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多惨烈:10个人只活两个 胡宗南叹黄埔部队已无人
山南慕北 2016-08-12
淞沪会战
十个人只活两个
抗战老兵回忆淞沪会战:最惨烈时十个人活了俩。
淞沪会战守河,战友就死在我面前
我出生在1914年,那个年代四处打仗,我们一家人生活很贫穷。为了给家里人省下点口粮,也是为了“出去闯闯,混口饭吃”,我19岁那年就跟几个堂兄一起去了湖北,参军抗日。
我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第十三师任重机枪手。机枪很沉,作战时需要两个人抬着去战场。就是在这一年(1933年),我打了人生中的第一场仗。此后五年,我就跟随大部队转战各地,以一个步兵的身份战斗在前线。
1937年,上海发生“八一三事变”,十三师请战抗日。9月,十三师抵达上海,我们就参加了淞沪会战。我们奉命守着一条河流,一守就得两三天;日本人也在河对面防守。之后,双方就开火了,那场仗我们打了很久,打得很惨。
我20岁当兵打鬼子,现在100岁了,都80年了。唉,当时的战斗细节都记不得了,只记得在上海打仗时,部队死了很多人,我的战友就在我面前被打死,最惨的时候,十个人里就活了俩。
淞沪会战后,我又跟着大部队转移到其他战场。1943年,我们部队撤退到湖北宜昌,作战时,我一不小心被日军俘虏,后来就一直被关在南京,放出来时抗战已经胜利了。
后来,我就在济南第三砖瓦厂工作。“文革”时,我们一家被下放到农村,在农村呆了十年。后来落实政策我又回到原单位,一直到我退休。
比起牺牲的战友,我已经很幸福了
与身边的老人相比,我身体还算硬朗。腿脚没啥毛病,上楼下楼、散步遛弯都还行;就是耳朵背,半聋了。以前每天中午还去楼下散散步、下下棋,近几年年纪越来越大、不大记事了,就不大出门了。
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闺女65岁了,最小的孩子也51岁了。孩子们都很孝顺,经常来看我,定期来给我收拾家务,家里吃的用的从来没短过。
能活这么大岁数,我觉得是我心态好,几乎很少有生气的时候。其实,能从战场上活下来,还有啥不知足的?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已经很幸福了。
我喜欢看报纸新闻,眼神儿不太好,我就用放大镜看。早几年,我还爱看看电视、听听广播,最近几年耳朵背了,只能看看报纸。
我年纪大了,往事记得不清,但看到电视里的抗战片,还会想起来当年的点点滴滴。以前,我经常指着电视跟孩子们讲抗战年代的事,电视上演的这些事发生在哪年哪月、是什么战役,我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庆幸的是,近几年政府开始认可我们这批人。抗日60周年时,政府给我发了一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勋章,这是我现有的唯一一枚勋章,我很珍惜。
胡宗南:黄埔部队已打完
胡宗南对近三个月的淞沪血战感慨良多,对各部撤退混乱、损失严重更是忧愤不已。他在11月20日致信密友戴笠说:“弟刻又在无锡进入阵地矣。此次前方撤退各军,秩序纪律毫无。官无斗志,士多伤亡,吴福线尚不能守,澄锡线更无论矣。黄埔部队多已打完,无人撑持,其余当然望风而溃矣。第二期革命已失败,吾人必须努力,培养第三期革命干部,来完成未来之使命也。”
1937年11月20日胡宗南奉命率第一军由镇江渡过长江,至扬州整理一周,补充新兵三个团,各师、旅稍见充实,然后开往浦口,参加南京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