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最早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空山微雨 2016-05-05
永乐大典
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修纂的一部大型图书,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11095册,约3亿7千万多字。辑录的图书包括经、史、子、集、释藏、道经、北剧、南戏、评话、工技、农艺、医学等七八千种。上起先秦,下达明初,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珍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
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全书两万两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三亿七千万字。该书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迁都后,又移至北京,深藏在故宫内的文楼(即文昭阁)里。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誊写副本一部,从此《永乐大典》才具有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两处。
明末文渊阁被焚,《永乐大典》正本可能在这时毁于大火。乾隆三十八年,清政府纂修《四库全书》时,《永乐大典》副本已散佚2000余卷,但仍然从中辑出佚书500余种。此后该书又陆续散佚,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永乐大典》遭浩劫,部分被烧毁,部分被抢走,余者寥寥无几。1986年中华书局将已征集到的现存的《永乐大典》近800卷缩印精装出版。
编辑《永乐大典》前后足足花了6年时间。起事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命翰林学士谢瑾等纂修一部大型类书。于是谢瑾召集了147人,第二年便纂集成书,题名为《文献大成》。
《永乐大典》虽已残缺不全,但它的价值仍是不可否认的,首先《永乐大典》具有较大的史料价值,它保存了明永乐以前的大量古代典籍。不少久已亡佚的古籍正是依赖《永乐大典》的收录,才得以重见天日。其次,《永乐大典》可作辑佚的依据。对辑佚来说,类书可补佚救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料宝库。第三,《永乐大典》可作校书的依据,因《永乐大典》采书多,且多是原段、原篇、原书辑入,对校正其后刻之书中的论误有很高的价值。第四,《永乐大典》促进了我国辞书的编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