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历史战争 > 战史资料 > 二次革命:专制皇权与民主共和之争 政治斗争与武力革命的抉择

二次革命:专制皇权与民主共和之争 政治斗争与武力革命的抉择

非我族类 2017-09-19
\

 
  从性质上看来,二次革命实际上是一场专制皇权和民主共和的斗争。在发动革命之前,孙中山面临着政治斗争与武力革命的抉择,结果显而易见,他选择了后者。遗憾的是,由于失民心和准备不足,二次革命最终失败了。
  专制皇权与民主共和之争
  新浪历史:杨教授,您好!我们知道1913年3月发生了“宋教仁被刺案”;4月,袁世凯政府绕过议会发生了大借款案;5、6月,国民党与北洋政府、立宪派之间的矛盾又进一步激化。这些事件,都可以说是“二次革命”爆发的导火索。那您认为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在哪呢?
  杨天石:根本的原因在于革命党人和袁世凯的矛盾。袁世凯他的终极目标是要复辟帝制,复辟皇权专制主义,这是袁世凯和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之间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孙中山这批革命党人他们之所以推翻清朝政府,目的之一就是要推翻皇权专制主义,也就是推翻帝制,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那么,一方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袁世凯一方要想破坏民主共和制度,要想走皇权专制主义的老路,这个当然不可调和。
  政治斗争与武力革命的抉择与争议
  新浪历史:1913年中华民国从议会斗争到武力斗争,这中间发生了一个比较大的改变,您如何看待这种改变呢?
  杨天石: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争论,那么民国建立,开始走的是一个叫多党政治,除了国民党之外,中国还有其他的几个党派,例如说共和党,例如说民主党,例如说统一党。后来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三党合并,成立了一个叫进步党,也就是说民国建立,一开始走的是多当政治的道路,另外走的是议会政治的道路,因为南京临时政府有参议院,南京临时政府北迁以后,北洋政府也成立了参议院,所以走的是议会政治的道路。从二次革命以后,孙中山继续走他的武装革命的道路,没有利用议会,没有利用多党政治这种格局,来跟袁世凯的复辟行为进行斗争。这个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应该怎么来评价,学术界有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这个证明在中国走议会政治,走多党政治,道路走不通,应该走武装革命的道路。另外一种看法,认为议会政治、多党政治还是可以往前走的,孙中山现在是叫迷失的状态,迷失,不清楚。就是孙中山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这在学术界到底是孙中山走武装革命道路政府还是应该继续搞议会斗争,搞多党政治,这个在中国的历史学界一直到现在,还有争论。
  新浪历史:这种政治斗争方式的改变与现代中国从1919年到1949年不断地革命,这中间有什么关系吗?
  杨天石:所以从二次革命以后,孙中山还曾经想搞三次革命。然后孙中山到南方去进行护法运动,进行北伐,一直走的是一条用革命的形式,用武装斗争的形式,推翻旧制度的这样一条道路。
  新浪历史:最后想请您总结一下“二次革命”的历史教训,它对我们当下有什么启发吗?
  杨天石:我一开始就讲“二次革命”是一次正义的革命,它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维护民主,维护共和制度的一场斗争。所以二次革命应该肯定。但是二次革命又是一次条件不成熟,发动的时间过早,一次仓促的,准备不足的革命,因此它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关键词: 二次革命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