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晋高祖石敬瑭简介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的故事
新之助 2016-01-18
石敬瑭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的做法,对后世带来的影响也极为深远,直接导致以后黄河以北、以东地区的北方土地几乎无险可守,袒露于外族的威胁之下,为后来四百余年间契丹、女真、蒙古族南下入侵中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石敬瑭简介
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即后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年轻时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书,重李牧、周亚夫之行事,隶属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后梁朱温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争雄,石敬瑭冲锋陷阵,战功卓著。
石敬瑭年轻时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书,重李收、周亚夫之行事,隶属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当时正值后梁朱温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争雄,石敬瑭冲锋陷阵,战功卓著。后梁贞明元年(915年),李存勖得魏州,梁将刘寻急攻清平(今山东清县),李存勖急往驰援,为刘寻所围。石敬瑭率十余骑击败刘寻,救李存勖于危难之中。李存勖拊其背而壮之,由此声威大振,在军中名噪一时。他还数次解救李嗣源于危急之中,从而得到器重,逐渐成为李嗣源之心腹。李嗣源遂把女儿永宁公主嫁给他,并让他统率“左射军”的亲兵。
后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效节指挥使赵在礼于魏州发生兵变。李存勖命李嗣源率军平叛,石敬瑭也一同出征。在魏州城下,李嗣源的部队也发生兵变,与魏州的叛军合兵一处,拥李嗣源为主。李嗣源本想回朝请罪,石敬瑭则劝他夺取开封,以成就大事。李嗣源无奈,只得接受了这个意见。于是,石敬瑭便自告奋勇,亲统骁骑300为前锋,抢占开封,又回兵渡汜水,直取洛阳。后唐庄宗李存勖被乱兵所杀,李嗣源入洛阳称帝,即后唐明宗。由于石敬瑭在这次军事政变中立功颇大,后唐明宗任他为保义军节度使,赐号“竭忠建策兴复功臣”兼六军诸卫副使。当时,许多官将都不奉公守法,而石敬瑭以廉政闻名,颇受明宗李嗣源褒奖。从此以后,石敬瑭以驸马兼功臣,逐年升迁,历任侍卫条军马步都指挥使,河东节度使,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藩汉马步军总管等职,负责抵御契丹南下,后又赐封为“耀忠匡定保节功臣”。随职务和势力的增长,石敬瑭开始拥兵自重,大有取后唐而自立之势。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明宗李嗣源死,李从厚继位,为后唐闵帝。当时凤翔节度使李从珂(李嗣源的养子)和河东节度使石敬瑭都拥兵自重,后唐闵帝对他俩不放心。为削弱他们的势力,遂下令二人对调。潞王李从珂不服,在凤翔起兵反叛。闵帝大败,仅率数骑出逃,路遇石敬瑭,石敬瑭杀其随从并囚他于卫州。不久,李从珂杀后唐闵帝,改元清泰,自立为皇帝,即后唐末帝。后唐末帝对石敬瑭猜疑颇大,石敬瑭亦疑心重重,二人矛盾日益尖锐。为试探后唐末帝,早有预谋的石敬瑭于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四月,以身体羸弱,乞解兵权,调往他镇。