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徐渭为何杀妻?
山南慕北 2015-08-19
徐渭
关于徐渭杀妻的原因,起初他自己不愿明白讲述此事,以致后人多迷惑不解,甚至引出了许多猜想和传说。长期以来,研究者对于徐渭杀妻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徐渭素患癫狂症,时而会产生幻觉,他在癫狂症复发时,恍惚间看到妻子与他人淫乱,故持刀行凶,待到清醒之时已是血光一片,悔之晚矣。也有人说,是因为他生怕自己受“胡宗宪案”的牵连,佯狂变成真狂,在一次与妻子吵架时误杀她的。在学界,大部分人倾向于徐渭杀妻的行为和他几次自杀一样,都是在精神混乱状态时的病态表现。
其实,徐渭杀妻有其复杂的个人因素和社会背景。最为重要的是,与胡宗宪案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使徐渭隐衷难言。一直到1569年,胡宗宪案彻底平反以后,徐渭才吐露出“变起闺阁”,于盛怒之下杀死继室的真正原因。
当然,坎坷不平的身世是造就徐渭抑郁、多疑、易怒等悲剧性格的基本因素,也是杀妻的个人动因之一。徐渭父亲徐鏓是举人出身,曾经在贵州教书多年后担任县官,后任四川夔州府同知,属于典型的小官僚。任期中原配夫人病故,续娶当地一名寡居的苗族女子为妻(后来才知苗氏没有生育能力)。徐鏓年过花甲风流无度,竟与苗氏的婢女私通,婢女身怀六甲后为了遮人耳目,才纳为妾。不幸的是,徐渭出生不到一百天,徐锪抛下这孤儿寡母撒手人寰。由于因其生母在家庭中的地位卑微,所以对徐渭的抚育教导大部分操持在其嫡母苗夫人手中。在他10岁那年,苗夫人把徐渭生母逐出家门(直到他29岁那年才接回家)。14岁那年,嫡母苗夫人病故,徐渭便随长兄徐淮生活,直到21岁入赘潘家。这样,父亲、生母、嫡母频遭不幸,以及接下来3次婚姻的挫折、8次乡试的失败、9次自杀的折磨,使徐渭逐渐形成了抑郁、执拗和偏激的性格特征。再加上,别人对他的歧视使他更加孤傲、怪异,并变得越发敏感。徐渭自幼连绵不断的遭遇,精神上倍受刺激,中年渐患“脑风”疼痛的毛病,对仕途的绝望,使病症加重,有时精神难以自控。有人概括徐渭的凄楚生平是“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结婚,四处帮闲,五车学富,六亲皆散、七年冤狱,八次不第,九番自杀”,很精辟。其实,这也是造成他杀妻重要的个人因素。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徐渭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明中叶后,人们对日益严酷陈腐的思想统治的逆反心理,与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及阳明心学等学说的传播汇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非主流思潮。当时,贪官污吏横行,社会风气败坏,整个社会充满了“财”和“色”。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才子们似乎或多或少带有“神经质”。比如,唐伯虎时不时溜出家,打扮得衣衫褴褛褴褛,口唱莲花落,乞钱为乐;祝允明喜欢坐着轿子外出时后面追满骂骂咧咧的债主;李贽放言无忌,矛头直指孔圣,剃发留须,半僧半俗,行迹异端。其实,他们的疯癫,尽管也是一种对社会的发泄、反抗和示威,但很大程度上只是标示自己不同凡俗,不受尘世陋习拘束,有很大的表演成分在里面。其实,他们绝没有疯癫。甚至,他们比大多数人都要清醒。而且,他们的疯狂有时简直是手段,是救命的伪装。同样,也许徐渭最初也是像唐伯虎一样,以装疯来躲避在胡宗宪做幕僚时卷入的政治风波。
还有一个原因不能不提到,徐渭对前妻潘氏情钟意笃,一直念念不忘,难以释怀,而与继室张氏则感情淡薄,时常吵闹。在做幕僚期间,正是胡宗宪从中撤合为徐渭续娶妻室张氏的。张氏年轻貌美,徐渭生性多疑,又因公务繁忙而和她长期分居,所以常常怀疑张氏不贞。其实,这是他的妄想信念和由此出现的幻觉支配而引起的。再加上,徐渭娶张氏时家境还比较富裕,而此时的徐渭已沦为贫困。为了偿还李春芳的聘金,徐渭被迫变卖部分家产,更引起张氏的不满,加剧了家庭矛盾。还有一个细节,由于是胡宗宪做媒成就了徐渭与张氏的婚姻,在夫妻吵架时,张氏以此揭到了徐渭的隐痛短处,盛怒之下的他才失手杀死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