为东汉显宗八子淮阳王昞之后,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天福十三年(948年)正月改元乾祐,更名刘暠,同月因病崩于万岁殿。谥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
刘知远简介
汉高祖刘知远,生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卒于汉乾佑元年(948年)。他在晋朝开运四年(947年)称帝建立后汉,改名刘暠,庙号高祖。其祖先本为沙陀部人,世居太原。刘知远是五代大汉王朝的建立者。 刘知远从小为人沉稳庄重,不好嬉戏。到了青少年时期,正值李克用、
李存勖父子割据太原,刘知远就在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即后来的唐明宗)部下为军卒。当时,
石敬瑭为李嗣源部将,在战斗中,刘知远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两次救护石敬瑭脱难。石敬瑭感而爱之,以其护援有功,奏请将刘知远留在自己帐下,做了一名牙门都校,不久升任马步军都指挥使。
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石敬瑭得助于刘知远等人谋划,在开封称帝,建立了大晋,是为晋高祖。从此,刘知远以其军政才能和佐命功,历任检校司空、侍卫马步都指挥使、点检随驾六军诸卫事、许州节度使、朱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北京(今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等职,日趋显贵。石敬瑭当了七年
儿皇帝,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死去。养子石重贵即位,是为晋出帝,
刘知远也迁检校太师,进位中书令。晋朝开运元年(944年),契丹主耶律德光率军南下,刘知远作为幽州道行营招讨使,在忻口大破契丹军,累迁太原王、北平王,之后又在朔州阳武谷再破契丹。
刘知远在这段时期的主要意图是称霸河东,成就王业,因此对朝廷的诏命半推本就,一方面不服调遣,作战中逗留不进,另一方面也主动出击一下,好让朝廷与契丹不致小看自己。刘知远认为:契丹乃游牧部族,贪残且失人心,加上中原人民的不断反抗,不会久居不退;而石敬瑭对他有知遇之恩,他曾表示“予未忍忘晋”,马上就与朝廷反目,又显不“仁”不“义”,还需要等待时机。
当契丹入开封时,刘知远使部将王峻表面以祝贺胜利为名,实际则到开封察看形势;有些部将主张起兵击辽,刘知远则以为用兵有缓有急,当下契丹正得势,不可轻举妄动,契丹并无大志,重在搜刮财物,天气渐暖,势难久留;而晋藩镇纷纷降辽,也是暂时的,他们当中有的拒辽投降,有的斩杀辽使,但均无通图中原的豪强之辈;至于南唐以恢复祖业为口实,也不曾设谋取中原。当待契丹去而出兵取天下,可以万全。这种算盘虽缺乏进取精神,总还算得是伺机而动,志在恢复。鉴于上述原因,他事先与契丹勾结,奉表称臣,同时广募士卒,养精蓄锐,加紧称帝的准备。
晋开运三年(公元946年),耶律德光率契丹军大举进兵,攻入开封,石重贵投降,晋朝灭亡。刘知远看准时机,于后晋开运四年(公元947年)在太原称帝,建立了汉政权。当然,为了掩饰其政治企图,他不改国号,而是延用石敬瑭的年号,称天福十二年(947年)。接着,刘知远下诏禁止为契丹括钱帛;慰劳保卫地方和武装抗辽的民众;在诸道的契丹人一律处死等等。这些措施意在振奋人心,争取晋朝旧臣的投诚归附,为顺利称帝铺平道路。契丹在中原人民抗击下退出后,刘知远又乘机进入开封并建都,改名字为暠 改国号为大汉,改天福十三年(948年)为乾佑元年,蠲免赋税,大赦天下,堂而皇之做起了皇帝。刘知远果断采纳了皇后李氏的建议,一改过去靠括民财犒军的惯例,而是拿出宫中所有财物赏赐将士,果然深得人心,加上用人得当,进军中派史弘肇为先锋,方能治军严整,所向无敌。不过刘知远在位不满一年,便于乾信元年(948年)去世了,时年54岁。其子刘承佑继位,是为汉隐帝。
由于朝廷激烈的内争,邺都留守