这正合后唐末帝之意,便顺准石敬瑭之请,徙其为天平节度使。群臣得知,相顾失色,均感乱之将至。石敬瑭认为我不兴乱,朝廷发之,安能束手于道路?遂决意谋反。大将刘知远,掌书记桑维翰也有此意。于是,石敬瑭上表指责后唐末帝是明宗养子,不应承祀,要求让位于许王(明宗四子)。后唐末帝撕裂其表,削其官爵,并以建雄节度使张敬达为太原四面招讨使,将兵三万筑长围以攻太原。石敬瑭一面于朝廷内部从事策反活动,一面由掌书记桑维翰起草奏章,向契丹求援:请称臣,以父事契丹,约事捷之后,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与契丹。对此种认贼作父、卖国求荣的行径,连其亲信都押牙刘知远也表示反对说: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兵,不必许其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然石敬瑭不从,仍一意孤行。契丹主耶律德光得表大喜,以兵援之,大败后唐张敬达。
同年(936年)十一月,契丹主作册书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改元天福,国号晋,契丹主自解衣冠授之。石敬瑭遂即位于柳林(今山西太原市东南)。
石敬瑭称帝后,很守“信用”,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承诺每年给契丹布帛30万匹。燕云十六州乃北部天然屏障,至此中原完全暴露在契丹铁蹄之下。以后燕云十六州成为辽南下掠夺中原的基地,使北方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贻害长达400年。石敬瑭称帝伊始,卢龙节度使北平王赵德钧,厚以金帛贿赂契丹,亦欲倚仗契丹以取中原,仍许石敬瑭镇河东。契丹主因当时困难重重,欲许赵德钧之请。石敬瑭闻讯大为惊惧,急令掌书记官桑维翰见契丹主。桑维翰跪于契丹主帐前,自旦至暮,涕泣不立,苦苦哀求契丹放弃赵德钧之请。契丹主从之,并说桑维翰对石敬瑭忠心不二,应该做宰相。石敬瑭遂以桑维翰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同月,石敬瑭攻入洛阳,后唐亡。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后晋迁都汴梁,翌年(938年),升汴梁为东京开封府。时后晋新得天下,藩镇多未服从,兵火甚多,府库空虚,民间贫穷,但契丹仍贪求无厌。为解决财政危机、巩固政权,石敬瑭采纳了桑维翰的建议,推诚弃怨,以抚藩镇;训卒缮兵,以修武备;务农桑,以实仓库;通商贾,以事货财;卑辞厚礼,以事契丹。
石敬瑭对于契丹百依百顺,非常谨慎,每次书信皆用表,以此表示君臣有别,称太宗为“父皇帝”,自称“臣”,为“儿皇帝”。每当契丹使臣至,便拜受诏敕,除岁输30万布帛外,每逢吉凶庆吊之事便不时赠送好奇之物,以致赠送玩好奇异的车队相继以道。
石敬瑭虽推诚以抚藩镇,但藩镇仍不服,尤耻臣于契丹。大同节度使判官吴峦,闭城不受契丹命。应州指挥使郭崇威,挺身南归。后普天福二年(937),天雄节度使范廷光反于魏州,石敬瑭令东都巡检张从宾讨伐,但张从宾与之同反。继而渭州也发生兵变。是年,契丹改国号“辽”。侍卫将军杨光远自恃重兵,干预朝政,屡有抗奏。石敬瑭常屈意服从之。后晋天福四年(940),杨光远擅杀范廷光,石敬瑭因畏惧杨光远,以致不敢法问。
后晋天福六年(942年),成德节度使安重荣上表指斥石敬瑭父事契丹,困耗中原,并表示与契丹决一死战。石敬瑭发兵斩安重荣,并将其头送与契丹。
