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侵略性、非正义的战争,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了战争,它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损害。
中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中国执政者一致认为,参加一战,有利于中国改善国际地位
对于中国参战的好处,早在战争爆发之初,梁士诒即有所预见,他对袁世凯说:“德奥以小敌大,战之结果,必难悻胜。在我见,正不妨明白对德绝交宣战,将来与和议中取得地位,与国家前途,深有裨補。”
1915年5月,中国政府被迫签下“二十一条”。袁世凯问陆徵祥有什么补救办法,陆回答:“只有参战,到和会时再提出,请各国修改。”
袁世凯死后,主政的
段祺瑞亦相信,“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参加,日本对青岛势必染指掠夺”,而“德国虽系当今之强国,但众怒难犯。料其难以取胜。将来协约国取得胜利,中国将成局外之人,而我国参加,那将迥然成另一局面。到时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和会上有我一席之地, 必将提高中国之国际声誉。”
除了争取国际地位外,段祺瑞还有一个动机,那就是借此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中国参战后,即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同时获得协约国许诺:庚子赔款自1917年12月起暂缓五年偿还(俄国仅同意缓还1/3),免加利息;德奥赔款永远撤销(占庚子赔款总数的20.91%,其中德国9000余万两,奥匈400万两);改变《南京条约》“协定关税”条款规定的5%固定税率,允许中国提高5%关税;天津周围20里内允许中国暂时驻军,以防范德奥侨民。
2、中国收益巨大,除收回各种政治特权外,另可折合现金2.5亿元
中国没有出兵欧洲,但也实际援助了协约国。宣战以前,北洋政府即采取“明守中立,暗事参加”的“以工代兵”办法,派遣华工出国。“一战”期间,英法俄三国共招募华工30万人,为他们从事建筑、修路等体力工作。
还有为数不少的华工被违约送上战场,在战火中修工事、运弹药、抬担架,沙俄甚至将华工“编为军队,作前线冲锋之用”。战争期间,有约5万华工死亡。
因有以上作为,中国在战后得以战胜国资格,参加巴黎和会。在和会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终没能使日本在和约上声明归还青岛。山东问题外,和约上还确认了废除德国领事裁判权、取消德国庚子赔款、赔偿中国战争损失等内容。一旦中国拒签,未来就要同德国单独媾和,到那时,中国未必还能获得这么多的权益。
在这种情况下,北洋政府倾向于签约,而保留山东条款。但是国内民意已然沸腾,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代表只得拒签了《凡尔赛和约》。不过,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成为国际联盟的创始会员国。
让人庆幸的是,学生们的游行活动并没有使中国外交陷于绝境。通过华盛顿会议,中日两国先后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例》《鲁案细目协定》,中国有条件地收回青岛。
1924年《中德协约》、1926年《中奥通商条约》签订,北洋政府不仅获得《凡尔赛和约》中有利于中国的条件,还从德国获得约8400万元的战争赔款。加上中国战时所获的德国船只,以及被免去的庚子赔款,中国总收益达2.5亿元。
总的来说,中国参加“一战”,不仅成功地融入世界格局,还以较小付出,收获了丰厚的回报,堪称是一次辉煌的外交胜利。唯“五四运动”之事,迄今仍有待后人深思。
一战期间,法国、英国及美军使用的华工不少于17.5万人,其中山东人占的比例应该不少于80%。俄罗斯使用的华工不少于3万人,以东北人为主,其次是山东人,如果考虑到当时东北人大量是籍贯山东,按照那时候盛行的祖籍分辨习惯,认为俄罗斯华工基本是山东人也完全可以。
1918年协约国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评价华工为“第一等工人,亦可为卓越之士兵”,这应该跟华工以山东人居多密切相关。
中国参加一战,分军队与华工两部分。军队方面,海军有海容号巡洋舰,陆军方面有参战军与赴俄支队。参战军是边组建边训练边准备开拔,具有战略预备队的意义。参战军有三个师,其中
马良第二师驻扎济南,所部已经向青岛移动、整备,随时准备从海路开拔前线。马良第二师是以山东人居多的军队,也就是说,如果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力投入战场,那么,首先上战场的将是山东人。中国方面在前已经投入战争的人员是华工,华工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山东人。
所谓华工,实际上就是不拿枪的战士。凡战争,军队能够投入一线作战的部队只能占30%-50%,其余部分需要用于后方防务和后勤;即使投入一线作战的部队,也只能是部分投入战斗。一般来说,战争现代化水准越高,所需要解决后勤、工事等问题的人力就越多,直接投入一线作战的战斗员数量反而越少。一战的特点是大规模使用远程火炮、机枪、滑膛步枪、圆锥柱形子弹和飞机,因此,欧洲战场无论西线、东线,都发生了战前谁都没有估计到的空前伤亡,各方出现了兵员严重损缺的危机。因此,当华工投入战争,协约国就得以将后勤、工事等作业让华工承担,抽调兵员补充一线战斗。
输出华工是中国政府与协约国之间的外交和战争合作,由于中国直至1918年8月14日才正式向德、奥宣战,所以,形式就采用了商业劳务输出的方式,最重要的输入国是法国、英国、俄
罗斯,此外美军也使用了大量华工。一战期间中国到底输出了多少华工,至今尚无准确数字,我估计总数应在25万人左右。这些华工基本来自于山东、直隶、河南、东北、江苏、安徽、两湖、江西、两广、云南等。
法国、英国及美军使用的华工不少于17.5万人,其中山东人占的比例应该不少于80%。俄罗斯使用的华工不少于3万人,以东北人为主,其次是山东人,如果考虑到当时东北人大量是籍贯山东,按照那时候盛行的祖籍分辨习惯,认为俄罗斯华工基本是山东人也完全可以。
法国招工最重要是通过天津成立的以李兼善律师为总经理的惠民公司进行,该公司1917年8月在青岛成立由张执中负责的分公司。英国先以威海卫为中心,后来也移至青岛为中心在山东招工。俄罗斯在山东主要通过私人公司招工,以烟台为基地。即使他们在其他地区招工,由于通常是在口岸、交通枢纽实行,因此,也是以已经离开故土外出打工的山东人为首选。当然,他们在山东以外地区比如天津、浦口等地,招收到的是否真是山东人也未必,由于他们偏爱山东人,前去应招的其他地区者将自己籍贯填写为山东也有可能。
在山东本身而言,西部地区应招为华工的人较少,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最多是登州、莱州两府人士,这是山东最主要的苦力地区。其次是青州、沂州、胶州。西部主要集中在兖州、泰安、济南。
为什么如此偏爱山东人呢?从当时中国各地区人的体格比较来说,山东人总体上身材较高,体重较重,有“山东大汉”之称,比较适合强体力劳动。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山东人有特别能吃苦耐劳的品格,比如1904年创办的《东方杂志》曾经这样描述山东人:“彼等于旅行途中,能忍风霜雨雪之苦,敝衣褴褛,毫不介意,背负大粗布之囊,内储自制馒头,约数十余日之量。遇食时,则憩息路旁有井水之地,汲井水而食馒头。其唯一佳肴,则以铜板一枚,购生葱伴馒头而食之,入夜不肯投宿客栈,常卧于人家之檐下。一旦从事工作,不辞劳苦,不避艰难,虽酷热严寒,彼等亦无感觉,惟孜孜焉努力于劳动而已。”从当时的战争水平而言,除了还没有军事技术外,这样的人已经等于天然的优秀士兵了。1918年协约国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评价华工为“第一等工人,亦可为卓越之士兵”,这应该跟华工以山东人居多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