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朱希祖】朱希祖女婿_朱希祖的子女

朱希祖

人物简介   朱希祖出生浙江海盐,字逷先、迪先、逖先,是我国著名史学家。他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与鲁迅等人师从章太炎,回国后任教北大、清华、中山大学等高校,曾任中山大学文史研究所所长等职。朱希祖著有《中国史学通论》《南明之国本与政权》《中国最初经营台湾考》《屈大均传》等作品,是研究南明历史的权威人物,也对中国史学史的早期的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1944年,朱希祖病逝重庆。

人物生平
朱希祖
朱希祖
  17岁中秀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史学专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东京与鲁迅同随章太炎学习《说文解字》。
  宣统元年(1909年)归国后,与鲁迅同受聘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翌年改就嘉兴府中学任教。辛亥革命后公举为海盐县首任民事长,积极推行剪辫放足、破除迷信、禁止鸦片、兴办学校等新政。旋改到省教育厅任事。
  1913年为教育部起草国语注音字母方案,后受聘任北京大学预科教员兼清史馆编修。袁世凯称帝时,辞去编修,专任北大教授。“五四运动”前后,朱希祖常为《新青年》和《晨报》副刊撰稿。
  1918年任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教授中国文学史。不久兼任史学系主任,写成《中国史学通论》一书及许多史论。其间积极参与推行白话文。
  1920年,联合北大六教授上书教育部,要求推行新式标点,中国新式标点自此始。是年底,和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等12人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1921年,为北大接收历史博物馆残存内阁大库档案1502麻袋,于研究所国学门设明清档案整理会,拟定整理办法,领导史学系学生整理研究。
  1923年夏,应陕西督军刘镇华之请,入关中讲学,摹拓汉唐石刻。
  1926年夏,改任清华、辅仁两大学教授。
  1928年重返北大,任史学系主任,并发起成立中国史学会。
  1930年入中央研究院,任研究员。
  1932年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史研究所所长,先后撰写《南明之国本与政权》、《南明广州殉国诸王考》、《中国最初经营台湾考》、《屈大均传》、《明广东东林党传》等数十篇论文,成为研究南明史的权威。
  1934年受聘为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主任,同年任古物保管委员会主任。教学之余,与其子朱偰对南京古迹实地调查,写出《六朝陵墓调查报告》等专著,为研究南京历史文化奠定了基石。
  1935年、1936年任高等考试典试委员。
  1938年随校西迁,在四川7年中,先后撰成《伪楚录辑补》、《伪齐录校补》等书,以隐刺伪满和汪伪政权。
  1940年任国史馆筹备委员会总干事,不久即辞国史馆职;3月,由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主任改任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后兼任考试院公职候选人检核委员会主任。
  1944年7月因肺气肿病发,逝于重庆。友好门生曾编印《文史杂志》专号,介绍其生平。
 
朱希祖女婿
朱希祖等人
朱希祖等人
  朱希祖女婿罗香林,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民族学家及客家学的奠基人,是近现代人文社会学术界的杰出人物。
  1906年生于广东省兴宁县宁新镇,1936年任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馆长兼任中山大学副教授,讲授史学,与馆中同仁创办《广州学报》季刊与《书林》半月刊。1945年11月1日至1946年7月1日任广东省立文理学院院长。1949年全家移居香港,先后在新亚书院、香港大学等校任教。
  著有《客家学导论》、《唐代之光孝寺》、《桂林摩崖佛像》等作品。
 
朱希祖子女
  朱希祖的夫人张维是张元济的堂妹。张、朱两家百年来都是世交,都是浙西望族、海盐世家。
  朱希祖生有六个子女。
  长子朱偰继承父亲衣钵,也是一位优秀的历史学家。
  此女朱倓是著名史学家罗香林的夫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对南明史颇有研究,著有《班昭》等作品,还建立广州首个妇女联合会。
  次子朱侃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之后成为一位高级工程师。
  三子朱侨毕业于北大经济系。
  四子朱倞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曾是远征军的翻译员。
 
人物评价
朱希祖
朱希祖
  朱希祖师从章太炎,继承了他研究历史的精华之处,又能宽容的吸收西洋史学理论,并重视历史史实的考据、历史哲学等方面,认识到史学以指挥人事为归宿,代表了一种正确的治学方向。朱希祖在北京大学史学系任系主任,为史界革命的开展作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朱希祖的《中国史学通论》,从外在形式上,勾勒出了中国史学产生和发展的概貌。虽然还很简略,但筚路蓝缕之功不可没。
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