石敬瑭为人辩察,多权术,好自矜大,所聚珍异,穷奢极丽,宫殿悉以金玉珠翠为饰。他对契丹百依百顺,但对百姓却如虎狼一般,凶恶狠毒,用刑十分残酷。石敬瑭晚年尤为猜忌,不喜士入,专任宦官。由是宦官大盛。由于吏治腐败,朝纲紊乱,以至民怨四起。游牧在雁门以北的吐谷浑部,因不愿降服契丹,酋长白承福带人逃到了河东,归刘知远。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契丹遣使来问吐谷浑之鼎,石敬暗既不敢得罪手握重兵的刘知远,更不敢得罪“父皇帝”,由此,忧郁成疾,于六月在屈辱中死去,时年51岁,谥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庙号高祖,葬于显陵(河南宜阳县西北)。
纵观石敬瑭之一生,初以骁勇善战发迹,继因廉政而闻名。在战乱频繁之际,他借重契丹援助得以问鼎、建立后晋王朝。由于割让燕云十六州以及岁输布帛30万给契丹,并甘当百依百顺的“儿皇帝”以换取契丹对自己的支持,将北方百姓置于契丹铁蹄之下,民心尽失。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的故事
唐朝在唐末农民起义的打击下更加衰弱, 907年,朱温最后取代唐朝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后期以来的藩镇割据演化为五代十国的分裂混战局面。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最频繁的一个时期,实行的是军阀强权政治。割据一方的藩镇拥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在时机成熟时,他们就推翻朝廷,取而代之,建立自己的王朝。同时在王朝内部,为争夺皇位而内讧,父子相杀、兄弟相杀的事件层出不穷。总之,五代时期就是这样一个无法无天的时代,军阀们为了皇位可以不择手段,石敬瑭就是这样一个靠出卖国土、认贼作父而取得契丹帮助,爬上帝位的无耻之徒。
石敬瑭出自西夷,他的父亲臬捩鸡(nièlièji),跟随沙陀贵族李国昌、李克用父子打仗,石敬瑭本人在年轻时,得到了当时任代州刺史的李嗣源的赏识,成为李嗣源的女婿,李嗣源是李克用的养子,即后来的后唐明宗。
唐明宗死后,他的儿子李从厚继位,这就是闵帝。他仅在位四个月,皇位就被唐明宗的养子李从珂夺去了,李从珂就是末帝。末帝即位后,任石敬瑭为北京(太原)留守、太原节度使。李从珂夺得帝位,对石敬瑭是一个刺激。他也就积极筹划如何可以过一下皇帝瘾了。太原之地地形险固,粮食充足,石敬瑭又把在洛阳的钱财运到太原,准备以太原为根据地,勾引契丹为助,来夺取帝位。
契丹是居住在我国东北的少数民族,公元907年,阿保机在统一各部后,建立了政权。阿保机死后,耶律德光继立,改国号为辽。在阿保机建立政权日益强大时,就常常向南侵扰五代的北部边境。但当时阿保机建国不久,他还曾派使者向后梁王朝称臣,以求得册封,后梁册封契丹为甥舅之国。契丹不断南侵,也常遇到不小的阻力,所以尚不能长驱直入。
石敬瑭与他的部下桑维翰、刘知远共同筹划,引契丹为援,夺取后唐天下。石敬瑭让桑草拟给契丹的文书,表示称臣于契丹皇帝,并向契丹皇帝行父子之礼,答应在事情成功后割让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的土地。刘知远也认为太过分,他向石敬瑭说:称臣就可以了,行父子之礼太过分;多给一些钱物就可让契丹出兵帮助,割让土地,恐怕将来会成为中原的一大祸患,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但石敬瑭帝梦心切,根本听不进去。当时石敬瑭四十五岁,耶律德光三十四岁,石敬瑭此举可谓无耻之极。
石敬瑭叛唐后,唐末帝以张敬达为都部署讨伐,杨光远为副。张敬达在晋安乡(在晋阳南)筑长围以围困晋阳,石敬瑭领军坚守,但也面临着缺粮的问题。九月,耶律德光帝自率五万军队来援助石敬瑭,当天就打败唐兵并包围了晋安寨。末帝调集军队来解围。卢龙节度使赵德钧领兵来解围,但是他却以大量金帛送给耶律德光,并请求立自己为皇帝,他提出的条件是:自己率兵攻占洛阳,与契丹约为兄弟之国,答应让石敬瑭常镇河东。这个条件比石敬瑭的条件要差得多,但是尽管如此,因为耶律德光觉得自己孤军深入,赵德钧仍有很强的实力,自己也有被后唐军队切断退路的危险。所以耶律德光准备答应赵德钧的请求。石敬瑭听说这一消息,十分恐惧,派桑维翰到契丹军营,跪在耶律德光帐前,从早到晚哭哭啼啼阻止耶律德光答应赵德钧的请求,最后耶律德光才作罢。
