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战役,历经月余,中国军队毙伤日军11984人,台儿庄大捷是国民党战场在抗战初期取得的一次大胜利,振奋了全民族的抗战精神,坚定了国人抗战胜利的信念。
记者回忆台儿庄战役惨状
台儿庄战地采访 1938年3月30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首届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范长江致开幕词,邵力子、于右任、沈钧儒和国际友人爱泼斯坦讲话,勉励青年新闻工作者加强团结,力求进步,担负起抗敌救亡的任务。会后,范长江、陆诒等一批记者相继北上,经郑州、开封,前往徐州。4月4日,范长江、陆诒抵达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部。4月5日,范长江和陆诒在徐州谒见了
李宗仁将军。李宗仁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台儿庄大战的主要指挥者。李宗仁握住范长江的手说:“你是着名记者,你的报道文章给我们鼓舞士气,增加决心,我代表抗战前线的将士们感谢你们。” 1938年4月6日中国军队发起总攻,当时在前线的记者只有范长江和陆诒两人。范长江、陆诒抵达
孙连仲司令部,采访了孙连仲。1978年,孙连仲在台儿庄大战的回忆录中说:“台儿庄大战时,新闻记者群来访问我。我拂晓反攻,正面30师,右边27师,到下午二三点钟还没有消息,我请记者们去睡觉,独范长江不睡,我走到哪里,他跟到哪里,结果他抢到最早反攻胜利的消息,发往汉口,《大公报》因此而发了‘号外’”。 4月6日下午范长江、陆诒两人骑马抵达离台儿庄前线仅三里地的一个小村庄——31师师长池峰城的指挥所。池峰城是台儿庄大战的主将,半个月无休息的苦战,使他的头发和胡子都很长,虽然已经几个昼夜未合眼,嗓音沙哑,身体极度疲劳,但看到胜利的曙光,他心中异常兴奋。范长江、陆诒和池峰城师长三人从韩佛寺乘坐手摇车沿临台支线铁路向台儿庄进发,铁路两边的麦地里到处都是炮弹炸开的弹坑。当手摇车到达台儿庄南站附近时,地上的弹窟不计其数,火车站的三层洋楼已经被敌人的炮弹击落一层。下车后,日军的一架侦察机、三架轰炸机出现在南站上空,在池峰城师长的引领下,三人在车站北段的地下室洞口躲避,随后又沿着交通壕向运河边前进。在交通壕的尽头,乜子彬旅长向池峰城师长报告了前线的最新战况。接着,三人走出交通壕,迅速通过运河浮桥进入台儿庄西门。后来,范长江在《慰问台儿庄》一文中,描述了从池峰城的指挥所到达台儿庄西门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并用“炸裂了的土地”来描述当时战争的激烈。 范长江一行从西门进入台儿庄内,看到满街瓦砾、沙土、破纸、烂衣、倒壁,塌墙……所有房屋,无不壁穿顶破,箱柜残败,空无一人,福音堂彻底毁于日军密集的炮火中。在唯一完整的房屋中,范长江等人见到了诸多的战利品,除了旗帜符号、日记外,催泪毒瓦斯和窒息毒瓦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还发现一敌军在日记中写的打油诗:“四小时下天津,六小时占济南,小小台儿庄,谁知道竟至于这样困难!”范长江沿着台儿庄城墙到台儿庄城内的西北角,这里是战争最激烈的地方,在这里,尚斌排长曾率领五十七名敢死队队员,带着炸弹、大刀、短枪,自西门出去,暗中绕至西北角城外,爬过城墙与敌人肉搏,将敌人全部消灭,有四十四名敢死队员为国捐躯;范长江继续从西北角沿着北城墙东行,在张庆照连长率部死守的断墙上,南望台儿庄街区一片焦土,万孔千伤;在北门附近的一个破庙里,范长江等人看到寺庙被炮弹炸毁,佛像自楼上跌至地下,双手仍作捧腹状,而盘腿被敌弹打去一条,墙下一个穿长袍马褂的私塾先生已经被炮弹炸死;北门里日军的数间弹药库在4月6日晚被炮击中,全部炸毁;北门外到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在邵庄附近,日军的战马、载重车和弹药库被我军重炮击中;三里庄以北,一架敌机被焚毁,六辆坦克被我军击毁,两辆被拖走,其余四辆遗置在台儿庄北城外。
台儿庄大战中的英雄事迹
(1)作为国民党政府在正面抗战中的第一次胜利,在台儿庄战役激烈进行的时候,日军凭借火炮优势,攻入台儿庄内。守卫的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立即组织敢死队,准备夺回阵地。战士们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依然踊跃报名。池峰城宣布:“每名敢死队赏大洋30块。”报名的战士当即表示:“要钱干什么?我们打仗是为了不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作日本人的奴隶,是要争取民族的生存。”敢死队趁夜色冲入敌阵,白刃战中,有的受了伤,又从血泊中爬起来,用大刀砍杀敌人;有的拉响身上的手雷和敌人同归于尽。阵地夺回来了,57名敢死队员却只剩下11人活着回来......
(2)战斗最惨烈时,在他们之前进城的东北军一个营的战士全部牺牲了,而他所在的连145人,到战役结束时,包括林明在内,只剩下18人。
日本人要
王铭章投降,他坚决不肯,兵尽粮绝之时,援军未到,砸毁电台,亲自上西北城墙,指挥警卫连一个排进攻西门城楼,该排全部阵亡,决定到西关车站继续组织防守,腹部中弹,并再次负伤,用手枪饮弹殉国。当时滕县县长周同知道后,从城墙跳下,陪同殉国。王师长殉国后,第127师的将士大多数在与日军的死拼中牺牲。王铭章的壮举在李宗仁的回忆录中有所印证:“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成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