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军起义的背景 幅军起义的原因和目的
非我族类 2017-08-14
幅军起义
幅军起义的背景
早在太平天国起义前夕,山东的民众已经不堪清朝反动统治阶级虐政压迫,纷纷组织团体,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抗。其中幅军是形成时间久、发动广、影响深的一支农民武装。
幅军自咸丰三年(1853)公开武装起义至同治二年(1863年)最后失败,在兰、郯、费、峄四县山区,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坚持武装斗争十几年,逐渐形成4个根据地:即以侯孟刘平为首领,以穆柯寨为主的运南山区;以枣庄石碑人刘双印为首领,以云谷山为主的抱犊崮山区;以费县尚庄人孙化祥为首领,以岐山为主的临费山区;以费县水寨(今属平邑)人程四虎为首领,以水寨为主的费滕山区围寨。
幅军根据地方圆几百里,围寨数百个,形成强大的武装割据势力。在安徽河南捻军、曹州府长枪会、兖州府邹县文贤教军、淄川刘德培起义军等部配合下,幅军沉重地打击了前来进犯的清兵及其将领,消灭了大批地主豪绅及其反动武装,动摇了清政府在山东的统治。
幅军起义的原因和目的
幅军起义的外因是帝国主义侵略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影响,而内因则是严重的阶级矛盾。幅军初期称幅党,在苏北比较活跃,由于当地统治势力较强,1861年后,活动中心转入鲁南山区。他们首先蓄发,然后各用五色幅巾勒头作为本部标志,故沂州俗称其“红头”、“红胡子”等。形成武装组织后,他们夜聚昼散,杀富济贫。民间俗称“涌子”、“捱乎子”、“长毛贼”等。
当时在兰山、郯城及苏北一带称“幅”:“奸民蹈瑕抵隙,召号亡命,假息百里之内,俾倪群盗之间,所至驱略牛马,纵索金帛酒肉,以餍饕餮。旗志以大布为之,名曰幅匪”(见清《赣榆县志·兵事》)。在台儿庄一带称“复”,寓意反清复明。在费县、峄县一带称 “棍”,说法有二:一是以木棍为武器;二是成员多为光棍。因为各部分人蓄发勒头相同,互相配合活动,难以区分,因此旧籍常常“幅”、“棍”混载。咸丰八年(1858)棍军首领李其孟被杀害,余部投入幅军,两家合二为一。但是同为费县石井人的岳相林部,到同治二年失败时仍称棍军。
幅党最初只有经济目的,以杀富济贫为口号、索取金银财帛为目标,捉住财主甚至清政府官员,可以用白银赎回;后来随着势力增强逐渐有了政治目的,即杀尽贪官污吏。刘淑愈在耿家埠起兵有联云:“圣主本仁慈,都被赃官污吏破败二百年基业;我是真貔貅,全凭强兵猛将扫清十八省山河。”
关键词: 幅军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