11月12日,契丹耶律德光册封石敬瑭为晋帝,约定双方永为父子之邦。晋每年向契丹交纳帛三十万匹,并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十六州是:幽(辽升为南京,亦称燕京,即今北京)、涿(河北涿州)、瀛(河北的河间县)、莫(任丘)、檀(密云)、蓟(蓟县)、顺(顺义县)、蔚(蔚县)、新(河北原涿鹿县)、妫(怀来县)、儒(北京延庆县)、武(河北原宣化县)、朔(山西朔县)、云(大同)、应(应县)、寰(朔县东)。闰十一月,杨光远杀掉张敬达,向契丹投降。耶律德光遂同石敬瑭一起向南进军,派高谟翰为先锋,与后唐降军一起南进到团柏谷,赵德钧与其子延寿率先逃走,其他将领也相继逃跑,士卒大溃。赵德钧、延寿逃到潞州,耶律德光与石敬瑭到达潞州,赵德钧父子投降契丹。至此,耶律德光没有再继续南下,石敬瑭则继续向洛阳前进,后唐军队纷纷投向石敬瑭,末帝与曹太后、刘皇后等人携传国宝登上玄武楼自焚。当天晚上,石敬瑭进入洛阳。石敬瑭就是后晋太祖。
石敬瑭奉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向契丹称臣,每次契丹使者到来,他都要拜受契丹诏敕。除每年输送金帛之外,凡有吉凶庆吊,节日赠送,后晋向契丹进奉的珍奇礼品数量也很大。以至应天太后、元帅、太子、南北二王韩延徽、赵延寿等大臣都有礼品,稍有不如意,就派使者来指责,石敬瑭每次都卑躬屈膝地道歉。后晋的使者到契丹,契丹都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使者回来向朝廷汇报,无论朝中还是民间都认为这是莫大的耻辱,而石敬瑭却从来没有感到不耐烦,这个儿皇帝真是毕恭毕敬了。
契丹从石敬瑭那里得到燕云十六州,但是一些地方的军民反抗,却使契丹统治者并不能轻易取得这些地区。如在云州,云州节度判官吴峦对部众说:我们有礼义之俗,怎么能向夷狄称臣呢?他被推举主持云州州事。在吴峦的率领下,云州军民闭门拒守,契丹兵不能攻克,只好绕城而走。
契丹取得燕云十六州后,分置南京道和西京道,以幽州为南京、云州为西京。石敬瑭割让十六州,将北边险要之地,拱手让与契丹,造成契丹统治者南扰的有利条件,从此中原王朝在与契丹的军事斗争中处于无险可守的被动地位。当时人桑维翰曾经谈到北边形势,指出契丹骑兵,利在坦途,中原步兵,利在险阻。割让十六州以后,燕蓟以南,千里平原,步兵与骑兵谁更有利,是十分明白的。
石敬瑭死后,侄儿石重贵继位。石重贵不向契丹称臣,在后晋朝臣中也有以景延广为首的强硬派。耶律德光怒不可遏,派使者质问。从开运元年(944年)起,耶律德光多次入侵河北、河东各州县,所到之处玉石俱焚。开运二年(945年),契丹军队攻掠邢(邢台)、洺(河北永年县东南)、磁(河北磁县)三州,到了安阳河。后晋为了抗击契丹,动员了全国兵力,阳城一战,契丹大败,耶律德光丢了车子,骑骆驼逃回幽州。
开运三年(946年),后晋将领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等相继投降契丹,契丹大军在耶律德光统率下长驱直入中原腹地。第二年年初,开封陷落,石重贵被俘。中原人民纷纷起来,奋勇抗击契丹统治者的骚扰。这时,原为石敬瑭部将,这时担任太原节度使的沙陀人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国号为汉。
契丹据有燕云十六州,使它成为南侵的根据地。后周时,契丹又帮助北汉进扰中原,北汉也勾结契丹,想仿效石敬瑭。周世宗柴荣曾于显德六牟(959年)进行北伐,收复了瀛、莫、宁(河北静海县南)三州和益津关(河北霸县)、瓦桥关(涿县南)、淤口关三关。因周世宗病逝,北伐中止。
北宋建立后,统一了内地,形成了宋辽对峙局面。宋太宗曾两次大规模北伐,试图收复燕云故地,但都没有成功。由于北边险要地区的失去,北宋始终处于被动防守地位,只好以兵为险,靠驻扎大军来守卫边防,这对北宋国家政治军事各方面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