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孝惠皇后又称贺皇后,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发妻。她出身名门,是江东大族会稽贺氏后人,15岁嫁给赵匡胤为妻,被封为会稽郡夫人,生下三子二女。赵匡胤与贺氏感情深厚,但她年仅29岁就病逝了,太祖登基后追封其为孝惠皇后,葬于安陵西北,神主享于别庙。
人物生平
贺皇后(929——958)开封人氏,贺景思长女。赵匡胤随父自洛阳迁至开封,居护圣营,与其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后晋开运初年(944年),赵弘殷为其聘年仅16岁的贺氏为妻。二人夫妻情深,赵匡胤更是一改往日逢场作戏、遇博争雄、醉酒好斗的纨絝本性,独喜观书,虽在军中,手不释卷。闻人间有奇书,不吝千金购之。其后从军更是脱颖而出,一路青云直上,开启大宋三百年盛世繁华。贺氏亦妻凭夫贵,被封会稽郡夫人。然贺氏体弱,一直子嗣不兴,长子德秀夭折之后,很多年才有了德昭,身为嫡长女的昭庆比德昭更小,纵使这般,其子女仍独贺氏所出。自古情深不寿,贺氏终是没能与他白头到老,於显德五年正月三日,寝疾薨。赵匡胤登基后,结发情深,追册其为皇后,并迁葬安陵西北.开宝九年,二月庚辰,上谒安陵,奠献号恸,左右皆泣。既而登阙台,西北向发鸣镝,指其所曰:「我后当葬此。」可见其一直对早逝的结发妻子念念不忘,繁华落尽,她才是他唯一的归宿。
出身名门
贺氏出身名门,乃江东大族会稽贺氏后人,这是个文武双全的世家大族,本为王子庆忌的后人,先祖贺纯为避讳改为贺氏 ,汉代从中土迁至会稽,具有深厚的儒学修养、坚守儒学世族的立场,家风严正,诗礼传家。据《晋书》卷68《贺循传》“其先庆普,汉氏传礼,世所谓庆氏学。其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为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先祖贺纯,在汉安帝时,官至侍中、郡守。三国时,世代为孙吴“佳将“,为其冲锋陷阵。东晋贺循继承家学,建国之初,参与制定礼仪,《三国志》《贺齐传》注引虞预《 晋书》载:“时朝廷初建, 动有疑议, 宗庙制度皆循所定, 朝野谘询, 为一时儒宗。” 贺循之后, 其家族礼学相传, 代不乏人, 至南朝梁武帝重视儒学礼制, 贺氏家学又得以光大。一直到唐代,仍有族人参与议定礼仪。(《_江表儒宗_会稽贺氏之家风与家学》王永平)第十五世贺晦女嫁
梁武帝萧衍直系后裔萧嵩,外孙尚新昌公主,“嵩夫人贺氏入觐拜席,玄宗呼为亲家母,礼仪甚盛“(《旧唐书》卷九十九《萧嵩列传》)。(《贺知章世家》P59)第十六世贺知章更是唐代著名诗人,其父贺景思乃贺知章十世孙。
封王赐第
建隆三年,
赵匡胤规定“太后、皇太后、皇后并赠三世” (《宋史》卷一七0《职官十。赠官》),然而他只封了贺氏的父亲贺景思,因为贺铸《庆湖遗老集.自序》有这样一段记载”国朝缘外戚赐第开封隆和里。六代祖广平王,始别葬于浚仪固子陂之原。“贺铸乃贺氏五世族孙,可以推知,六代祖乃其父贺景思,当时因为贺氏缘故被封广平王,并且赐第开封隆和里。整个宋朝享有封王赐第这一殊荣的还有度宗的
全皇后和当时成为太后的谢皇后。然而这二位都是册立的,贺氏却是追册的,在古代,追册与册立是天渊之别,不仅地位上低册立的一等,甚至不能配享、不能袝葬,待遇上更不可同日而语,他却给她这般至高无上的殊荣,不惜颁布这样一条规定,最终只封了她一家。
结发情深
《宋会要辑稿?礼一○后妃庙》记载“太祖建隆三年四月十八日,制会稽郡夫人贺氏追册为皇后。二十五日,太常寺卿冯吉请上諡曰
