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妃为何被称为“梅精” 梅妃与惊鸿舞的故事
新之助 2016-01-14
梅妃
今天的人们大多知道杨贵妃,而知道江采苹的人恐怕不多。其实,杨贵妃和梅妃江采苹是唐玄宗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中一对势均力敌的情敌。
梅妃为何被称为“梅精”
梅妃入宫后,江采萍命人在她住所周围栽满梅树,成为一片梅林。每到花开时,江采萍常常独自漫步于梅花丛中,浅唱低吟。由于她酷爱梅花成痴,性格也如梅花,因而得名“梅妃”。唐玄宗对梅妃十分宠爱,经常于“梅亭”、“梅阁”与之弈棋、斗茶。梅妃聪明过人,每一次较量都占上风。而唐玄宗更是甘居下风,还对围观的众臣说:“此梅精也,今日斗茶又胜我也。”梅妃羞怯答道:“草木之戏,误胜陛下,设使调和四海,烹饪鼎鼐,万乘自有心法,贱妾何能较胜负也。”每到这时,玄宗欣喜万分,越加宠爱梅妃。
一次,唐玄宗与兄弟宴饮,命梅妃将切好的橙子分给各位诸王。当分到薛王时,他见皇嫂美貌动人,不禁将脚伸出,踩住梅妃的珠履不松开。梅妃见此情景,慌乱中用力挣脱,才摆脱薛王的纠缠。为了掩饰尴尬,梅妃借故离开,一直也没回去。玄宗几次催请,梅妃都找借口搪塞。直到夜深,玄宗回到“梅阁”安歇,见梅妃正装作缝珠履,并回答玄宗说,是因为鞋珠脱落,缝了几次,才误了时间。因为,梅妃知道玄宗与兄第诸王关系一向很好,她不愿意因一点过隙,伤了皇上与兄弟之间的和气,所以没说出实情。不久,这件事还是被传了出去,一时成为佳话。
梅妃与惊鸿舞
江采苹不仅善于诗文,还精通乐器,能歌善舞,江采苹在梨园,吹奏白玉笛,由于其舞,技出众,尤善跳《惊鸿舞》,如飞鸟展翅,轻飘如仙,深得唐玄宗宠,爱。江采苹酷爱梅花,其寝宫周围,皆悉植梅树,每当寒冬腊月之时,梅花开放,她总会以淡妆在花树下流连,赏花赋诗,怡然自得。她先后作有《梅花》、《萧兰》、《梨园》、《凤笛》、《玻杯》、《剪刀》及《绮窗》七赋,文笔优美,意境清丽,其中以《谢赐珍珠》、《楼东赋》、《一斛珠》最有名,常自比为谢道韫。唐玄宗对其美貌和才气深感欣赏,因此封她为梅妃。
据王克芬《梅妃与惊鸿舞》一文考证,《惊鸿舞》可能有描绘鸿雁飞翔的动作和姿态,这种模拟飞禽的舞蹈,在我国有深远的传统,相传原始社会时期的“凤凰来仪,百兽率舞”中的“凤凰来仪”,当是人模拟鸟类动作的舞蹈;战国青铜器上有人扮鸟形的舞蹈图像;汉代百戏中有扮大雀而舞的记载;汉画像石中也有人扮鸟形舞蹈的画面,这些舞蹈大都穿着笨重的鸟形服饰道具,舞蹈起来很不方便。而梅妃的《惊鸿舞》可能着重于用写意手法,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鸿雁在空中翱翔的优美形象。唐代诗人刘禹锡《泰娘歌并引》诗中,描写歌舞伎泰娘云:“长鬓如云衣似雾,锦茵罗荐承轻步。舞学惊鸿水榭春,歌传上客兰堂暮。”看来《惊鸿舞》在当时广为流传。唐代人常以“惊鸿”来形容舞态优美轻盈,作为舞蹈美的审美特征。唐代诗人李群玉《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诗云: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耳时流盼,修据欲溯空,唯愁提不住,飞去逐惊鸿。”由此观之,《惊鸿舞》一定是极富优美韵味的舞蹈,舞姿的轻盈、飘逸、柔美、自如,人们可以想像而知。明代裘昌今《太真全史》卷首有幅木刻插图,题为《惊鸿舞》,描绘梅妃身穿长袖舞衣,长裙曳地,肩披长巾,正在做纵身飞舞动作,犹如惊飞的鸿雁,这就是明代画家想象中的《惊鸿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