郭威和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等举兵攻入开封,隐帝刘承佑被杀,汉朝灭亡,汉朝共传二帝,历时四年,是五代史上最短命的王朝。刘知远生逢乱世,在其主要政治和军事活动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就是对契丹的态度。契丹是鲜卑族的一支,唐后期逐渐成为北方强悍的势力,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在太原举兵叛唐,在契丹帮助下建立了晋朝。为了报答契丹的帮助,不惜将燕云十六州割让,并称比他小11岁的
耶律德光为父。从此中原门户大开,无险可守。在这方面,刘知远比石敬璃要看得远些,做法上也有所区别。虽然他和石敬瑭同被契丹呼“儿”,但刘知远则认为:称臣即可,当儿子则太过分,多送些金帛使辽兵援助而不必以割地相许,割地会造成将来后患无穷。可见他对契丹更多的是主张笼络、利用以图中原,况且他还曾两次大破契丹,直至称帝后也没有中断同契丹的战事。还应提及的是,晋开运二年(945年)秋,位居邺都留守的杜重威打了败仗后,在契丹引诱下遣使送表,屈膝投降。刘知远称帝后不惜率军亲征讨伐,兵临城下逼其归顺。对这一反复无常、生性难驯的邺台叛帅,刘知远在临终前还不时提醒左右“善防重威”,并授意将其诛杀。
历代史学家们对刘知远的评价,多为批评。各种看法不无道理。但要知道五代十国是一个纷扰割裂的时期,是唐朝后期方镇割据进一步发展的时期,人民不但备受封建军阀残暴统治的痛苦,而且还受到契丹进扰的祸害。刘知远作为这一动荡时期的封建帝王,在战乱中利用军事实力和政治权术获得了统治地位,自然给中原人民带来了许多灾难,但他努力遏制契丹的南侵,对恢复和发展中原地区的生产起到某种积极的作用。当然,同其他的封建军阀一样,处于战乱之中的争斗与割据,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人民。
今传,残存的北宋唱本《刘知远诸宫调》以及元曲《白兔记》,均以刘知远早年的传奇经历为题材,同时也反映了五代时期的历史风貌。
《白兔记》
《白兔记》是南戏剧本。元代人作,姓名不详。今存明代人改本。叙五代时刘知远在李文奎家为佣,李以女三娘许配。文奎亡故,刘外出投军,三娘备受其兄折磨。她磨房产子,托人送到刘处抚养。
《白兔记》是在宋元时期《新编五代史平话》和《刘知远诸宫调》的基础上改编创作的。成化本全剧不分出,汲古阁本分32出。内容叙述五代时刘知远家境贫寒,为李文奎家佣工。李断定他日后必然发迹,便将女儿李三娘许配给他。李文奎死后,刘知远屡受李三娘的兄嫂李洪一夫妇欺压,被迫离家投军,又在岳节度使家入赘,后因军功升为九州安抚使。李三娘在家受兄嫂虐待,在磨房生下“咬脐郎”,托人送到军中抚养。16年后,咬脐郎出外打猎,追踪白兔,在井边与母亲相会,全家才得团圆。
《白兔记》取材于历史人物刘知远的故事,但具有相当浓郁的民间传说色彩。作品着重描写李三娘不幸的遭遇和坚强的性格,她勇敢地承受苦难,矢志不二。李三娘的形象赢得观众广泛的同情。刘知远的艺术形象是比较复杂的,作品反映了他少年时期坎坷屈辱的生涯,对他重婚岳府、负心忘旧的行为也有所讽刺。刘知远发迹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处动乱时代的社会背景。剧中表现的“发迹变泰”,反映了当时一些人的生活愿望,至于某些“蛇钻七窍”之类的宿命思想,则是不足取的。《白兔记》在艺术上富有民间文艺的特色。作品文字质朴,刻画人物、编排情节生动自然。剧中的一些艺术描写,如刘知远看瓜,李洪一夫妇定计用两头尖的水桶、钻眼水缸虐待李三娘等情节,散发出古代农村生活气息。
数百年来,《白兔记》一直在民间流传。明清以来,《白兔记》是经常演出的剧目。它的许多精彩场面,如《瓜园分别》、《磨房产子》、《窦公送子》、《出猎回猎》、《磨房相会》等,曾被不少戏曲选本收录。清代戏曲班社有所谓“江湖十八本”,《白兔记》即是其中之一。昆曲、川剧、湘剧、苏剧等许多剧种至今尚能演出单折或全本。全本又名《红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