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历史文化名城 > 扬州 一座曾经富甲天下的“淮左名都”

扬州 一座曾经富甲天下的“淮左名都”

2015-03-20

扬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南京都市圈和上海经济圈的节点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三江口、江都水利枢纽)。向南接纳苏南、上海等地区经济辐射,向北作为开发苏北的前沿阵地和传导区域,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扬州的建城历史可至公元前486年,是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文明城市、中国森林城市。

历史沿革

在中国历史上,扬州曾有过三次鼎盛,第一次是在西汉中叶;第二次是在盛唐到晚唐时期;第三次是在清朝的“康乾盛世”。

扬州,作为地域称谓,《尚书》等古籍均有记载,为华夏九州之一。

西周时期,今日的扬州一带为邗国。公元前486年,吴灭邗。随后,吴国修筑邗城,开凿邗沟将淮河与长江连接起来,极大地促进了扬州的发展。后,越灭吴,邗地归越;而后,楚又灭越,地归楚。公元前319年,楚国在邗城原有基础上又修墙建城,并命名其为广陵。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广陵县,归属于九江郡。汉代时期,广陵一直就是王侯封地。吴王刘濞在此开盐河,通商运,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景观盛极一时,开辟了扬州历史上的第一次繁华时期。

两晋南北朝时期,扬州先后为广陵郡、广陵县、南兖州、东广州、吴州。由于扬州为江淮一带的军事要地,南北朝时期,屡经战乱,经济惨遭破坏。

隋朝时期,公元589年,隋文帝改吴州为扬州。随后,其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连接了黄河、淮河和长江,扬州遂成为了水运枢纽。

唐代,中国国力鼎盛,扬州也达到了极盛的巅峰,成为了江淮地带“富甲天下”的淮左名都,是大唐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对外交流的门户。一年四季,千帆竞会,万商云集。街市坊间,华灯初上,觥筹交错,吟咏唱和,其繁荣之盛,时人号为“扬一益二”。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军阀割据混战,扬州遭到严重破坏。

北宋时期,由于扬州地理位置优越,又是漕运要冲,所以很快就再度成为中国东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与都城开封相差无几。明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扬州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明朝灭亡后,为阻止清兵南进,南明督师史可法率军坚守孤城,宁死不降,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城陷后,清军屠城十日,死者数十万。

清代,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多次南巡,使扬州再次出现空前的繁华。扬州成为了当时世界上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大城市之一。

1949年1月,始称扬州市(县级),另置江都县。新中国成立后,1983年3月,扬州市改为省辖市。古城扬州焕发新的青春。

扬州旅游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扬州城,至今已有2480年的历史了。扬州还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来是人文荟萃之地,风物繁华之城,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雅致园林。

文化节日

每年4月18日-5月18日,扬州市都举行“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此时的扬州烟雨朦朦,稀有的琼花正当盛开,花香扑鼻,是旅游的黄金季节。此外,每年9月8日-10月8日在扬州举行的“二分明月文化节”,是赏月的最佳时节。主要活动有游园赏月、乾隆皇帝水上游、运河夜游、美食节等。

扬州是风景秀美的旅游城。扬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集北方妙景之雄,兼南方佳境之秀,被誉为“淮东第一观”、竹西最佳处。扬州园林始于汉代,唐代即“园林多是宅”。

蜀冈-瘦西湖风景区是全国十大文明风景名胜区之一,以风光秀丽著称。特别是瘦西湖景区为我国湖上园林的代表,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天下诸湖。

漆器、玉器等传统工艺品是扬州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漆器形神俱臻、古朴典雅;玉器选玉精良、因材设计,度势造型、雕琢精致。扬州刺绣以劈丝精细、针法缜密著称。扬州剪纸以明朗朴实、清新秀丽见长。

著名的扬州盆景栽培艺术独特,有“一寸三弯”之说,是中国盆景艺术的五大流派之一。

扬州市是由中国烹饪协会正式认定的“淮扬菜之乡”,素有“吃在扬州”的美誉。

扬州特产

扬州炒饭、牛皮糖、扬州酱菜、馋神风鹅、黄珏老鹅、平山绿茶(郊区)、仪征绿杨春茶、十二圩五香茶干(仪征)、高邮双黄蛋(高邮)、秦邮董糖(高邮)、界首茶干(高邮)、宝应藕粉(宝应)、江都方酥(江都)、嘶马的拉豆腐(江都)、琼花露酒、邵伯菱角、 三丁包、 扬州煮干丝 、扬州酱菜、扬州三头宴(清蒸蟹粉狮子头、扒烧整猪头、拆烩鲢鱼头)

近代:扬州经济的衰败

1832年(道光十一年),两江总督陶澍改革两淮盐法,裁撤根窝,大批盐商破产。

壬寅兵警:1842年,鸦片战争中,英军攻占镇江,封锁长江,扬州居民大部分逃难,绅商出50万元赎城费,作为不占领的交换条件。(广州和扬州是这次战争中缴纳赎城费的2个城市)

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南京附近地区成为太平军和清军交战的主战场。清军的江北大营便屯建于扬州。扬州的主要商业区多子街、左卫街、辕门桥均被抢劫并烧毁。“广陵地当兵火劫余,沧桑变后,人民城郭市肆顿改荆榛,尚非繁盛二、三”。同时,受到战火影响,长江漕运中断,淮盐引地(扬子四岸)尽失。不久1855年黄河改道,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河道淤塞,为了避开战火,南方的粮盐改道上海经过海运运送到北京。因此上海取代扬州成为中国新的粮盐集散地。原有的扬州钱庄投资资本,在战火影响下,转向上海等比较有安全保障的通商口岸以及租界。扬州的娱乐服务业更加一蹶不振。太平天国运动结束以后,部分官员曾经打算重开漕运,无奈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河道淤塞严重,无法通航。

1908年沪宁铁路和1912年津浦铁路修通,彻底结束了京杭运河的历史使命,也彻底结束了扬州经济在中国的优势地位,扬州因此而衰败下去,从全国性经济文化中心沦落为普通的地区性城市。1932年,因两淮盐场重心北倾,甚至两淮盐运使署也北迁海州。

小编想说:随手翻阅史书,随便翻到哪个朝代,都会发现扬州始终是个焦点。要么此时歌舞升平,商贾云集;要么此时经受血与火的洗礼!扬州,一座曾经富冠天下的繁华都市,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芸芸众城”。她,兴起于大运河的开挖,也随着大运河与现代交通运输手段竞争的失败而渐趋没落;她,得益于徽商的倾力打造,也随着徽商退出时代舞台而退尽铅华……扬州的兴衰是中国历史的自然进程的产物。扬州的繁华是农耕时代的繁华;近代社会是转向和建立工业社会,工业文明无情地淘汰了农耕文明,扬州兴衰的本质反映着这一历史特征。今天的扬州顺风顺水,理应挂帆远航。若干年以后,二十四桥的冷月绽放得也许是灿烂的笑容。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