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历史战争 > 战史资料 > 萍浏醴起义有何意义 如何评价萍浏醴起义

萍浏醴起义有何意义 如何评价萍浏醴起义

非我族类 2017-08-31
\

萍浏醴起义
  萍浏醴起义之所以失败在于准备不足、仓促举事,但失败并不能抹杀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萍浏醴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注定要留下一笔。它的失败为之后辛亥革命的成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极大地鼓舞了广大革命党人和群众的革命热情。
  历史意义
  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太平天国以后中国南方爆发的一次范围最大的反清革命斗争。清政府借此在长江中下游大兴党狱,大肆杀害会党首领和革命党人,长江中、下游的革命活动遭到严重挫折。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震动中外,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因而成为辛亥革命的一次重大预演。起义将士所表现出来的慷慨赴难、英勇顽强、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极大地振奋了广大革命党人和人民群众,从而推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
  历史评价
  萍浏醴起义明显地反映了革命思想的影响,但是,在组织上还没有脱离旧式会党起义的弱点,仓卒举事,各股蜂起,号令不一,事前缺乏严密计划,起事后又没有迅速出击的战斗方案。清政府急忙调集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省军队5万多人四面围剿。起义军仅凭从地方团防局夺来的两三千支枪,和清军交战20余次,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刘道一、蔡绍南、肖克昌、廖叔保等首领数十人牺牲;龚春台辗转逃往长沙;数千群众被杀。
关键词: 萍浏醴起义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