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历史战争 > 战史资料 > 澶州之战简介 澶州之战的后世看法

澶州之战简介 澶州之战的后世看法

山南慕北 2015-09-16
澶州之战示意图

澶州之战示意图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在宋辽战争中,宋与辽在澶州(今河南濮阳)进行的最后一战。北宋、辽朝最终达成协议,史称“澶渊之盟”。那么人们对此有何看法?
  澶州之战简介
  发生于公元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的澶州之战,是辽宋两国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也是辽宋关系从长期对抗走向和平相处的转折点。此战双方参战军队多达数十万,结果以订立“澶渊之盟”而结束,从纯军事角度上看是打成了平手。而在政治角度上,仍然可说是一次成功的战役。宋廷虽拒割地,但又恐辽乘黄河封冻过河,危及东京,乃答应岁输银10万两、绢20万匹,达成撤军协议。十二月初七,互换誓书,史称“澶渊之盟”。
 
  澶州之战的看法
  澶州之战结束了宋辽25年余的战争历史。澶渊之盟对宋虽是屈辱的协议,但客观上促成了此后的百年和平,为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条件。
  与传统“辽方讲和之意始于萧挞览澶州阵亡”的看法相反,辽朝早在进攻重镇瀛州、甚至可能在定州战斗之前就已经作出了和平的试探。而在此之后,“先是,王继忠得上手诏,即具奏俯石普以闻,言契丹已领兵攻围瀛州,盖关南乃其旧疆,恐难固守,乞早遣使议和好。丙午,上览其奏,谓辅臣曰:‘瀛州素有备,非所忧也。欲先遣使,固亦无损。’乃复赐继忠手诏,许焉。……乃授(曹)利用閤门祗候,假崇仪副使,奉契丹主书以往,又赐继忠手诏。”尤其是曹利用途中经过王钦若镇守的天雄的时候,“孙全照疑契丹不诚,劝王钦若留之。契丹既数失利,复令王继忠具奏求和好,且言北朝顿兵,不敢劫掠,以待王人。继忠又与葛霸等书,令速达所奏。……继忠寻亦闻利用留天雄不行,复具奏,乞自澶州别遣使者至北朝,免致缓误。”辽朝讲和心情之急迫可见一斑,也说明辽方的和平请求是出自真心的,并非为了麻痹北宋。
  平心而论,当辽军在澶州城下陷入危局的时候,宋朝是可战可和的。若勉力一战,可一举消灭辽朝赖以依靠的主力军队、乘势北上反攻,虽说以北宋的实力不大可能彻底灭亡辽朝,但借此机会收复幽云失地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若决意通和,虽不能如寇准所说“邀使称臣,且献幽州地”(此种要求纵使辽方一时迫于情势而答应,以后也决不会遵守),但是却完全可以达成一个互不割地赔款的平等协议,由于辽朝追求和平、转顾其他战略方向心情之急迫,和平是其开战的主要目的,能否从宋朝那里得到好处则要退居其次了,且此刻辽朝已经领教到宋军并不是一触即溃的豆腐渣,对于这样的平等和约应该是能够认真遵守的。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