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历史战争 > 战史资料 > 淮海战役的特点是什么?

淮海战役的特点是什么?

新之助 2015-09-22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作为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一战,是中国政治影响最大的一场战役,也是解放军牺牲最大歼敌最多的一场硬仗。这场战役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战役,它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个特点: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唯一一个在我军战场总兵力少于敌军的情况下取胜的,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毛泽东称赞说:淮海战役打得好,好比一锅夹生饭,还没有完全煮熟,硬是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斯大林得知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后,在笔记本上写道:60万战胜80万,奇迹,真是奇迹!为此,斯大林曾派特使尤金来中国了解淮海战役以少胜多的情况。
  第二个特点:淮海战役是人民战争体现得最充分、最壮观的一个战役。战役期间,在中央军委和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中共中央华东局、中原局和冀鲁豫分局全力组织支前工作。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日夜活跃在战场上。支前民工(包括随军民工、二线转运民工和后方临时民工)共543万人,实际上形成了600万对80万。共出动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1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只,汽车257辆,由后方向前线运送弹药1460万斤,筹运粮食9.6亿斤,由前线向后方转运伤员11万余名。陈毅曾形象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第三个特点: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战役,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战役,是战略决战的高潮,双方统帅部对其高度重视,其胜负对双方影响至巨,因此其意义也最具历史性。我们知道,战略决战是敌我双方使用主力进行决定战争胜负的作战。“只有决战,才能解决两军之间谁胜谁败的问题。”因此,战略决战的胜负直接关系到整个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对此,战争双方统帅部都有十分清醒的认识。淮海战役之初,毛泽东即指出:“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并强调:在歼灭刘峙和傅作义集团之后,“将使全国革命过程大为缩短”。蒋介石也反复训告其将领:“党国存亡,在此一举。”淮海战役的胜利,完全证实了毛泽东的判断,其结局也为蒋介石不幸而言中。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