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者 库尔斯克会战的5大问题
山南慕北 2016-08-31
库尔斯克会战
NO1:德军坦克在库尔斯克拥有史上最佳优势
1943年7月爆发的库尔斯克坦克大战,是苏德坦克对抗的关键转折点。会战中,苏联坦克拥有数量优势,德军坦克拥有性能优势,基本上是公认的史实。但是,这种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却往往被后人忽略了历史变化的微妙过程。历史真相是——库尔斯克会战之前,德军没有真正的坦克性能优势,库尔斯克会战之后,德军也再没有这么明显的坦克性能优势。即使在数量方面,库尔斯克的德军也拥有较佳状态——1941年-1942年德军坦克数量常常只有苏军几分之一,而在库尔斯克却超过了1:2的比例。
具体来讲,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时,德军坦克实际上只有性能劣势。苏军的T-34中型坦克、KV-1重型坦克均已大量装备,而德军只有早期型的短炮管III号、IV号中型坦克,而且数量不过千辆。
1942年春夏两季,德军继续战略进攻的时候。III号和IV号坦克得到改良,分别换装了威力较强的长管坦克炮,但也仅仅具备和T-34/76对抗的能力,而且数量也不足,投入苏德战场仅1000余辆而已。真正能够在性能上压倒苏联坦克的“虎”式重型坦克,直到1942年下半年才出现,但战场上仅能以个位数现身。
库尔斯克会战成为苏联新一代坦克研发的催化剂。战役结束后,SU-85自行反坦克炮迅速装备苏军,初步具备威胁“虎”式、“豹”式的能力。而真正克制德军新型坦克的T-34/85中型坦克和“斯大林”重型坦克,也在库尔斯克会战的半年后开始投入战场,扭转了苏军的坦克劣势。而德军“虎”式、“豹”式坦克乃至“虎王”坦克,在1944年难以再现“压倒性优势”的风光。
库尔斯克会战时的德军坦克部队,拥有整个战争期间最大的优势,这个优势是压倒性的性能优势,加上大大缩小的数量差距,两者综合而成的。此前此后,德军坦克部队均没有过这个最佳状态。
NO2:二战德国坦克数量为什么总是不如苏联
苏德战争期间,尽管德国坦克部队一度风光无限,打得苏联红军节节败退。但无论是战争爆发初期,还是直至战争结束,德军坦克却一直处于数量劣势。而且在德军节节胜利的初期,德国坦克数量的劣势更是明显。
1941年6月22日战争爆发时,德军坦克和苏联坦克的数量对比是——5500辆对25000辆。当年,德苏坦克产量(不含自行炮)对比是3083辆对6402辆。1942年,德苏坦克产量对比是3926辆对24643辆,1943年是5315辆对19934辆。1944年是7908辆对15201辆。1945年是1004辆对14160辆。
理论上讲,德国拥有更强的人力优势、产业技术优势、钢铁产量优势,但在坦克生产数量上一直处于下风。这一奇怪现象,和德国长期没有实现全面总动员有很大关系。
1939年欧洲战场全面开战后,希特勒面对德国的压倒性胜利,对已方的技术优势产生盲目乐观。而且,希特勒本身的理想主义情结太严重,对世界大战的残酷性认识不足,盲目追求“保持德国公民的正常生活”。不仅德国军火工厂没有实现24小时轮班倒,甚至大多数德国妇女仍在充当家庭主妇。与此相比,不仅苏联,就是英国和美国,在战争一开始就将本国的工业生产线全面开动,不仅24小时轮班倒,而且苏联、英国、美国将大批妇女动员到军工生产线上。即使是长期处于困境的英国,1941-1942年的坦克飞机产量,居然都超过了德国,德国的军工动员效率低下由此可见。
但是,库尔斯克战役爆发时,德军坦克生产也只是刚刚走上正轨,装备数量仍然有所不足。会战爆发时,双方坦克和自行炮的对比为2900辆对5100辆,这个比例对于德军来说已经着实不易。考虑到苏联坦克已处于性能劣势,因此德军装甲部队所处态势比1942年还要好一些。
不过,德军装甲部队在库尔斯克却没有更多后备力量,这2900辆已是德国在东线的几乎全部机动兵力,而苏联红军却还拥有数千辆后补的坦克大军。
NO3:苏军在库尔斯克以五倍的坦克损失惨胜
