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
1937年,中日双方展开南京保卫战,此战中国投入15万人左右(非满编)兵力,最终不敌日军,撤退南京。12月13日,南京沦陷,惨烈的南京大屠杀由此开始。
南京保卫战参战部队
中国方面
中国军队参加南京保卫战的总兵力约15万左右,刚从上海前线撤退下来的第36师、第87师和第88师,加上从他处抽调来的10个师,总共13个师,再加上由军事学院学生组成的教导总队(共计1万2千余人)、宪兵部队、江宁要塞部队,满编将有18万人左右,然而除去第10军的第41师及第48师是汉口开来的增援部队,其余均是由上海战场撤出,受创整补中的残部。因此实际上没有满编,按唐生智统计约有8万人,其中新兵就占3万人。
日本方面
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新的战斗序列。日本军队由华中方面军任主力,主要由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构成。此外,还有通信部队、铁道部队、航空部队、工兵部队、兵站部队等。
南京保卫战为什么失败
淞沪会战与南京保卫战均爆发于1937年,淞沪会战是高潮,南京之战是尾声。若非城破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骇人听闻,这场有如鸡肋的战役可能早就被湮没于历史云烟中,被人淡漠遗忘了。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掀开全面侵华的序幕。虽然蒋介石鉴于国力孱弱的实际状况,并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希望延缓对日决战的进程,但日本却不给蒋介石丝毫喘息之机,中日决战如箭在弦!
当时,中日之间的国力对比,军力差距是全方位的。蒋介石深知,仅凭中国一家之力应对日本进攻,打平都是奢望。唯有将中日争端升格为国际问题,引发列 强对日本的强力干涉,弱势的中国才能逃过一劫。在这一大背景下,已被逼向墙角的蒋介石只能做鱼死网破的殊死一搏,即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与日本 进行一场决战。拉欧美列强乃至苏联搅入中日纷争,令欧美大规模援助中国、武装中国。如此,中国才有希望转败为胜。
出于这一目的,蒋介石将中日决战之地选在上海。首先,上海云集各国侨民,有很多国家的领事馆。一旦中日决战,战火无情,难免要触犯各国利益,欧美列强怎会无动于衷?其次,上海处于蒋介石控制的江浙核心地区,既是蒋介石政府的财赋重地,又是国民党军队易于集结征调之所。
1937年8月,“八·一三淞沪会战”打响,蒋介石调集75万人马与日本海陆空30万军队决战上海。军队人数虽多于日本,但因两国军力的综合实力差 距过于悬殊,苦战3个月后,最终,此次会战以国民党军队伤亡30万精锐、被迫撤退的惨重代价告终。而拥有全面优势的日军仅伤亡4万余人,蒋介石精心打造的 数个德械师也惨遭重创。
惨烈的淞沪会战令蒋介石几乎赔光了起家的老本,却没有达到令欧美列强援华的战略目的。唯一的收获是,经此一战,蒋介石确立了自己领导抗战的统帅地位。
淞沪会战后,被打得支离破碎的国民党军队退守南京一线。而日军则趁胜追击,剑指蒋介石政府的首都——南京。
断掉守军退路却留下逃生船只
在南京保卫战爆发前,心知南京无法固守的蒋介石秘密迁都,政府机关开始陆续向武汉一带转移。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已带相关政府机构抵达重庆,重庆 作为战时临时首都的陪都角色已内部确定。为了保存实力,避免出现淞沪之战那种不惜血本以致家底赔光的惨剧再度发生,蒋介石将大批空军战机与大量的通讯器材 运往后方。这为后来南京之战爆发后中国军队缺乏制空权,缺乏通讯交流的败因埋下了伏笔。
守不守南京?国民党内部几乎一边倒主张放弃这座孤城。以足智多谋著称的
白崇禧旗帜鲜明地对蒋介石说:“部队在上海都打残了,退到上海外围还没喘过气来,在这么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恢复元气,更谈不上打一场艰苦的保卫战,你要听我的话,南京,干脆放弃算了! ”
日本政府本没有攻占南京的计划
长期以来,国内研究中国抗战史时,总以为日本内部在侵华问题上是铁板一块,似乎日本侵华的每一项指令与举措都是自上而下的。
