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早的哑剧:源于人类祖先的模仿
空山微雨 2016-05-06
哑剧
哑剧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原始社会,每逢盛典和喜庆等重大节日,人类的祖先就模仿狩猎、采摘等活动,表演一种只舞不言的原始舞蹈,为节日助兴,这就是哑剧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古代印度和埃及,原始的近似于哑剧的表演形式,逐渐演变成一种无声表演的艺术形式。当时,哑剧的表演比较简单,只表演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物,诸如老年人、年轻恋人等的滑稽动作。
公元前3世纪,古罗马出现了专职的哑剧演员,演出时戴面具,并有合唱队伴唱,从表演内容到形式,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基督教的兴起,哑剧也销声匿迹了。
在我国,像哑剧这种表演形式的戏剧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宋代百戏之中就有一种只跳舞不唱歌的“哑杂剧”,在市井勾栏中演出,很受下层民众的欢迎。
后来,这种歌剧传入宫廷,文武官员乃至皇帝也很爱看。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第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中说道:“继有二三瘦瘠,以粉涂身,金睛白面,如骷髅状,系锦绣围肚看带,身执软杖,各作魁谐趋跄,举止若排戏,谓之‘哑杂剧’。”
在我国传统戏曲中还有一些一场靠演员的表情、手势、形体动作表达剧情,塑造人物的场面,而没有任何语言,也可看做是哑剧,如《拾玉镯》、《三岔口》中的许多场面。
我们现在所说的哑剧,指的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的现代哑剧。它是15世纪后期,经过对古代哑剧的改革创新而兴盛起来的。这时的哑剧已从过去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艺术,发展成为绚丽多姿的舞台艺术,成为欧洲的主要剧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