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历史战争 > 战史资料 > 参合陂之战北魏参战人数之谜

参合陂之战北魏参战人数之谜

山南慕北 2015-09-24
拓跋珪雕像

拓跋珪雕像
  参合陂之战中后燕出动的军队人数是有着明确记载的,后燕军队分为前后两支:“五月,甲戌,燕主垂遣太子宝、辽西王农、赵王麟帅众八万,自五原伐魏,范阳王德、 陈留王绍别将步骑万八千为后继”,总计将近步骑10万人。而对于北魏军队的记载就出现了不同,魏军在整个作战过程中共计出现四支部队。
  参合陂之战北魏参战人数之谜
  据《资治通鉴》记载:“珪使陈留公虔将五万骑屯河东,东平公仪将十万骑屯河北,略阳公遵将七万骑塞燕军 之南”,这三支军队数目之和为22万人,这还不包括魏主拓跋珪亲自指挥的直属 部队,在后来的追击作战中,“魏王珪引兵济河,留辎重,选精锐二万馀骑急追之”,可见魏主所率部队在2万人之上,那么魏军就投入了24万人以上,数目是后燕参战人数的2.5倍。而据《魏书·太祖纪》中的记载东平公拓跋仪的军队是5万人,是《通鉴》记载的一半,但并未记载拓跋珪直属部队的数目,假设也在2万人以上,这样算下来魏军数目为19万人以上,仍然是对手的两倍,无论哪种版本的数据魏军都具有人数上的绝对优势,这却与魏军在作战中诱敌示弱的姿态相矛盾,更不会使其向后秦借兵了,“珪遣右司马许谦乞师于秦”。
  从北魏建立到参合陂之战前的九年间,北魏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对外的一系列战争中取得了胜利,通过下表可以得知,在参合陂之战前北魏虽然已经积累了不薄的国力,但要与当时雄踞华北的后燕相比,仍处于明显的劣势,其中一个证明就是在此一系列发生在参合陂之战前四年的391年,在这场与刘卫辰争夺河套的生死之战中,面对刘卫辰八九万人的军队,北魏方面仅仅出动了五六千人,“刘卫辰遣子直力鞮帅众八九万攻魏南部。十一月,己卯,魏王珪引兵五六千人拒之2”,这也是此前有明确记载的唯一一次出兵人数记录,不可能经过短暂四年的发展而使北魏能拥有20万以上的军队。
  故而在参合陂之战发生时北魏在军事上处于劣势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无论《资治通鉴》还是《魏书》的作者都将北魏军队的数目做了某种程度的夸大。相对而言,后燕军队的数目的记载则是可靠的,在参合陂之战前一年,后燕出兵灭了西燕政权,“垂发中山步骑七万”出井陉关,这还不是慕容垂所率的主力部队,所以在对北魏的作战中后燕出动军队近十万是可靠的。
  对于北魏这种动辄几万军队的记载,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当时的军队包括了相当数量的家属及牧民在内,在395年春“使东平公元仪屯田于河北五原,至于棝杨 塞外。夏五月,田于河东”,元仪(拓跋仪)屯田军队不可能是纯粹的作战部队,还应当包括大量民众以开垦土地。在后燕军队侵入时,这些随军家属和部众也随军队一起行动后撤以免遭到兵灾。按此思路,假设当时北魏每五人出一丁的话,前文所述的20多万所谓“军队”其实只有4万人左右是真正的作战部队,平均下来每支军队也就1万人左右,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北魏拥有将近两倍于敌人的军队反而如临大敌延请外援了。后来燕军在五原“降魏别部三万馀家,收穄田百馀万斛”,应该就是获取了尚未来得及撤离的屯田民众,所谓“穄田”按胡注记载 为:“今南人呼黍为穄。北方地寒,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故有穄出”,这也就是元仪此年屯田的成果了。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