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和杨之华的故事 瞿秋白的后代是谁
新之助 2016-01-05
瞿秋白
瞿秋白的才情有目共睹,而他与杨之华、沈剑龙之间的三角关系却是很多人喜欢讨论的话题。这件事在当时造成了很大轰动,这是怎么回事呢?
瞿秋白和杨之华
杨之华1900年生于浙江萧山一个家道中落的绅士门第,曾经在浙江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是当地有名的美人。杨20岁出头就和浙江一绅士家族的公子沈剑龙相爱成婚。沈剑龙才貌出众,喜爱诗词、音乐,公子配佳人,夫妻曾是甜甜蜜蜜。两人都不想依赖家庭,立志独立谋生。沈于是和朋友一同到上海求职,没想到的是沈剑龙去了上海以后两人的情感出现了裂痕。杨此时生下一个女儿,便为她取名“独伊”,意思是只生你一个,。杨对丈夫的怨愤之情,尽在其中了。
杨之华1922年一个人离家到上海,在上海参加了妇女运动,并在运动中认识了向警予、王剑虹等人。1923年底,杨报考上海大学,被录取在社会学系。瞿秋白那时是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讲授社会科学概论和社会哲学两门课,在师生中声望很高。杨第一次听他的课,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杨在学校学习很努力,又热心社会活动,还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妇女部担任一些工作,和中共中央妇委书记向警予在一起。向警予对杨正直、淳朴的为人和踏实、热情的工作很是欣赏,便积极地把她推荐给了上海大学中共党组织的负责人瞿秋白。
瞿秋白是中共上海大学的支部书记,他所从事的革命事业需要大批的有志青年加入,他当然不会不注意杨之华这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和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后来,瞿秋白介绍杨之华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瞿秋白刚刚从失去爱妻的悲痛中走出。工作和斗争中,两人的感情不断加深。
杨之华感觉到了瞿秋白对自己感情上的变化,她对风度翩翩、才华卓著的瞿秋白也是倾心爱慕。彷徨和为难中,她回避现实,逃离当时的环境,回到萧山的娘家。她要在故乡熟悉的山水间和亲人的身边静心梳理自己。瞿秋白也站在情感的十字路口久久思索。瞿秋白不仅温文尔雅,而且他的坦荡胸怀和盖世豪气也是非常人可及。他的盖世豪气不仅表现在他被捕后真诚剖析自己,坦然面对死亡,视死如归,也同样体现在他对待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的处理方法中。他这样想:既然沈剑龙已经背叛了她,我为什么不能去爱?既然我真心爱她,为什么不能去表白?她心里是怎样想的,我为什么不去问个明白?他于是在这年的暑假,也来到萧山杨之华的娘家,要向杨倾吐内心的爱慕之情。杨之华的哥哥和沈剑龙是同学,见到这种情况,就把沈剑龙也请到家里来,想让他们当面锣对面鼓地自己敲。
于是一场奇特的,旷世罕见的关于情感和婚姻的谈判开始了。
首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沈剑龙和瞿秋白一见如故!沈对瞿十分尊敬,对瞿的人品和才学更是十分的仰慕,。瞿秋白、杨之华、沈剑龙三个人在杨的母亲家里谈了两天后,沈把瞿、杨二人接到自己的家里继续谈,又是各自推心置腹,诉说衷肠的两天。后来瞿又把杨、沈二人接到常州瞿家,那时瞿家早已破落,家徒四壁,一张椅子都没有,三个人就坐在一床破棉絮上交流心声。三个人在三个不同的地点,连续不断地吐露自己心中的愿望和对生活的追求。最后的结果是:在邵力子主办的上海《民国时报》上同时刊登三条启事:一是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结婚启事,二是沈剑龙和杨之华的离婚启事,三是瞿秋白和沈剑龙结为好友的启事。1924年11月7日,当年的“十月革命”纪念日这一天,瞿、杨二人在上海举行了结婚仪式,沈剑龙亲自到现场向瞿、杨二人表示祝贺。
此后,瞿秋白和沈剑龙真的成为好友,二人吟诗唱和,书信不断。沈还送给瞿一张特别的照片,照片上沈剃着光头,身着袈裟,手捧一束鲜花,照片上沈还写了“鲜花献佛”四个字,意思是自己不配杨之华,就把她这朵鲜花献给瞿。
瞿秋白的治印水平很高,当时很多人都以得到一方他刻的印章为荣幸。为纪念自己和杨的结合,他刻下一方“秋之白花”印章,表示俩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永不分离之意,。瞿还在一枚金别针上亲自刻上“赠我生命的伴侣”送给杨作为爱情信物。
瞿秋白牺牲后,杨之华没有再嫁。在战争年代,爱人牺牲是经常发生的事,有些人重新组织家庭,生活的得也很不错,有人问杨为什么没有再结婚,杨回答说,并不是由于自己的封建,而是自己感到没有人能够比瞿秋白对自己更好。曾经沧海难为水。杨之华就这样拥守着、珍藏着瞿秋白的爱,不管这漫长的岁月多么艰难,多么坎坷,充满风雨,充满苦难!“文革”期间那些阴风苦雨遮天蔽日的日子里,早已牺牲的瞿秋白和活着的杨之华都历尽劫难!1973年10月20日,“文革”还没有结束,杨之华的生命走到终点,带着对瞿秋白的深深的爱恋和铭心刻骨的思念去到天国和心爱的人相聚。而只是在三天前,杨之华刚刚结束6年的如同牢狱的“监护”生活!
瞿秋白的后代
瞿秋白亲生儿女未见记载。
瞿独伊是杨之华与沈剑龙的女儿,生于1921年11月。1930年瞿秋白夫妇从苏联回国时,将瞿独伊留在莫斯科国际儿童院上学,并委托鲍罗廷夫妇代为照管。1949年以后瞿独伊成为新华社记者,1950年前往苏联创建新华社莫斯科分社。1957年回国后,任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1978年,在新华社国际部俄文组从事翻译和编辑,直到1982年离休。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