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勖战功显赫,生性刚毅果决,有军事才能,性情凶暴,同时他对唐王朝一直忠心耿耿,并没有居功自傲,攫取政权,因而也算是一个好宦官。
杨思勖简介
杨思勖(约659-740),本姓苏,罗州石城人(现广东廉江市)。
唐玄宗时的著名太监,为人残暴,有军事才能。
幼年为内官杨氏所养,阉割后,在内侍省服侍。因讨伐叛将李多祚有功,被越级提拔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内常侍。杨思勖有膂力,残忍好杀。随唐玄宗诛除韦氏后,便成为心腹,官至右监门卫将军。
唐玄宗开元初年,安南首领梅玄成叛乱,自称“黑帝”。与林邑、真腊国通谋,攻陷安南府。唐玄宗命杨思勖率兵讨之。杨思勖军至岭表,募兵十余万,取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故道以进,出其不意。玄成突然闻听唐兵来到,计无所出,竟为所擒,临阵斩首。
开元十二年,五溪蛮族首领覃行璋作乱,杨思勖又奉命前往讨伐,生擒行璋,斩其党三万余级,以军功累加辅国大将军。后从东封,又加骠骑大将军,封虢国公。
开元十四年,邕州贼帅梁大海拥宾、横等数州反叛。思勖又统兵讨之,生擒梁大海等三千余人,斩余党二万余级,复积尸为京观。
开元十六年,泷州首领陈行范、何游鲁、冯璘等聚徒作乱,陷四十余城。陈行范自称帝,何游鲁称定国大将军,冯璘称南越王,割据岭表。唐玄宗命杨思勖率永、连、道等兵及淮南弩手十万人进讨。兵至泷州,大破敌军,于阵上活捉何游鲁、冯璘,斩首。陈行范逃至深州,也被擒斩。
杨思勖虽然是太监,但生性刚毅果决,有军事才能,只是性情凶暴,每次俘虏敌人,大多生剥其面,甚至剥去头皮,手下士卒,无不畏惧,也因此惟命是从,所向立功。有一次,内给事牛仙童出使幽州,被密报接受刺史张守珪的贿赂,唐玄宗大怒,命杨思勖杀之。杨思勖将牛仙童绑起来,生挖其心,砍去手足,割其肉而生吞,残酷无比。
杨思勖性情刚烈,治军威严,部下偏裨将领汇报军事时,对他都不敢仰视,所以用兵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无敌,但他对待俘虏过于残酷,不近人性,或生剥其面,或削去头皮,因而敌人都望而生畏,这也使得他在多次平叛中都获得了胜利。
杨思勖虽然战功显赫,但他对唐王朝一直忠心耿耿,并没有居功自傲,攫取政权,因而也算是一个好宦官
开元二十八年,杨思勖因病去世,时年八十余岁。
唐朝为何派大内太监杨思勖平定越南
太监,通常是指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男性,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太监早期被称 “宦官”,唐朝以后才被称为“太监”。太监,作为帝王与后妃的奴仆,支撑着皇家宫殿那广厦高台的金碧辉煌,成就了皇宫大内帝王后妃舒适优裕的奢靡生活。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太监不仅涉足王公贵族、高官显爵的生活中,而且还涉足于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在辛亥革命以前的中国,历朝的衰亡大都与太监作乱有关,汉、唐、明三朝的覆灭与太监的专横暴虐就有着直接关系。那么,大唐王朝为什么派遣大内太监去平定越南?大内太监为什么能成为大唐王朝的平定内乱的领兵将军呢?
在唐代,太监由内侍省、掖廷局、宫闱局、奚官局、内仆局、内府局管理。掌管宫内的簿册、门卫、病丧、仓库供应等事项。各局长官称令或丞。唐太宗时,对太监的限制较严格,规定内侍省太监最高官阶为三品,数额亦有限制。唐太宗死后,制度渐弛;唐中宗时,太监总数激增,达三千人之多,被授七品以上者多达千人;唐玄宗时,太监多而且滥,仅四、五品者就在千人以上,授予三品左右监门将军衔者也是大有人在;安史之乱后,太监势力迅速膨胀,有的甚至封王爵,位列三公。部分太监还染指军权;唐肃宗时,朝廷设观军容使,专以太监中的掌权者充任,作为监视出征将帅的最高军职;从唐德宗开始,太监掌握了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兵的兵权。军中的护军中尉、中护军等要职均由太监担任。因朝廷军政大权被太监集团把持,不仅文武百官出于其下,甚至连皇帝的废立也由他们决定。在唐宪宗到唐昭宗期间登基的九个皇帝中有七个是由太监所拥立,两个被太监所杀。太监擅权专政成为中、晚唐社会的一大痼疾。
一千多年前,大唐王朝安南府的治所就是今日的越南河内。
天授元年,武则天称帝;长安末年,武则天退位。随着
唐中宗李显的复位,也恢复了大唐江山。
唐中宗在位期间,发生了太子率领禁军逼宫的兵变。叛军声势浩大,朝廷方面却没有敢挑大梁的将领,唐中宗又是一个历史上有名的窝囊皇帝,对于政变毫无对策,而此时正在皇帝身边侍候的大内太监
杨思勖见此情景,主动为主分忧,请缨上阵。宛如关云长杯酒斩华雄一般,杨思勖在战场上一刀将叛军头领砍死,沉重地打击了叛军的士气,最终造成叛军自行溃散,兵变就此结束。就这样,作为大内太监的杨思勖,初次上阵杀敌便立下赫赫战功,受到了唐中宗的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