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苏联红军尽管取得胜利,却付出了极大损失。据西方统计,德军开战时拥有坦克和自行炮2900余辆,战役损失900余辆,苏军开战时拥有5100辆坦克和自行炮,战役损失高达4500辆,甚至有统计称苏军损失超过6000辆,比总数还要高。
苏军在库尔斯克的损失数据,主要是苏联解体后公布的新数据,比早先的历史资料更夸张。据分析,苏军的补充能力大大超过德军,导致实际参战坦克数量更多;另一方面,坦克损失数据往往还要考虑修理因素,多数所谓“被击毁”的坦克往往能够被修复,并且二次或多次“击毁”,导致统计数据重复,同时会对苏联“残余坦克数量”造成误判。
但必须指出的是,苏联坦克的损失惊人程度是无法否认的。1943年夏季,苏联主力坦克仍是T-34/76和KV-1,还有相当数量的T-70轻型坦克,以及M3“李”、“丘吉尔”、“马蒂尔达”等美英援助坦克。苏联的T-34/76和KV-1坦克,虽然相对于1941年也有所改良,但最关键的火力和装甲性能,却没有本质的提高。
相比之下,德军坦克在1943年前几乎无法正面对抗T-34,短管50毫米炮和短管75毫米炮只能近距离或在侧面进行打击。进入1943年,“虎”式坦克和IV号后期型大批投产,“黑豹”坦克也开始现身。这些坦克装备的88毫米坦克炮和长身管75毫米炮,能够在1000-2000米外击毁T-34甚至KV-1,而苏联坦克的76毫米炮却在500米内也无法威胁“虎”式和“黑豹”,1000米内对IV号后期型也难以应付。此外,德军还将装备长身管88毫米炮的“费迪南”和“犀牛”自行反坦克炮投入战场,该炮即使对付1945年的苏联重型坦克也具有极大威胁。
此外还有更关键的一点,就是苏联坦克兵训练严重不足。由于前期人员损失过大,再加上不停地战争消耗,1943年上半年很多苏联坦克兵仍缺乏训练。新出厂的坦克,未经磨合就被新培训的坦克兵接收,无论是坦克还是人员,都缺乏真实战场的考验。
可以想象到,在库尔斯克大平原上,苏联坦克在训练不足的坦克手驾驶下,在缺乏地形掩护的条件下,从数千米到数百米的战场接敌过程中,几乎是一边倒的被屠杀。
可见,以往战史的一些说法有很大误区。苏联尽管获得胜利,付出了比德军为惨重得多的损失,坦克损失数量几乎超过德军的五倍。
NO4:库尔斯克坦克大战 胜负由修理厂决定
1943年爆发的库尔斯克坦克大战,一些战斗数据常常引发困惑。苏联和德国宣称击毁对方的坦克数量,统统都超过了对方的实际数量。另一方面,德军坦克数量并不足,但经过无数次惨烈战斗,最终损失却并没有苏联宣传的那么夸张。而苏军方面,坦克损失几乎接近总数,然而且仍能继续发起大规模反攻。
这个问题的关键,还要看坦克的保障和修理。事实上,真正决定坦克对抗胜败的,是双方后勤保障能力的高低,是双方修理坦克速度的比拼。
以普罗霍夫卡坦克战为例,苏联近卫第五坦克集团军的500辆坦克遭到德军沉重打击,几乎全军覆没,“四百余辆坦克需要大修”,事实上就是绝大部分坦克都被击毁。但是“需要大修”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这四百多辆坦克都是能够修理的。苏联尽管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被“被击毁”坦克和自行火炮先后累计达6000余辆,超过5100辆的总数。但是经过连续抢修,反攻阶段并没有出现坦克数量不足的问题。
同样是普罗霍夫卡坦克战,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也遭到较大损失,200辆坦克被击毁过半。但由于德军装甲部队的修理技术更胜一筹,真正属于完全报销的坦克实际只有个位数。但真正决定最终胜负的,却仍是“修理”——由于德军在战役后期仓皇后撤,后方坦克修理厂被反攻的苏军占领,导致大约70-80辆维修中的坦克彻底损失。
相比之下,苏联近卫第五坦克集团军被击毁400余辆坦克,但实际只有100余辆真正彻底损失(后期反攻阶段的再次损失暂时不算)。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被击毁100余辆,最终80余辆彻底损失,双方的最后战绩完全是由修理结果决定的。
