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出生于波兰莱昂辛一个犹太人家庭,15岁时开始写作,成为美国著名作家,被誉为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1935年,辛格移民美国,担任过《犹太每日前进日报》的记者和专栏作者,代表作有《傻瓜吉姆佩尔》、《玩笑》、《撒旦在戈雷》等,是一位有着强烈民族使命感的作家,并于1978年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
人物生平
辛格
1904年7月14日,辛格出生于波兰一个哈西迪教派的拉比(犹太教中智者的称呼)世家,从小受到希伯来语、阿拉米语和意第绪语熏陶,并在源于巴比伦文化的犹太教法典的感化下长大成人,对波兰犹太人社区的犹太人生活及其宗教庆典仪式和活动十分熟稔。
1908年,辛格4岁时,全家搬到了华沙,开始了他在教区学校的学习生涯。
随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17年辛格随母亲和弟弟到达母亲的故乡毕尔格雷小镇。
1920年,还只有16岁的辛格被父亲送进了华沙神学院。作为一个虔敬派拉比的儿子和神学院的学生,辛格受到了比一般人更严格的宗教训练。
1935年,在兄长的帮助下逃离波兰到美国。
1945年,开始用意第绪语创作《莫斯卡特一家》。
辛格在31岁以前一直生活在波兰,而东欧的犹太人一直沿袭着极为浓重的犹太教传统。辛格家庭的犹太教信仰更有家族渊源。他的祖父、外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掌管宗教和世俗权力的拉比。他们为了把辛格也培养成一个虔诚的拉比接班人,从小就把他禁锢在“上帝的世界里” 。
辛格更主要地接受了哥哥伊斯雷尔的思想。辛格的哥哥伊斯雷尔是一个充满叛逆精神的人。他比辛格大11岁,在辛格逐渐懂事时,他哥哥已经开始具有独立的思想,经常在家里就宗教信仰与父亲大声辩论,哥哥“理性主义者”的话深深地印在小辛格的心里。对上帝的怀疑从这时起扎根。辛格不但没有成为虔诚的犹太教徒。
艾萨克·辛格作品
辛格
主要作品有:《撒旦在戈雷》《莫斯卡特一家》《傻瓜吉姆佩尔》《傻瓜吉姆佩尔及其他故事》《卢布林的魔术师》《市场街的斯宾诺莎及其他故事》《奴隶》《短暂的星期五及其他故事》《庄园》《降神会及其他故事》《产业》《
卡夫卡的朋友及其他故事》《仇敌:一个爱情的故事》《羽毛的王冠及其他故事》《冤家,一个爱情的故事》《羽毛的皇冠》《舒莎》《老有所爱及其他故事》《辛格短篇小说集》《意象集》《梅休塞拉赫之死及其他故事》等。
辛格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文坛的1979年堪称辛格年。1979年1月,《读书》发表了梅绍武《1978年诺
贝尔奖金获得者艾萨克·
辛格》和冯亦代的《卡静论辛格》。两篇短文互相呼应,对辛格做了初步介绍。。随后《世界文学》、《外国文艺》、《译林》等几乎所有在中国的外国文学杂志都争相译介辛格作品。同年10月,鹿金、吴劳翻译的辛格长篇代表作《卢布林的魔术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在译者《序》里,译者以《辛格和他的〈卢布林的魔术师〉》为题,对辛格生平、创作生涯、创作思想、主要作品以及辛格主要使用的东欧犹太世俗语言——意第绪语作了在第一波辛格热中,最全面的介绍。
这轮辛格热持续到1980年。1980年9月,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多名译界名人加盟的《辛格短篇小说集》。第一波辛格热也由此达到高潮。这个精选的《辛格短篇小说集》第一版印了9万册,内容基本上包括了辛格短篇小说汉语译本的精华。
辛格对许多当代中国作家都有深刻的影响。作家何小竹曾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由于太喜欢辛格的短篇小说了,他甚至产生过把单位图书馆的《辛格短篇小说集》据为己有的念头。作家苏童也表示,他一直迷恋辛格的小说特有的犹太味道,坦言见到的第一片世界文学风景,就是“《市场街的斯宾诺莎》中那个迂腐、充满学究气的老光棍形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陆建德强调:“中国图书界的诺贝尔奖效应,大概就是始于辛格。”。
人物评价
辛格
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他(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既扎根于波兰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伦纳德·普拉格:“辛格在作品中将宗教和性爱结合起来写有其特别用心——是在表达一种对人类本性与宇宙间矛盾关系的反讽立场。”
- 分享
- 腾讯微博
- QQ空间
- QQ好友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