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保卫战
安庆保卫战是太平天国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太平军投入数十万兵力,而湘军的兵力也有六七万,数据显示,此战中光是太平军伤亡人数就达到了32000多人。安庆对太平天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陈玉成死守不成被俘虏,而很多人就好奇,当时刘秀成为何不救援安庆呢?
安庆保卫战死了多少人
安庆保卫战是曾国藩领导的清军与陈玉成、李秀成领导的太平军之间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太平军最终没有能够守住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西大门安庆,安庆最终被清军攻陷,安庆保卫战战斗进行的非常的惨烈,太平军与清军在安庆城外进行了惨绝人寰的战斗,太平军死伤惨重,清军也损伤不少。
1861年5月末,清军趁陈玉成到天京请求救兵,不在军中的机会,集结重兵向太平军阵地赤冈岭发动进攻。一周后,四千太平军守军孤立无援,粮绝,营垒被攻破,湘军未留一名活口。紧接着,清军又向菱湖北岸的太平军营垒进攻,八千守军粮食耗尽后向曾国荃投降,全部被斩首。
陈玉成从天京回到桐城,8月25日,陈玉成亲临前线指挥太平军对安庆进行救援,太平军与清军在安庆城外进行了血战,尸体填平了壕沟,血水将河水染红。太平军与清军死亡不可计数。
1861年9月5日,清军用炸药炸开了安庆城墙,清军与太平军展开了激战,太平军两万多守城将士全部壮烈牺牲,清军虽然成功攻陷了安庆城,但是也死伤非常的多。
除了以上介绍的三场主要战役之外,在安庆保卫战中还有一些其他的战役,只不过激烈程度比较低一些,但只要是战斗都会有死伤。安庆保卫战死了多少人?从上面介绍可以看出安庆保卫战仅仅在主要战役中太平军死亡人数就达到32000人之多,再加上没有计数的,再加上清军的死亡人数,可见安庆保卫战死亡人数应该大大的多于32000人。
李秀成为何不救援安庆
太平天国后期主要将领是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个人认为陈玉成是位英雄,不仅仅是从他就义时大义凛然地说“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而是看他平时行军打仗就是一大丈夫所为,有勇有谋,敢作敢当,可惜的是他的合作主是李秀成,这李秀成就是一直都觉得他是个表现很奇怪的人。当然也不是从他后来被擒后有乞求活命的想法,这蚂蚁尚且苟且偷生,何况人嘛,像陈玉成,谭嗣同,李大钊这样能做到从容就义的那是万代景仰的模范,是难得的,我们不必苛求多数人能做到。为什么要说李秀成是个表现很奇怪呢?我来慢慢跟你说。
曾国藩在家丁忧,经各方面的形势逼迫下,
咸丰九年二次出山,这时他和胡林翼、左宗棠一起制定了夺取天京上游重镇安庆,然后从安徽、浙江、上海兵分三路挟击天京的战略意图。于是湘军主力全部集中赶往安庆,要攻取这座天京上游城市,以俯视天京,扼住太平天国的咽喉要道。太平天国的人知道湘军要不惜一切力量夺安庆后,也马上开会了,最后由洪仁干策划,
洪秀全拍板,由陈玉成、李秀成具体执行,一场太平军屡试不爽的“围魏救赵”的计划出台了,由陈玉成从江北,李秀成从江南两路出兵湖北,去夺取武汉,湘军必然分兵来救,这时再发挥太平军最擅长的大军团大运动的优势,回师攻打围安庆的湘军。
计划制定好了,下面该执行了,曾国藩一手操办的湘军倒是对老曾的命令言听计从,多隆阿、曾国荃、李续宜、鲍超等一批猛将带各营的兵马齐聚安庆。围城的围城,打援的打援,各就各位。可太平军这执行力明显就太慢了,陈玉成倒是带军出发了,可李秀成却是一拖再拖,等到陈玉成打到黄州后,听到安庆危急,回军支援安庆的时候,李秀成才出发,可他带的兵马战斗力不强,虽有号称十几万,但曾国藩在写给曾国荃的书信中说,只要几千人的部队就可以对付李秀成,当然他的几千兵是指湘军,而不是没什么战斗力的绿营部队。可见李秀成把他精锐全部留在了他的根据地浙江,他带的兵可能全是临时招的,没什么战斗经验的新兵或老弱兵。
李秀成一共有三次直接帮助解除安庆之围的机会,第一次是在江西,打到九江时,他只要下令围攻九江,就可以让湘军分兵来救,当时湘军猛将鲍超就在安庆和九江之间,曾国藩命他在原地待命,如果李秀成攻九江,就支援九江,如果李秀成不取九江,再奔安庆去围城打援。正如曾所料,李秀成不敢碰九江这个硬骨头,绕开九江,进入湖北,此时按曾国藩和胡林翼、
左宗棠商量的战略,集中全力围攻安庆,所以湘军全集在安庆周围,湖北兵力空虚,
李秀成一直打到了武昌县,来到武汉城下,这是湖广总督,湖北巡抚的办公地方,胡林翼听说,急得都吐血了,就想带着李续宜回师武昌,因为他是湖北巡抚,夺没夺取安庆可以从缓,丢了办公室可是要掉脑袋的罪呀。可这时李秀成又撤军了,这时他如果去安庆协助打围城的湘军,也可能使安庆战争局势有转变。他也没到安庆去支援陈玉成保安庆,而是直接回到了浙江,他的根据地。这李秀成的表现就很奇怪了?
这是为什么呢?后人分析说李秀成没有大局观,只想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不想把一位太平天国后期优秀将领说得这样不能才堪大用,他两破江南大营,攻取杭州,这些战略都是他主要策划的,带兵上前线的也是他,战术水平也是一流,我不认为这样一个人物认不清大局,我更愿意从人性上面来分析。
太平天国自杨韦之乱,
石达开出走后,洪秀全在军事方面封了四位主将,分别是前军主将
陈玉成,后军主将李秀成,左军主将李世贤,右军主将韦俊,李世贤和韦俊也就是辅助性的,主要还是陈玉成和李秀成两人为擎天柱,当然了这两人好像应该还要分个轻重,不会平起平坐的那么刚好。从排名前后可以看出来,陈玉成还是略重于李秀成。
所谓前军主将就是以天京为中心点,向前必然是往北,不会向南到东海去游泳,那么这前军主将在当时有安徽,陈玉成的势力范围在安徽一带。而后军主将李秀成呢,你不用了解多少历史,只要看一下中国地图,就知道从地理上看是江浙一带,这大后方不错吧,最富庶的江南归李秀成了管了,再换句话说,陈玉成封了个安徽巡抚,李秀成封了个浙江巡抚,当时来说浙江比安徽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上都重要,应该是李秀成高兴才对,可要想到这大后方再往后就是汪洋大海,那时太平天国可能还没有要在海上争霸的雄心,这也就是说李秀成的地盘顶多再往江苏,上海扩大一点,而陈玉成就不一样了,在他的前面是大半个中国,一个蛋糕有一大半等着他去吃呢?
李秀成想到这么多,洪秀全可没想到这么多,从他封的这四员主将的名号来看,他早已失去了统一中国的雄心了,他只想保住他在天京的荣华富贵。李秀成心里想了这么多就有点不舒服了,所以对他解安庆之围不那么用心就有了心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