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节日大全 > 节日资讯 > 夏至节气的特点 夏至节气的诗句

夏至节气的特点 夏至节气的诗句

山南慕北 2017-06-19
夏至

夏至
  夏至节气为每年公历的6月20-22日,此时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我国一些地区可达15小时。当然,夏至的到来也意味着暴雨的增多,对农业生产相当重要。
  夏至节气的特点
  对流天气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常常带来局地灾害。诗人徐书信“在暑雨”一诗中,也对夏日雷雨天气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熏风暑坐台,蛙鸣蝉噪袭尘埃。靑天霹雳金锣响,冷雨如钱扑面来。”
  暴雨天气
  多数情况,“夏至”期间,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
  江淮梅雨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高温天气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从1951年~2006年的资料来看,北方许多城市的历史极值都出现在夏至后。
  夏至节气的诗句
  《夏至日作》唐朝·权德舆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夏至》左河水
  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
  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夏至》长卿
  夜半惊岚偃旗旌,朝闻远鸦方初醒。
  狸奴几下偷翻书,何时听得螗蜩鸣?
  《夏至避暑北池》唐代·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夏至》宋朝·张耒
  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
  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
  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
  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
  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
  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竹枝词》唐朝·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日期选择