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不消灭藩镇割据势力?
山南慕北 2015-09-23
安史之乱
藩镇制度可以说是自古就有之,但是在前朝历代没有一个朝代能发展到像唐朝这样中央无法控制的局面,在唐朝时期,藩镇的设立是为了抵御外敌而设立的,藩镇的最高长官就是节度使,其实在唐玄宗李隆基之前的高祖、太宗、高宗、武后时期,并没有大规模的设立藩镇节度使的制度,那时节度使只是一个临时的官职。唐藩镇到底是个什么性质呢?节度使是唐玄宗开元初期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扩张疆土、巩固边防。有:河西、卢龙、幽州、剑南、朔方、河东、安西、北庭等十大藩镇,后来逐渐增多。节度使是掌握着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的兵力,管辖着少则几个、多则数十个州县的军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不同的是大军区司令只管军事、不管行政。)。与西汉诸侯王的权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即无征兵、征税的权力,又无任免属下州县官员的权力。皇帝还向各藩镇派了监军(宦官担任),起监督的作用(叛镇除外)。
其实即使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唐朝的藩镇制度也是有存在之必要的。大唐帝国的疆域那么辽阔,周边强虏、虎视垂涎。在藩镇割据一百二十六年腥风血雨的岁月里,大唐的边防都是靠诸镇兵顶着的:吐蕃有安西、陇右、朔方、河西诸镇兵看着;南诏有剑南镇兵看着;契丹有幽州镇兵看着;阿拉伯有安西四镇兵看着;突厥、回纥有河东、北庭镇兵看着。那时没有飞机、坦克、火车等现代装备,只有骑兵、速度最快也日行不到千里。不敢设想、当外敌入侵时只靠中央调兵去抵御,中国的领土还能剩下多少?
但是在唐朝的皇帝中也出了一位对付藩镇割据的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就是唐宪宗,面对着越来越做大的各地藩镇,宪宗继位后,着手开始对各地割据的藩镇开展了一系列讨伐的战争,这些成果被称为“元和中兴”。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唐朝中央取得了胜利,长期割据的局面似乎都解决了。全国所有的藩镇名义上全部规伏唐朝。
但是宪宗皇帝的这一系列的成果,也并没有持续多长的时间,一些地方的藩镇又开始发动规模不等的叛乱了,在这种情况下,唐朝继位的新皇帝也没有宪宗皇帝那样的气魄和胆量,使之一些个藩镇重新又坐大并与朝廷分庭抗礼。特别是在唐昭宗即位后,由于政局腐败、民不聊生,各地的农民起义不断的涌现,像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甚至打进了首都长安,赶跑了唐朝的皇帝。在这种情况下,唐朝中央政府不得不又一次的向各地的藩镇妥协,答应他们的条件,让藩镇去平叛,而各地的藩镇则趁着平定农民起义的大好机会逐渐扩大自己的实力,发展自己的力量,藩镇的实力在这一时期,首次的超过了中央的实力,唐朝政府已经名存实亡,唐昭宗根本没有实权。
大唐不是亡于藩镇割据;不是亡于宦官专权;不是亡于外敌入寇;也不是亡于黄巢造反,而是亡于大唐皇帝与生俱来的弱点——心慈手软。如果当初在平定安史之乱时,朝廷对河北三叛将不是封为节度使,而是象刘邦对待异姓王那样、一刀宰了他们,藩镇割据的情况便不会出现,中晚唐的大地或重现贞观、开元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