所以,库尔斯克坦克大战的胜负判定,不能光看每一场战斗的双方现场损失比。苏军的最终胜利,源自于顽强的防御韧性和果断的反攻,不惜代价牢牢确保了对战场的控制,使受创坦克部队得到宝贵的修复时机。7月12日前后几乎全军覆没的近卫第五集团军,在7月23日发起的反攻中仍再次作为坦克部队的两大主力之一出击,甚至还能再付出“数百辆坦克被击毁”的损失。
而德军尽管战斗中打得很精彩,但坦克在进攻中大量受损和故障,加上修理速度赶不上战况变化,而且完全没能拿到战场控制权,大量坦克丢在战场和撤退途中,还有更多受伤故障坦克只能不断后运,无法及时将这些坦克恢复战斗力,从而失去了最后一次扭转战局的希望。“库尔斯克战役,是德军装甲兵这只天鹅临终前的美妙歌声”,确实是一个绝妙的比喻。
NO5:库尔斯克大战 德军为何最终会失败
库尔斯克大会战,德军在进攻阶段重创苏军防御部队。有资料显示,德军统计在进攻阶段——“堡垒行动”中伤亡5万余人,坦克和自行火炮损失300余辆,苏军统计伤亡达17万人,坦克和自行火炮损失1600余辆。整个战役阶段苏军坦克和自行炮损失更是达到4500辆以上。尽管统计口径明显有偏差,但德军损失大大小于苏军是一个事实。
既然如此,为何德军在“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反而最终却以全线败退而告终?
首先,统计口径确实存在很大问题,尤其坦克的损失。德国坦克的损失数据,总是只统计“绝对损失”,就是绝对无法再继续修理。然而,大多数“被击毁”的坦克实际上都是可以修理的,因此德国统计的“坦克损失”与实际的损伤相差很大。事实上,由于德军丧失了战场控制权,不少仍能修理的坦克和自行火炮都丢在了战场和败退途中。
以“费迪南”自行火炮为例,该自行火炮火力极强,装甲极其厚重,苏联坦克从正面和侧面均无法将其摧毁,多数受损的“费迪南”都是被步兵炸毁了履带或是因故障而抛锚。理论上,几乎所有受损的“费迪南”都可以修复,不应算作损失。然而事实上,生产总数不过90辆的“费迪南”竟然有40辆丢在了库尔斯克,原因就是苏军最后控制了“费迪南”历经鏖战的主要战场,没能让德军将这些战车拖走。
因此,德军失败的首要因素就是没能获得战场控制权,加上“统计口径”不合理,导致后人忽视了战役的关键细节。
表面上德军进攻中只损失了3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但这只是所谓“绝对损失”的数字,实际因毁伤或故障而丧失战斗力的坦克已经超过大半,例如首次上阵的90辆“费迪南”和200辆“黑豹”大多数都丧失了行动能力。曼施坦因曾反对希特勒结束进攻的命令,要求继续对苏军防线发起攻势,从“控制战场”角度讲这是一个正确主张,但这个主张却没有考虑到德军装甲部队的战斗力持久性。
德军在库尔斯克投入了29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这已经是德军在东线的几乎大部分家当。战役的“字面损失”虽然不大,但上千辆受伤和故障坦克都被拖到了后方修理,已不可能再有更多坦克投入后续的战斗,这个事实在后半阶段的苏军反攻过程中暴露无疑。所谓“因盟军登陆西西里,德军装甲主力西调”的说法,完全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西调的部分德军装甲师,完全是由光杆人员编成,坦克几乎全留在了捉襟见肘的东线。
另一方面,苏军尽管损失惨重,却仍保持了很强大的战略预备队和增援兵力,在加上保障修复水平已极大进步,受重创的近卫第五坦克集团军也迅速恢复大半战斗力。苏军反攻时投入的坦克数量达到4000辆以上(最初为5100辆),而德军能行动的坦克却不超过1000辆(最初为2900辆),双方对比从最初的2:1变成了4:1甚至更悬殊。可见,苏军正确发挥了自己的数量优势,在战略角度上就令自己处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