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战役清军
中日甲午战争开战之前,几乎没有中国人将日本看在眼里,但之后的战果却让人瞠目结舌,清军在这场战役中不仅被打得溃不成军,最后还为了求和签订不平等条约。平壤战役中牺牲的左宝贵建军其实早已意识到战争的结局了,清军军队体制畸形、军事素质低下怎能禁得住日军的坚船利炮呢?
1894年7月15日,鉴于日军不断向朝鲜派兵,朝廷谕令
李鸿章向朝鲜增兵。驻守盛京的奉军统领左宝贵,奉调入朝。1858年,22岁的左宝贵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脱颖而出,渐渐从普通士卒超拔为将军。此后的几十年中,每逢大战左宝贵都有突出表现。在选择入朝人选时,李鸿章首先想到了他。然而临行前,朋友们却发现,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竟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他对友人说:“这次战争与剿胡匪不同,我怕是回不来了。”
中日开战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就陆军而言日军绝不是清军的对手。单从人数来说,一人一口吐沫也把小日本淹死了。然而,只有身在军中之人,才知道清军,特别是陆军有多么不堪一击。
先说清代畸形的军队体制。有清一代,国家的常备军是八旗和绿营军。清军入关时,区区5万多八旗士兵横扫关内上亿汉人。然而到了清中期,八旗子弟已经成了游手好闲者的代名词。“进营要少,见贼要跑,雇替要早,糙米要掉”,早已成为八旗和绿营军中广为流传的诀窍。
八旗和绿营军的衰弱,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时,暴露无遗。
洪秀全起事后,驻防各地的国家军队溃不成军。最后,清政府只得默许汉人官吏
曾国藩招募团勇,抵御太平军。可是,团勇没有国家正式编制,说白了就是民兵。
甲午战争爆发时,可以调配的军队中没有八旗、绿营的一兵一卒,冲在前线的都是民兵。就连左宝贵这样的将军,也不得不借用绿营的编制才能转正。身在东北统帅奉军的左宝贵,官衔竟然是绿营广州总兵。这种官衔与职守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况,在清末比比皆是。
勇营军队没有国家编制,国家也不负担他们的军费,给养都由地方政府承担。当兵入伍的士卒们都是穷苦农家子弟,他们普遍抱着“吃粮当兵”的观念。当兵是为了“吃粮”,至于保家卫国云云,根本没有概念。因此,甲午战争的陆军战场上,经常出现兵败如山倒,士兵四散奔逃的现象。
为了防止逃兵的出现,许多将军不得不扣押士兵三个月饷银。如果跑了,三个月的钱就没了。甲午战争进行到白热化时,三个月银子也已经留不住人了,军队就扣半年银子。饶是这样,也控制不住汹汹的逃兵潮。
另一方面,清军的军事素质也十分低下,许多士兵在上战场之前,甚至都没有真正开过枪。甲午陆战后期,取代淮军出任统帅的湘军将领吴大瀓,一度曾“参用泰西之法”训练新勇。然而,新法练兵没坚持多久,就因弹药不足而不了了之了。吴大瀓的幕僚回忆,由于军械不足,军队只好转而操练大刀、梭镖和土炮。
畸形的军队制度和士兵低下的军事素质,在甲午陆战最大的一场战役——平壤之战中,暴露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