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看望季羡林
如今,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大难题。谁能想到,75年前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季羡林也曾面临就业难的窘况。了解季老的做法,或许会对今天的大学毕业生们有所启发。
1933年下半年,季羡林就经常忧虑毕业之后的去处,在《清华园日记》中,他多次写道:要不择手段去抢一只饭碗。但是,横亘在23岁的天之骄子的面前有两大难题:一是季羡林大学毕业之时,当小职员的叔父正好失业,一家人生活没了着落。其二,当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并不容易,尤其是人文科学,找工作更难。
季羡林当然也想出国留学,但以他的家境,出国留学希望甚微。快到秋天了,“饭碗”还没有拿到手。季羡林形容自己的心情:总而言之,我大学一毕业,立刻就倒了霉,留学无望,饭碗难抢;临渊羡鱼,有网难结;穷途痛苦,无地自容。
正在无路可走之时,山东省立济南高中的校长宋还吾先生托人邀请季羡林回母校教国文。原来,季羡林在大学期间写的散文,有一些发表在颇有权威性的报刊上,在全国已有了点名气。在母校老师们的眼中,凭这几篇散文就足以把他当成作家。而当时的逻辑很简单,既然是作家,自然能教国文。可季羡林心里直打鼓,要教国文,就要把学的莎士比亚、歌德,换成
屈原、
李白和
杜甫,一时间换得过来吗?既然饭碗还没有拿到手,也就只有横下一条心了:你敢请我,我就敢去!
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是当时全山东唯一的一所高级中学,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工资待遇也很高。国文教师的待遇更是优厚,每个月可以挣到160块大洋,是大学助教的一倍。当时大学教授的薪金是320块大洋。
进了学校之后,季羡林才了解到,原来是校长宋还吾想把本校的毕业生组织起来,好在“对敌斗争”中助他一臂之力。
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之下,季羡林进了济南高中的大门。他深知自己能吃几碗干饭,所以进校时,心虚是在所难免的。他如履薄冰地走上了济南高中的讲台,拿起了国文课的教鞭。
对于季羡林这样一个刚从西洋文学系毕业的年轻大学生,教国文怎么会应对自如呢?幸好,季羡林在这段时间里,还继续写散文,有一篇寄给
郑振铎先生,他当时在上海主编《文学》,立即刊登了。此外,他还有一家大报上主编了一个文学副刊,可以为学生刊登一点好文章。这样一来,季羡林自然在学生中很有威信,且对学生极有吸引力,再上加年龄与学生相仿,也没有架子,因为,与学生的关系相处得很好。
后来,一个意外的消息从母亲清华大学传来:文学院院长
冯友兰教授同德国洽谈,促成清华大学与德国的大学建立了交换留学生制度。
季羡林抓住这次机会,终于圆了出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