实际上,在侵华问题上,日本国内上下虽有共识,但具体方略、实施手段却大相径庭。政府中的文官集团主张渐进渗透,军人集团却力主用快速高效的战争手 段消灭中国的抵抗力量。而军人集团对待侵华也存在分歧,军部、参谋本部并不奢望一口吞掉庞大的中国,还是希望通过局部性的战争不断消耗中国军力,通过签订 有利于日本的不平等条约巩固胜利成果,为最后全面吞并中国做渐进性积累。而一线官兵却扬言毕其功于一役,往往擅自修改上司指令,以下犯上越权行事,从 “九·一八”事变到南京之战,一线日军屡屡抗命扩大战争规模,日本军部居然被基层部队牵着鼻子走,最后被迫默认现实。
南京历来易攻难守
南京的攻防,离不开所处的军事地理环境。长江从安庆、芜湖开始,由向东流转向北—北东流,古时这一段称“横江”,江右为江东,江左为江西。长江北东流至南京城北,在这里一个大转弯成120°钝角,向东南流去。在这好似臂弯的钝角中,坐落着南京城。所以南京城一大面背水(西北、北、东北背长江),三小面开放(东、西各一部,南面全部)。北方军队要进攻南京,往往从离南京不足100千米的上游当涂(古姑孰)和下游的镇江(古京口)南渡过江,然后对进,在南京城南包抄钳击南京,如同瓮中捉鳖。南方军队进攻南京,就更方便了,主力从南京的长江上游芜湖、当涂方向向南京进击,一部兵力绕过太湖,在太湖南北走廊向南京包抄,南京背水还击,没有机动余地,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
军事准备动手早,但未完成
日本派遣军总司令松井石根取得淞沪战场胜利后,发现中国军队无序溃退,中国首都南京就在眼前,于是立即进军南京。日军这一行动,使其侵华主攻方向开始按蒋介石的战前谋划由北向南转至由东向西,即上海—南京—沿长江溯攻上来。那么战前沿此线的各道防御地带应该建设好,并能充分发挥作用了吧?可实际情况是,有一定准备,但很不充分,战时基本没有发挥关键作用。分析其原因是,上层决心不大,基层不抓落实。
日本战略决心统一难,定力差
日本军部势力是军国主义生存和发展的主体,军队统帅权在天皇,军部一般指政府中的陆军省、海军省,陆军最高指挥部参谋本部、海军最高指挥部军令部。宪法赋予军令长官(陆军参谋总长和海军军令部总长)“帷幄上奏权”,即凡有关军令事项,可以不经过内阁直接上奏天皇,由天皇裁决。于是,军部成为独立于政府、议会之外,操纵国家政权的政治势力;同时陆军和海军也经常不一致,在进攻中国的主要方向上,陆军力主华北,海军力主华东(上海),很难形成统一决心。日本政府、陆军、海军的不同意见都需要天皇“裁决”,而天皇本人并没有决策辅助机构。这是日本战略经常出错的深层原因。
日军按套路出牌
日军从上海向南京的进攻,还是因循了历史的老套路,这主要是军事地理环境使然。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了《大陆命第八号命令》,正式命令华中(即我华东方向)方面军“攻占敌国首都”,方面军司令为松井石根大将。方面军主要由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组成,共8个师团、2个旅团和海军一部,共20余万人,与中国军队形成2:1的优势,这在
日本侵华战争中是不多见的。日军主力上海派遣军5个师团、1个旅团组成北路兵团,沿太湖北走廊顺京沪铁路向南京发起主要攻击;由第10军3个师团、1个旅团组成南路兵团,沿太湖南走廊向南京发起辅助攻击;另以天谷支队(旅级)在镇江附近渡过长江沿江北攻击浦口,国崎支队在当涂附近渡过长江,沿长江北与天谷支队形成对进攻击,在浦口地区会合,阻击南京守军从下关—浦口渡江北撤;再由一部船艇部队从太湖湖面北进,协助上海派遣军在常州、无锡地区阻击回撤守军。这一进攻部署面面俱到,轻重得当,堪称完美;同时又是一个按套路出牌的打法,应该早在中国军队的预料之中。
有序变无序,撤退变溃逃
12日,日军对南京攻击达到最高潮。中午前后中华门首先失守,南京城防全线动摇,
唐生智意识到按原计划14日晚撤退已来不及,遂决定提前至当晚撤退。12月12日下午,唐生智召集师以上指挥官开会,宣布了蒋介石11日晚发来的择机撤退的电报,部署撤退计划。其要点是“冲破当面之敌,向浙皖边区转进”。其实质是要求各部队以攻势行动,利用进攻之敌间隙,敌进我进,从正面突围,突围后转进皖南山区。笔者认真研究了命令“附纸”,其为各部队规定的“突围地境(即突围方向、地段)”、“行军地境(即行军路线)”和“到达集结地(即行军目的地)”,应该是可行的,突围部队经过努力,大部是可以完成的。尽管执行这一命令有困难,却是当时唯一的选择。可惜兵败如山倒,计划如同废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