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泗桥战役纪念碑 汀泗桥战役意义
汀泗桥战役纪念碑
汀泗桥战役前夕,一九二六年的七月,中共湖北省委派共产党员聂宏钧到咸宁,并在汀泗桥组织了有工会、农民协会会员参加的铁路破坏队,配合北伐,切断敌军后路。在战斗打响以后农协会员和群众,积极为北伐军送茶送饭,救护伤员,协助北伐军构筑工事,同时还主动为北伐军提供情报,担任向导。汀泗桥战役中,叶挺独立团绕道古塘角,从后路袭击敌军的这一军事行动,就是由当地居民提出建议并担任向导的。当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到达咸宁时,咸宁各界群众数万人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表达了咸宁人民对北伐军的热烈欢迎和支持,给北伐军官兵以巨大鼓舞。在汀泗桥战役中,北伐军共有将士一百三十四人牺牲,咸宁人民将这些烈士的遗骨安葬在汀泗桥的西山上,这些革命先烈把他们的鲜血洒在咸宁这块土地上,这是咸宁人民的光荣。一九二九年十月国民政府当局在汀泗桥西山为牺牲的革命烈士修建了烈士墓、烈士纪念碑、纪念亭。纪念碑碑文由当时国民政府官员胡汉民题写。碑文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阵亡将士纪念碑”。
汀泗桥战役意义
北伐战争是在国共合作条件下举行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正义的革命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北伐军广大官兵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为革命勇于献身的精神,共产党人更是起了先锋模范作用。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发扬了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风格,更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为那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出色的贡献。汀泗桥战役是北伐战争3个主要战役的第1个战役和关键战役,为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基础。它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加速了中国革命进程,为在武汉建立国民政府打下了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伐战争中,尤其是汀泗桥战役中,全国人民,特别是咸宁人民的大力支持,也是赢得那场战争的重要原因。咸宁人民长期处于反动军阀的统治之下,军阀吴佩孚的军队和地方反动政权对咸宁人民长期横征暴敛,咸宁人民早已对他们恨之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