孝惠皇后。诏止就陵所置祠殿奉安神主,不行四时荐飨之礼,不设牙盤祭器,惟常食祭奠。”
无奈的迁葬
由於贺氏是追册的皇后,而“追尊皇后,尽管出於各种复杂的原因,但追尊以後却使一些生前并不具备此尊崇地位者从名义上享有了皇后之号,由此历代对此颇有异议”(《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汪受宽著,页82),五代至宋的异议就在於:以生前地位的高低来定尊卑。也正因为追册与册立的天渊之别,不仅体现在由於生前并无此尊崇地位却拥有皇后名号而产生的异议,更有甚者还不能袝葬帝陵。(皇后死後一般袝葬其夫陵墓,没有皇后单独的陵号。但有时,皇后之号为追尊,不能袝葬帝陵,单独安葬就有自己的陵号了。(汪受宽著《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版,页74))贺氏的葬制才会低于正式册立的王氏,在别庙中的地位也处於次位,甚至宋氏也差点在她之上。这一点宋会要记载得很明确。为此当年做出这一提议的太常博士和岘于太祖一朝最高只做到七品官。赵匡胤为了不委屈这位结发妻子,亲自下敕,让其与正式册立的皇后同时祔庙,并且想迁葬当新葬办,给她造虞主,却被太常礼院回绝了,说只能“於葬所西南设一虞祭”,于是,诡异的事情发生了,贺氏祔葬的永安陵的下宫,恰好就在她的西南方。而按照传统,下宫只能放在主陵的西南方。整个北宋皇陵,只有贺氏的陵寝在建的时候就如此安排。
迁葬废朝
据《宋会要辑稿》记载,乾德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孝惠皇后贺氏于故安陵发引,四月九日,安陵掩皇堂。自发引至是,皆废朝,禁京城音乐,群臣奉慰。(《宋会要辑稿》/礼/宋会要辑稿?礼三九/改卜陵),农历三月只有三十天,二十七日到四月九日一共十三天,不多不少刚好对应他跟贺氏十三年夫妻,一年一天。
生死相随
乾德二年四月九日,葬孝惠皇后于安陵之西北。(《宋会要辑稿》礼/后丧 一天头原批:「礼。凶礼。后丧。」/
孝明皇后 孝惠皇后)
“开宝九年二月庚辰,上谒安陵,奠献号恸,左右皆泣。既而登阙台,西北向发鸣镝,指其所曰:「我后当葬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 开宝九年(丙子,976))
因为有迁葬的前车之鉴,这次他索性不走正常程序,越过钦天监,自己给自己定了陵寝。十九年生离死别,最终还想回到她身边,仿若当年《诗经.唐风.葛生》中所呤唱的“夏之日,科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赵匡胤与贺皇后
贺皇后与赵匡胤青梅竹马一起长大,16岁嫁给赵匡胤为妻,二人夫妻情深,赵匡胤更是一改往日逢场作戏、遇博争雄、醉酒好斗的纨絝本性。贺氏体弱,一直子嗣不兴,长子德秀夭折之后,很多年才有了德昭,身为嫡长女的昭庆比德昭更小,纵使这般,其子女仍独贺氏所出。自古情深不寿,贺氏终是没能与他白头到老,於显德五年正月三日,寝疾薨。赵匡胤登基后,结发情深,追册其为皇后。赵匡胤一直对早逝的结发妻子念念不忘,在其谥册中称其为自己的良配、永结同心的亡妻。繁华落尽,她才是他唯一的归宿。
967年赵匡胤招见了后来成为他皇后的宋氏,而这个宋氏除了不知道长得像不像贺氏以外,别的几乎与她一模一样。不知宋氏与赵匡胤的这份甜蜜恩爱,有几分是因为跟结发妻子的相似。
孝惠贺皇后的子女
儿子
长子:滕王赵德秀,早夭。
三子:舒王赵德林,早夭。
女儿
长女:昭庆公主
次女:延庆公主
- 分享
- 腾讯微博
- QQ空间
- QQ好友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