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王时敏别名王赞虞,号偶谐道人、西庐老人,出身名门之后,是明末清初画家,被誉为清六家之一、“四王”中第一代。王时敏因祖荫担任过太常寺少卿,后居家不出,潜心作画,代表作有《仿山樵山水图》、《层峦叠嶂图》等。他画学董其昌、黄公望等人,主张摹古,笔墨含蓄、构图较少变化,较为古板,在清代影响极大;他开创了山水画的“娄东派”,成为一代画苑领袖。
人物生平
少年时代
王时敏少时即聪慧伶俐,《国朝画征录》中就有记载:“姿性颖异,淹雅博物,工诗文,善书法,尤长于八分,而于画有特惠。”于是其祖父就嘱托董其昌来指导王时敏。在董其昌的指导下,他少年就开始从摹古入手,深究传统画法,对黄公望山水,刻意追摹。
由于家里古书、名画收藏丰富,且大都是名迹,像当时很少传世的李成的画他都能够见到,这对他的影响是深远的。
根据当时规定,由于祖先功劳显赫,子孙可不经科考而继承之,王时敏在24岁时就出任尚宝丞,就是管理皇帝玺印的官,后又升太常寺少卿(掌宗庙祭祀礼乐),仍兼管尚宝司事。
游历时光
曾奉命至山东、湖广、江西、福建一带巡视封藩,有机会游览名山大川,观赏各地名画真迹。对董源、巨然作品收藏的集大成者、江北收藏大家睢阳袁枢(大司马袁可立子)尤为推重,其曾为袁枢绘工笔肖像,自拔盛赞道:“环翁使君,既工盘礴,又富收藏。李营邱为士大夫之宗,米南宫乃精鉴之祖。故使荆关,董、巨真名迹归其家。乃犹勤向鄙蒙索其点染,荏苒一年,未有一应。盖时见公墨沈,不觉小巫气索,欲下笔而辄止者数四。兹于其轺车戎装,聊仿一峰老人笔意,作小幅丐郢。昔人所谓“恒似似人”之语,转觉学步之难为工也,特书以志吾愧。关门紫气幻云烟,大石寒山列两边。割取一峰深秀色,可堪移入米家船。”(《烟客题跋·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
由于他淡于仕途,更喜笔墨,因此于崇祯五年(1632年)称病辞官,隐居西田别墅,潜心绘画研究与创作。
晚年归隐
十二年后,明朝被李自成起义军推翻后,清军入关,王时敏归顺,保住性命,继续归隐山林,潜心习画,且着力培养子孙辈之学业。其膝下九子,多在清廷为官,八子王掞(颛庵)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直经筵、典会试。其孙王原祁
康熙九年成进士后,深得康熙喜爱,入值南书房,充《佩文斋书画谱》总裁,主持绘制《万寿盛典图》。康熙十九年(1680年)王时敏卒于家中,时年89岁。
王时敏作品
王时敏的传世作品有《仿梅道人溪山图》、《仿山樵山水图》、《层峦叠嶂图》、《秋山图》、《雅宜山斋图》等,并著有《西田集》、《疑年录汇编》、《西庐诗草》等。
王时敏山水画
王时敏的山水画多是仿古之作-学倪云林,学黄子久,学董源,亦学董其昌。他一生以临元画为主,并得董其昌亲自指点,受董影响极深。其临古水平之高,令人生叹。其“一意摹古,反对创新”的思想对清代中国画的发展影响深远。
王时敏主张恢复古法,反对自出新意,早中期风格比较工细清秀,干笔湿笔互用,兼施以醇厚的墨色,用
黄公望而杂以高克恭皴笔,具有苍浑而秀嫩的韵味。至晚年,以黄公望为宗,兼取董、巨和
王蒙诸家,更多苍劲浑厚之趣。
王时敏真迹,拍卖场中无多见,多藏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中。
2014年王时敏《隶书》被上海敬华拍至150.6万元;同年南京举办的“艺兰斋”首届中国书画拍卖会上其《富春江山居图》被以高达590万元成交创下王氏作品的新高;2005年王时敏与
吴历合作的《夏山图》受到众多收藏家的追捧最后拍出了880万元。
至2014年他与张学曾、恽向等合作的《山水合卷》以1320万元的成功易主成为西泠印社春拍会古代作品专场的“标王”终于突破了千万元的大关。到2011年中贸圣佳推出的王时敏《仿各家山水册》十开更是以1.2075亿元的天价成交真可谓水涨船高。
- 分享
- 腾讯微博
- QQ空间
- QQ好友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