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历史战争 > 战史资料 > 尹隆河战役前赖文光如何改良捻军战术战法

尹隆河战役前赖文光如何改良捻军战术战法

非我族类 2017-08-03
\

尹隆河战役赖文光
  尹隆河战役之前的捻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什么战略战术意识,充满这流寇思想,建立可攻可守的根据地的想法更是没有。天京失陷后,赖文光合并太平军残部和捻军,由此对捻军进行了战术的改良,才有了后来捻军的新战法。
  捻军在初期很长的时间内,外出征讨,主要是为了获得钱粮物资,以便运回家乡享用。流寇思想颇为浓厚,虽有各个经常活动地区,但始终未将这些地区联成一片,建立可攻可守的根据地。在两淮基地被清军各个击破后,更加动摇捻军首领对建立巩固根据地的信心。长期不停顿地流动作战,得不到应有的修整和补充。初期的围城作战,常常听到清军援兵赶到,不管多少,随即撤围,不懂得利用围城打援得战法。淮南作战时期,一旦占据数处城镇,便改流动作战为分兵把守,清军来攻后,采取单纯防御的作战方针,被动挨打,各处互不救援,所居城镇逐个失守。
  自捻军和太平军残部混杂而成新捻军后,双方首领合股会盟,誓同生死。赖文光以太平天国王宗身份其意在联合捻军恢复天国,而捻军诸首领丧家败亡之余,无可归依,惟在图存。不过是虚尊赖文光为盟主,实质自行其是,自专其政。遵王号令,不出天兵旧部数千。然赖文光谋略过人,善于激励,每议军策,多有中的,捻军诸首领还是颇为敬重的。鲁王任化邦骁勇善战,骑射绝伦,战辄奋先。尤其擅长指挥马队,湘淮军诸将等“皆畏其锋”。连李鸿章都一再称赞他:“任柱称雄十年,拥骑万匹,东三省及蒙古马兵具为战尽,实今日第一等骑将好汉。”、“任柱骁勇善战,项羽之俦,人中之怪杰也。吾与将士不幸而遭此磨难。”二人素相亲善,遵王偕首王范汝增、奏王赖世就等天国旧部常依任化邦部行动。遵王与任化邦二人推心置腹,诸事计议而行,军中流传有“鲁王善战,遵王善谋”之歌谣。
  然而军中矛盾尚存,梁王张宗禹足智多谋,其族弟幼沃王张禹爵堪称“万人敌”,任化邦因昔日张乐行杀蓝旗军旧主刘永敬旧怨,素与张宗禹部黄旗军不睦,作战行军常分两队,互有芥蒂。入鄂作战期间,截获清军副将谭仁芳给德王唐日荣的招降信。唐日荣原是翼王石达开麾下固天豫,翼王败死后,唐日荣死战得脱,与遵王等合兵,所部皆是百战精锐,然而平日不甚和于遵王。遵王赖文光以变妖罪名处决了唐日荣,吞并其部,太平军旧部诸将口虽不言而心实怨之。
  赖文光见长期流动作战,而无根据之苦。便有中牟分兵,两路入川,以取根本的战略设想。以任化邦、张宗禹分为主帅,各自独立作战,但是缺乏两路配合呼应。自此,东西捻军再无合军之日。
  新捻军结合太平军战法——所谓的“三十检点回马枪”,即易部为骑,往来飘忽,以走疲敌,侍机进击,步骑联合,包围歼敌。又设有所谓的“边马”和“绊尾”,即是主力部队的侦察和掩护部队,便于捻军的安全而迅速地转移。常用的是两种战法,一种是用老弱诱敌,而精锐利用天然形势遮蔽,官军贪功深入,必中埋伏;一种是以前队挑战,另选精骑,绕出官军后路,施行突袭。又多有缴获的洋式枪炮,清军对其在装备上也无绝对的优势。然而,因多由缴获而来,补充实为不易。一旦发起攻击,即以马队为主,配合步队包围作战,马队从四面八方围裹包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逼近,正面以一骑夹一步的方式,浩浩荡荡,冒烟冲锋,如同排山倒海,惊天动地。数年之间,所向多捷。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