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历史战争 > 战史资料 > 武汉会战简介之血战大别山

武汉会战简介之血战大别山

新之助 2015-09-17
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中的血战大别山历来为人称道,在大别山附近地区的战役是武汉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小界岭战役就有第二个台儿庄战役之称。
  8月27日,日本第2军同时向大别山的门户六安和霍山进攻。刚开始日军强攻守军正面阵地,守军依托外围工事和城墙顽强抵抗,顶了两天,使日军进攻屡屡受挫。后日军迂回成功,守军被迫撤退。左路第13师团9月2日逼近叶家集,开始进攻富金山。富金山靠叶家集很近,在商六公路的南翼,在山上可以居高临下地封锁公路,日军想绕过去都不行,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进攻富金山了。富金山不算很险要,坡面根本就不怎么斜,但36师不愧是中央王牌,拼死据守,使日军攻势屡屡受挫,第13师团荻洲立兵真是没有办法了,只好向东久迩宫求援。9月11日,日军的增援部队16师团到达富金山,中国守军因为奉行节节抵抗,避免决战,所以防守的部队一般是没有援军的,只有防守的时间限制,守到时间就可以撤了。面对增加一倍的日军,宋希濂也没有办法,经过九日的激战,守军伤亡惨重,无力再战,只好撤离阵地,转移到沙窝、小界岭一线阵地。小界岭防线由宋希濂的71军、田镇南的30军和冯安邦的42军来防守,守军三个军利用地形优势,顶住了日军一轮又一轮的猛攻,从9月18日一直打到10月下旬,第13和16师团终于突破了小界岭防线,穿越了大别山,于10月25日占领麻城,可是这时国军已经放弃武汉了。
  血战大别山之:小界岭战役
  在大别山麻城市福田河镇小界岭山上,据考证有国民革命军一个兵团兼集团军指挥部、三个编制军指挥部,山上还有满山的战壕和炮坑、抗日将领的坟墓和多处碑文记载。这个地处鄂豫两省交界处,名叫小界岭的地方就是抗日战争武汉会战大别山防线的指挥中心,也是战斗双方伤亡惨重的区域,史称“小界岭战役”。
  1938年8月,抗日战争爆发以来规模最大、双方投入兵力最多、伤亡最惨烈的武汉大会战爆发。鄂豫皖大别山区是这次会战的重要战略支撑点,这里据守武汉的东北大门,是华东、华北向武汉推进的直线位置。双方都投入了最精锐的部队,展开了最惨烈的战斗。8月26日,日军在120名汉奸的带路下进犯大别山区。面对日军无数次进攻,36师守坚守阵地,猛烈还击,日军横尸遍野。9月11日。宋希濂奉令主动撤出富金山阵地。日军第13、第16师团和第10师团之懒谷支队,通过富金山地区,西进会攻商城,与田镇南的第30军展开激战。双方争夺异常激烈,伤亡很大。
  在1938年这场近两个月的战斗中,在孙连仲、宋希濂和田镇南的共同指挥下,中国军队同日军展开殊死激战,打退日军多次进攻。日军始终未能取得战斗的实质性进展。由于小界岭在武汉会战大别山防线的突出位置,第五战区李宗仁司令部移驻宋埠。10月,蒋介石亲自到麻城督阵,在宋埠与李宗仁协商指挥大别山防线,并在宋埠住宿一夜。
  日军在台儿庄丢下11984条性命后,又在此次战役阵亡4506人(其中将校佐172人),负伤17380人(其中将校佐526人),合计21886人(其中将校佐698人),占武汉会战日军总伤亡的五分之一,是日军在武汉会战伤亡最多的战役。是役,中国抗日将士阵亡超过20000人。宋希濂的71军从12500人到撤退时只有800人,几乎损失殆尽!10月24日,蒋介石正式下令放弃武汉、实施撤退,25日,武汉沦陷。据守小界岭的第七十一军等部奉命撤退,25日,麻城县城失陷;30日,麻城县宋埠失陷。
  小界岭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进攻中国的嚣张气焰,小界岭防线成为武汉会战重要组成部分,是武汉会战仅有的没被日军突破的战略防线。是役,71军军长宋希濂、31师师长池峰城被国民政府授予华胄奖章,小界岭战役被国民政府誉为“第二个台儿庄”战役。

关键词: 武汉会战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