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堡战役军事图 山城堡战役历史背景
非我族类 2017-12-21
山城堡战役军事图
分析和研究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我们愈加清楚地认识到,在这个历史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做了几件极其重要的但也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大事。这些大事既考验和磨炼了中国共产党,又成就了中国共产党,也为后来山城堡战役的发生以及胜利作了前期的、历史性和根本性的铺垫。
第一件大事
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提出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论开始发展自己的武装,为此,先后组织了三次武装起义,即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这三大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发展武装力量的开端,是创建人民军队的起点,也是山城堡战役胜利的军事基础和实力保障。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起义,它的矛头直指背叛革命、欲将共产党人全部消灭、一网打尽的蒋介石反革命集团。虽然三大武装起义最终都失败了,但正是这些起义为中国共产党保留了部分革命的火种,这些革命火种由立足于井冈山的毛泽东全部收拢起来,星星之火,变成了照亮全国的燎原之势。在三大武装起义的影响之下,全国各地先后爆发了数以千计的大大小小的起义。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武装力量,仅红一方面军就由上井冈山时的1000多人发展到长征前的30多万人。再加上红二、红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以及遍布全国各处的红军,总人数超过百万。红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武装基础。
但自从红军创立以后,就受到了来自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武力讨伐。红军出现在哪里,国民党军队就讨伐到哪里。哪里有红军,哪里就有“围剿”。蒋介石非常清楚,要消灭中国共产党,必先消灭红军。因此,他不遗余力、下大血本的要剿灭红军。不仅对活动在以井冈山为中心的第一方面军进行“围剿”,而且对活动在鄂豫皖、湘鄂西、闽浙赣以及全国各地的红军都进行“围剿”。期间双方打了许多大仗、硬仗。尤其是三大主力红军在各自的长征中,都曾遭到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前堵后追、疯狂“围剿”,几陷绝境。但英雄的红军指战员凭着崇高的信仰和坚硬的意志,克服千难万险,跨过雪山草地,胜利会师,三大主力红军终于凝成拳头。当蒋介石调集重兵,欲将红军消灭在黄河以南、西兰公路以北区域时,三大主力红军在山城堡地区勇于出手,歼灭了国民党军一个整旅另两个团。红军从井冈山反“围剿”开始到山城堡反“围剿”胜利,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圆满地画上了句号。因此,这次战役也就成了结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战。也就是说,这次战役之后,红军和国民党军队的生死拼杀暂告一段落。鉴于此,我们说,山城堡战役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武装斗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二件大事
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并明确认识到革命根据地对中国革命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当南方革命根据地包括中央革命根据地被“左”倾机会主义者葬送后,陕甘革命根据地就成了“硕果仅存”的“落脚点”。保卫这个新的“落脚点”就成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极其重要的任务。山城堡战役的胜利则圆满地完成了誓死保卫“硕果仅存”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神圣任务。
1927年9月“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率领起义的武装队伍进入湘赣边界腹地井冈山,开始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历程。由“工农武装割据”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再到遍布全国的工农苏维埃革命政权的建立,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革命道路和认真总结革命经验的成果。这个成果是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和反对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中产生的。工农苏维埃政权的广泛建立,为中国共产党各项政策的产生、完善和发展,也为红军的壮大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广阔的空间和肥沃的土壤。陕甘革命根据地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大环境下产生的。而当中央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湘赣黔鄂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等几个比较大一点的革命根据地先后被“左”倾机会主义者葬送、全国其它区域的革命根据地也相继丢失以后,处在大西北山区中的陕甘革命根据地就成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唯一“落脚点”“立足点”。对于这个唯一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是不得不保,势在必保。因此,当蒋介石调集20多万大军急匆匆赶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会宁及其四周地域,企图一举消灭疲惫至极、缺粮少衣、武器落后的红军时,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就到了必须反戈一击的时候了。因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指战员清楚地知道革命根据地对于他们存在的重要性。如果丢失了“立足点”,其严重后果可想而知,所以山城堡战役就如同上了枪膛的子弹一样势在必发。山城堡战役20天之后,发生了“西安事变”。由于形势骤变,追剿红军的几十万国民党军队不得不后撤,“硕果仅存”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才得以存在,并且成为抗日战争时期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日寇的革命圣地。鉴于此,我们说,山城堡战役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巩固、保卫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继续,而且是在有了血的教训后对新的革命根据地的倍加珍惜、誓死保卫之举。
第三件大事
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实践中,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比较,认识和找到了自己的领路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新的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出现了有利于革命的新局面。山城堡战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集体指挥下,依据党所制定的新的方针、政策,依靠三大主力红军(除西路军外)全体指战员的共同努力取得的新胜利。
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中的主要负责人陈独秀、瞿王明等人先后犯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他们在担任党的主要领导职务期间,中国革命遭到了巨大的损失,党所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几乎丧失殆尽,党所创建的红军损失了近八成,党的众多组织和几十万党员被破坏、被残杀。
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最终确立了以毛泽东所代表的正确路线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从而结束了“左”倾机会主义者在党内的统治。事实证明,在党的新的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革命出现了光明的曙光和美好的前景。中央红军能顺利落脚陕北,四个战役的胜利(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西征战役和山城堡战役),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都是在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取得的。尤其是山城堡战役的胜利,得益于中国共产党长征到达陕北后制定的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指示的贯彻实施。比如,1935年12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上所制定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中共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1936年1月25日《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1936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关于对东北军工作的指导原则》和《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二中全会书——提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6年7月16日《中共中央关于争取哥老会的指示》、1936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等。在西征作战中,红军全体指战员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作为与消灭敌人同等重要的战斗任务去完成,争取了广大的东北军将士。积极争取东北军工作的效果非常明显,表现在当第二、第四方面军与第一方面军会师途中,东北军在自己的防区内千方百计网开一面,暗中掩护红军通过;在蒋介石极力督促东北军追剿红军时,东北军与红军依据双方秘密订立的协议,只赶路不堵截,只对峙不真打,以自己的消极行动帮了红军很大的忙。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则集中力量专门对付国民党的嫡系部队,尤其是最卖力追剿红军的胡宗南的第一军,使各种条件比国民党军队都很弱的红军能顺利歼灭装备精良的第78师232旅和234旅一个团。如果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还是“左”倾路线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那就不会有长征的胜利,就不会有三大主力红军的会合,更不会有山城堡大捷。
关键词: 山城堡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