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岛战役的结果 硫磺岛战役相关电影
山南慕北 2016-08-31
硫磺岛战役
硫磺岛战役的结果
1945年2月28日,日军又以伊—58号和伊—36号潜艇各携带四条人操鱼雷组成代号为“神武”的特攻队,分别于1945年3月1日和2日从吴港出发,但到了1945年3月6日,日军统帅部见硫磺岛大势已去,这才命令在硫磺岛海域活动的潜艇全部撤出。
1945年2月23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5师第28团哈罗德·希勒中尉率领的一支44人的小分队,一路血战,上午10时30分,终于冲上了硫磺岛制高点——拆钵山山顶。他们随即决定升起美国国旗。乔·罗森塔尔知道此消息便大喊着冲上了折钵山,可是国旗已经升上去了,此时岛上战事正酣这面星条旗大大的鼓舞了美军的士气。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山顶的旗帜,他们决定换一面更大的国旗。于是,指挥员命令779号坦克登陆舰紧急将一面更大的国旗送上岸。希勒中尉小分队中的6名官兵奋力将这面大旗插上山顶。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正好被错失上次良机的美联社记者乔.罗森塔尔拍了下来。
硫磺岛上的全体美军将士在这面国旗的鼓舞下,士气大振,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硫磺岛战役的胜利。
硫磺岛战役相关电影
关于硫磺岛战役的电影包括《硫磺岛来信》日本视角拍的硫磺岛,《父辈的旗帜》美国视角拍的硫磺岛战役,《拯救大兵瑞恩》前部分是诺曼底登陆战役。今天小编主要给大家讲讲硫磺岛战役电影《硫磺岛家书》与《父辈的旗帜》。
《硫磺岛家书》与《父辈的旗帜》所描写的是同一场战役---硫磺岛战役,这两部电影是同个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作品
两部电影在回顾战争的同时,更多是对战争的反思。当国家披着正义或者法西斯的旗帜作战时,两国的士兵都与他们的亲人的分开,很多人从此不能相见,国家的意志以无数的个人的受伤和死去表现出来。而战争的残酷虐待着参战的士兵脆弱的神经,战场上无数可以冠以“丧失人性”的行为只能归咎于战争本身。
关于《父辈的旗帜》,也许很多人把插旗英雄的不安与无奈归结于官僚和富商对战争的操纵,或许这恰恰是没有把战争本身当作一个“在场者”并把它作为这部电影所涉及的众多角色之一。战争本身催促着国家对其的更大的投入,催促着民众更大的参与热情,也就不可避免的要榨干这场战争中每一个可以用来投入到战争中的因素,当然也就包括硫磺岛升旗在内的一切可以鼓舞整个国家的东西。在《硫磺岛家书》中,征兵入伍时一起来的还有已经入伍的战士的家属,让她们去作被征兵家属的思想工作,以及要求每家必须悬挂日本国旗,这些恰是战争的意志渗透于社会的每一个具体环节的体现。
在《父辈的旗帜》中,关于英雄,我们必须要首先思考一下这个词语在这部电影的环境中的两重含义。英雄的第一重含义是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第二重含义是民众的榜样和崇拜的对象,他们是唤起民众热情的符号。父辈的旗帜中的英雄恰是觉得自己不够第一重含义的英雄,但却被推上了第二重含义的英雄的地位。如果这两重含义是对于他们是一致的,他们应该就会没有影片中的无奈和不安,但是这两重含义的不一致在巡回演讲中被放大,反复折磨着他们的内心。另外一部电影《兵临城下(Enemy at the Gates)》实际上是讲述英雄的第二重意义是如何吞噬一个人的,成为语言中的一个符号时,人身上的其他的游离于这个符号的意义之外的东西被一点点的强行消磨掉。
作为一部美国人拍摄的日本电影,《硫磺岛家书》中所彰显的美好的东西,恰是没有的价值观中美好的东西(当然,在日本的价值观中未必要与之相悖)。这部电影表现的日本更多的是美国人心中的日本,或者是美国人心中希望的日本。所以《硫磺岛家书》基本上是一个可以用在任何一个战争背景下的故事,不过一些日本的元素被添加进了故事当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